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腔調吃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腔調吃茶!

唐代「茶神」陸羽著《茶經》一書,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茶書經典。書中所述制茶、飲茶的方法與器具,至今仍為我國、日本以及韓國茶道沿用。(注1)

《茶經》於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問世,內容涵蓋了有關茶的一切,分上、中、下三卷,凡七千餘字。上卷析為三章,分述「一之源」即茶的起源,「二之具」即制茶的工具,「三之造」即茶的製造。中卷只有一章即「四之器」,談煮茶、飲茶的茶器,為本文談論的主題。下卷分六章,為「五之煮」即茶的煮法,「六之飲」即茶的飲法,「七之事」即茶的史事,「八之出」即茶的產地,「九之略」即談可省略的茶具及茶器,「十之圖」即茶的圖錄。《茶經》全文雖不及萬字,但內容完備,涉及廣泛,幾乎囊括了茶學的每個層面。若以現代學科分類,它包括植物學、器物學及史學(茶的起源及發展)、美學(評論茶器)等,毋庸置疑是一部不朽的茶學著作,可謂茶的百科全書。

今日飲茶風氣普遍,且逐漸趨向精緻的茶道文化,一般人不再僅滿足於茶湯之美及味,更進而講究飲茶的器用、環境與時間、空間,頗有重返文人品茶古風之勢。現今社會科技發達,工作壓力繁重,可借啜茗與賞器雅趣,滌煩怡情,使身心得到休憩。現就現代一般飲茶的茶器,與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所述的唐代茶器,作一對照比較,試談兩者關係。

《茶經》中的二十五式茶具

以下筆者依《茶經?四之器》所列茶器順序,每器前段據原著譯成白話,闡述其作用,後段與現代茶器對照討論。《茶經?四之器》圖解繪圖部分參引日本學者諸岡存、春田永年所繪《茶經》中卷「茶器圖解」(圖1,注2),然第十八項「盌」之圖實與《茶經》所述不符,故筆者依據越窯、邢窯出土茶碗形制改繪。

1、日本諸岡存、春田永年氏所繪《茶經》中卷茶器二十五器圖解之一

風爐附灰承

(一)以銅或鐵鑄成,形若古鼎,厚三分,器緣寬度為九分,其中六分中空,塗泥其上。共有三足,以古體文書寫21字,一足書「坎上巽下離於中」(坎卦在上,巽卦在下,離卦在中),一足書「體均五行去百疾」(爐體五行平均,有可去百疾之意),另一足書「聖唐滅胡明年鑄」(唐滅胡後的翌年鑄造)。在三足之間設三窗,另底部一窗作通風之用,亦為灰落處。三窗上橫寫古文六字,一窗寫「伊公」,一窗寫「羹陸」,另一窗寫「氏茶」,並讀為「伊公羹陸氏茶」(即伊公之羹、陸氏之茶兩者稱最也)。

一、風爐,用以生火煮水。附有墆?(通灰燼用)、灰承(承灰燼用)

作圖為風爐的斷面

置墆?(凸線,可能做爐內的炭墊器用)在爐內,設三格,一格上有翟(火禽、雉雞),畫一離卦,另一格上有彪(小虎,為風獸),畫一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沸水,因而備此三卦。風爐繪有蓮花、垂蔓、曲水(流水)、方丈(仙山)類的紋飾。爐身或以鍛鐵為之,亦可運泥而作,灰承則為三足式鐵盤,以承載風爐。

墆?三格,分別為:翟火離 彪風巽 魚水坎

墆?,墆?底穴

灰承

風爐相當於現今茶道用的燒水爐,唐墓或唐代定窯遺址出土不少,細部雖與陸羽所制不同,卻為唐代風爐的實物造型(圖2)。今一般多用電爐或酒精爐,但風雅之士仍有以炭爐或陶爐為之。薪炭則以電或酒精類代替,避免產生灰燼,因此除炭火燒煮外,灰承在當今已不復使用。

2.陸羽坐像與風爐,唐,三彩,河南鞏義市出土,鞏義市文物考古所藏

筥(炭籠)

(二)以竹編織而成,高一尺二寸,口徑七寸。或用藤,依筥(圓形竹器)的形狀做成內模置內,編織六齣圓眼(藤編技法的一種)。其底、蓋做成篋狀,口以金屬鑲邊。

二、筥(炭籠)

這是非常精緻講究的炭籠,雙層編織,外以竹,內以藤,編織巧實,以便置炭。今之茶道具中,並非絕對需要此器,除非以炭燒才需要。宋至清代繪畫茶事圖上,可常見畫有竹編或藤編的炭籠,造型、編織技法均非常考究。

炭檛(槌炭器)

(三)以鐵做成六角形狀,長一尺,一端尖銳,中間豐滿,把手較細,頭部系小環作裝飾,似唐代河隴地區(甘肅省臨夏縣及陝西省隴縣一帶)軍人所執的「木吾」(木棒)。依使用者之便,也作錘狀或斧狀。

三、炭檛,用以碎炭

中圖為槌式炭檛,下圖為斧式炭檛

火筴(火筷)

(四)又名筯(箸),與日常習見者同。圓直形,長一尺三寸,頂平截,無如蔥花頭似的頂飾,亦無鎖鏈之類的附屬品。筴以鐵或熟銅製造而成。

四、火筴,用以夾炭入風爐

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以下簡稱法門寺)除出土茶碾子、茶羅、琉璃茶碗、茶托等重要茶器外,還有鎏金系鏈銀火筯(圖3)。火筴在今日以燒炭煮水者,仍舊使用,普遍以火夾、火筷稱之。

3.鎏金系鏈銀火筯,唐,法門寺博物館藏

鍑(茶釜)

(五)以生鐵製成,即今鐵鋪業者所謂的急鐵(大都為耕刀鋤具),將其精鍊後鑄成鍑。鍑的裡層以土作模,外層以沙作范。土作模可使內層光滑而易摩擦刷洗,沙作范使外層表面粗糙易於吸取火焰。鍑耳(把手)呈四角形,謂所以「正令」(注3)也。口緣寬闊,使其「務遠」(注4),而長臍為「守中」(注5),臍長則中心部位易沸,中心部位易沸則茶末易揚,茶末易揚則茶味醇。洪州(江西省洪州)以瓷器作鍑,萊州(山東省萊州)以石器為之,瓷與石都可製成雅器,但質地較不堅實,不耐久。用銀制鍑,非常潔凈,但流於奢華。瓷、石文雅,銀器潔凈,但若論實用,則仍以鐵製為宜。

五、鍑,用以煮水

鍑的造型源於青銅器,唐代除茶鍑外,亦常見茶釜形制,金銀器及陶瓷器中定窯、越窯、長沙窯及三彩器等皆見出土(圖2),甚至石器也有之(圖4)。今天日本末茶道(注6)仍沿用唐代鐵鍑,末茶在明初洪武帝時期即已式微,後被葉茶煎泡法取代,並沿用至今,這也是飲茶習俗的一大變革。今日我們以茶葉煎泡為主要的飲茶方式,若以鍑燒水,無法直接注入茶壺(因鍑無流嘴),須持瓢由鍑酌水注入茶壺,因而水溫易降,對於高溫沖泡的岩茶、烏龍茶等,較不適用。明、清以後,改陶壺燒水為多。

4.驪山石茶釜及風爐,唐,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藏

交床(鍑墊)

(六)以木十字交叉而成,中間刨空,以利支撐茶鍑。今使用的燒壺支墊,種類繁多,有鐵制、陶制、藤編等,亦有摩登者如隔熱板墊。

六、交床,用以固定鍑於風爐之上

夾(茶夾子)

(七)以小青竹做成,長一尺二寸,在一寸處做節,自節上剖開以便夾茶。夾所用的青竹小枝,受烤炙會自然產生津潤,借其香潔,使茶味益增清醇。若非於林谷之間,則取材不易,難以達到津潤香潔的效果。若用精鐵、熟銅類的金屬製作,則可長久使用。

七、夾用以夾茶餅炙茶,圖為竹夾

銅鐵夾

今烘焙茶葉,除茶肆因茶葉量多,防茶受潮使用以外,現品茶較少使用此器。唐代因團茶、餅茶可用夾子夾茶烘炙,但今之散茶,茶葉為條狀,則須另以容器置之,方可受熱。

紙囊(裝餅茶的紙袋)

(八)以剡溪所產白而厚的藤紙縫合而成,用以貯藏炙好的餅茶,使其香氣不致外溢。

八、紙囊用以貯存炙熱之茶

碾(茶碾)附拂末

(九)以橘木製作最佳,次者或以梨、桑、桐、柘木等製作。其內圓而外方,內圓可使墮易於運轉,外方則使其不致傾斜搖動。墮的形狀頗似車輪,但無輻而有軸(軸有孔便於插入長柄把持,可兩手掣柄輾轉,似中藥鋪的葯碾)。碾長九寸,邊寬一寸七分;墮的直徑三寸八分,中間部分厚度一寸,邊沿厚半寸;軸的中尺部分呈四角形;而把手為圓形。拂末則以羽毛為之。

九、碾,用以碾茶,內含墮以磨茶,又附拂末以清茶末

拂末

茶碾是研碾餅茶之器,唐代出土器中以法門寺出土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茶碾子(圖5)最為著名,其他陶瓷茶碾亦見出土,各大窯口多有所見。石制茶碾在唐代亦頗為盛行,然《茶經》內除木製茶碾,其他材質未見記載。

5.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茶碾,唐,法門寺地宮出土

羅合(濾茶末器及茶末合)

(十)羅為篩濾器;合與盒同義,為茶末盒或罐。《茶經》中羅、合為一套,采有節竹竿為之。

十,合羅,以羅篩茶,以合貯茶。上圖為合蓋,中圖為羅末,下圖為合底

茶末以羅篩濾後,貯藏合內,茶亦放置其中。羅是用巨竹剖開後,使其彎曲呈圓形,以紗絹敷上,做成篩面用來濾茶。合用竹節做成,或把杉木折曲,再上漆而成。合全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6.銀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子,唐,法門寺博物館藏

茶羅可將碾磨過的餅茶粉篩得更細,法門寺出土的茶羅子(圖6),可能是至今唯一可供參考的唐代茶羅與茶合的組合,由於是皇帝供奉給法門寺的,因此質地、做工皆極為精緻。長沙窯亦出土帶「大茶合」銘的茶末盒(圖7)。

7.長沙窯青釉褐彩「大茶合」銘茶末盒,唐,長沙出土,華菱石渚博物館藏

合是盛裝茶末用具,即今之茶罐,唐時多為盒形,小部分為蓋罐形,一般民間使用陶瓷器,貴族多用金銀器。現今貯茶瓶罐,式樣、材質繁多,有陶瓷茶罐、鐵罐、錫罐、紙罐等,不一而足。

紙囊、碾、拂末、羅在今日茶道已不使用。

則(茶匙)

(十一)是用海貝、蠣蛤之類為之,亦可用銅、鐵、竹等製成匙狀。則有量、度、標準之意,凡煮水一升(注7)用一寸見方茶匙的茶末,尚淡薄者可略減,尚濃者則不妨增加,故名曰則。

十一、則,用以杓量茶末

古人汲、取各物,皆喜假手於器,餅茶、茶葉更是不用手徑取,因手常沾汗垢,茶若沾上雜味,則味必不純,故須以則取茶。現今所用茶則,仍以竹木為之,海貝之類少見,殆因今人所用茶罐口緣較小之故。唐人飲用茶末,用合裝末,通常合口為大圓口,較寬,《茶經》中所述合口以四寸為標準,遂能用海貝、蛤殼等當茶則。現今茶則形制、材質多樣,但以竹節剖開的臂擱式造型為多,既可量茶,又可賞茶。

水方(貯水器)

(十二)是以木理稠密的槐、楸、梓等木板合成,其里外的縫接處塗漆,以防滲漏,可容水一斗(約三升)。水方為方形貯水器,當沸水用罄時,可添加新泉煎煮。現代人講求效率,此一茶器,多以鋁或不鏽鋼製品代之,考究者則用銀壺、砂壺等,以備酌水。

十二、水方用以貯生水

漉水囊(濾水器)

(十三)日常用者,其格(囊框)用生銅鑄成,以防沾水潮濕而生苔銹。因以熟銅為之則生苔,以鐵為之則生鏽,隱居山林溪谷者或以竹木為之,但竹木不是長久使用之器,故宜以生銅為之。囊由青竹編織,再裁碧縑(綠色的稠密絹布)縫合,而後綴上翠鈿。又做綠油囊貯水,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十三、漉水囊,用以濾水,平時以綠油囊貯存之,下圖為綠油囊

清乾隆皇帝曾仿古人風雅,製作漉水囊濾水,現存於故宮博物院(圖8)。今講究者雖採過濾水,但一般已不用漉水囊。

8.漉水囊,清乾隆,故宮博物院藏

瓢(勺水器)

(十四)又名犧杓。以瓠剖開為之,或鑿木為之。晉朝舍人杜毓《荈賦》中曰「酌之以瓠」,瓠即瓢,瓢口寬闊、脛薄、柄短。永嘉年間(307—312),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茶,遇一道士自稱丹丘子,希望虞洪煎茶茗飲的「杓」有剩餘時,能贈一些給他。犧即木杓,以梨木為之,今常用者。瓢為古人汲水用器,從水方或貯泉罐舀水煮泉時所需,今之煎泡茶法多以水壺容水添加,故已不適用。

十四、瓢,用以杓水,圖為瓢

梨木杓

竹筴(茶末及茶湯的攪拌器)

(十五)或以桃、柳、葵木為之,亦有柿心木做成,其長一尺,兩頭包銀。

竹筴(竹箸)功能與茶筅相同,是攪拌茶末、擊拂打茶的茶器。《茶經?五之煮》中載煮茶之法,是以竹筴環擊茶湯,使茶末由中心攪勻。北宋蔡襄在《茶錄》中云:「茶匙(宋時稱筴為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民間或以銀、鐵為之,用竹嫌輕,故建茶不取。」竹筴因要攪拂茶末,使之溶於湯中,若純以竹製,則力道不足,故陸羽雖主張用竹或木製,但兩頭仍宜包銀,加重其力量。事實上唐朝中晚期之貴族社會中已多見使用金、銀制者。明以後,因飲用葉茶,竹筴、茶筅不再使用。

十五、竹筴,煮水時環擊

茶湯以發茶性

鹺簋附揭(鹽罐及鹽匙)

(十六)以瓷器為之,圓徑四寸,形若盒,或瓶或罍(青銅器形)狀,是貯放鹽花的茶器。其揭以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揭即策,也就是「匙」。

十六、鹺簋,用以貯鹽花。附揭,用以杓鹽花

罍式

法門寺也出土了《茶經》中記載貯鹽花的茶器「鹺簋」,不過地宮物帳上及器皿的自銘文卻使用較通俗的名稱「鹽台」。這件鎏金蕾鈕摩羯紋三腳銀鹽台(圖9)的三足上刻鏨:「咸通九年(868)文思院造銀塗金鹽台一隻並蓋共重一十二兩四錢」「判官臣吳弘殷使臣能順」「四字型大小小葯焊」。綜上兩者皆可證明,飲茶放鹽花應是唐人的普遍習慣,或以此提升茶的甘醇度。鹺簋和揭,在宋代以後不復使用,現今飲茶一般不加鹽調味,因此不用鹽罐。

9.鎏金蕾鈕摩羯紋三腳銀鹽台,唐,法門寺博物館藏

熟盂(貯熟水器)

(十七)用以貯放煮沸過的熟水,或用瓷器、陶器,可容水二升。

《茶經?五之煮》中提到,下茶末後的第一煮水沸時,湯稱「雋永」(味道至美),可留做熟水貯存,以備培育湯花及緩和沸騰之用,熟盂或為裝此熟水之容器。唐代末茶烹煮法,煮水有三沸,陸羽言:第一沸微有聲,如魚目;第二沸緣邊如湧泉連珠,此時酌水一瓢置於其傍,量末而下,頓時湯滾勢若奔濤濺沫;待第三沸勢如騰波鼓浪時,再以先前第二沸時所取出的水止沸。由此可知熟盂就是貯存冷開水之器,今天我們泡茶時,燒水壺裡的沸水過熟,需另加水止沸降溫時,則以另一壺冷開水加添使之緩和。熟盂於現今茶席中亦可做備用茶器,但仍以茶瓶形製為多。

十七、熟盂,用以貯熱水,以備緩沸育華之用

盌(茶碗)

(十八)以越州所產為上(圖10),鼎州次之,婺州(江西)再次,岳州(湖南)又次,壽州、洪州(江西)更次之,但有以邢州窯瓷(圖11)居越州窯瓷之上,其實不然。

10.青瓷玉璧底碗,唐,越窯,江蘇省連雲港市出土。圖片來源/本刊資料室

假若邢瓷似銀,則越瓷似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一點;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此為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二點;邢瓷白,故茶色呈丹,越瓷青,故茶色呈綠,此為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三點(注8)。

11.白瓷玉璧形足茶碗底部,唐,邢窯,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晉朝杜毓《荈賦》云:「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指越瓷盌。盌以越州瓷盌為上品,盌緣口唇無卷邊,底呈玉璧形圈足且淺,容量半升以下(注9)。越州及岳州瓷皆屬青色,有助於茶色呈現,可使茶呈白綠色(原文「白紅色」或為筆誤,因前句有「越瓷青而茶色綠」之語,此為筆者之解讀)。邢州瓷白,故茶呈紅色;壽州瓷黃,故茶呈紫色;洪州瓷褐,故茶呈黑色;都不適宜茶色的呈現。

十八、盌,用以品茗飲茶

如今國人少飲末茶,故不再以大型盌器盛茶,而日本因受唐、宋時期末茶文化影響,一脈承傳至今,抹茶道仍以飲用末茶為主,故與唐宋時期相同,使用尺寸較大的茶盌。另有煎茶道,繫於明末時由福建福清黃蘗萬福寺僧隱元和尚引入長崎、京都等地,一時蔚為風尚,成為當時文人的吃茶趣味,近來漸有抬頭之意。煎茶道非常類似工夫茶烹法,茶器同出一轍。今福建、廣東及中國台灣工夫茶為茶道主流,故多以小杯容茶。

十九、畚,用以貯藏茶盌

畚(收納茶盌之器)

(十九)以白蒲編織而成,可貯放盌十枚,或用筥。其包裝所用紙帕,以剡紙(剡溪所產)折縫成四角形袋子,亦做十枚裝盌。

近來坊間對工夫茶具之講究者,沿用《茶經》意匠,已另製成一套容杯器與容托器。

札(潔刷)

(二十)是以棕櫚皮縛夾於茱萸木做成,或截竹束成管狀,形如巨型毛筆。

二十、札,用以清潔諸器物,圖為栟櫊札

竹札

札為潔器,今仍用之,唯名稱不復古雅,現以棕刷、棉布,或其他巾物之名稱之。但茶器之清潔布帛不宜與他器混用,以免沾染異味,有礙茶香。

滌方(污水器)

(二一)是滌洗茶器後的污水盛器,用楸木板合成,形制若水方,可容水八升。

二一、滌方,置污水用

滌方以其功能可視為今工夫茶器中納污的茶池。因工夫茶沖泡步驟中,燙壺、燙杯也燙茶盅,其沖洗第一次泡茶葉水,都可倒入茶池。《茶經》中所提到的容水器以滌方容量最大,水方次之,熟盂最少。今有引用日本茶道名稱將滌方稱為「建水」者,此名稱於中文不通。既然自唐以來該器已有名稱,何必借用外來辭彙?

滓方(渣滓器)

(二二)為收集茶渣等之容器,製法如滌方,容五升。

二二、滓方,用以集匯諸滓渣

現今茶道多以陶瓷容器放置茶葉渣,器形雖各隨所好,但仍以盂形器較為常見。(圖 12)

12.現代茶葉末釉滓盂

巾(茶巾)

(二三)以粗?(粗綢布)做成,長二尺,做二枚替換使用,以清潔茶器。

今之飲茶者多以茶色或褐色小棉布巾代之,可掩茶漬之瑕也,現今亦稱茶巾為潔方。

二三、巾,用以拂拭器物

具列(茶器台)

(二四)或作床式(平台床式),或為架狀(參考圖13)。以純木或竹子製成。木或竹皆可做成橫木,髹黃、黑漆,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具列」是收聚各種茶器,悉數陳列於上的意思。

二四、具列,用以陳列諸色茶器,圖為架式

13.清乾隆御制詩茶器及茶具,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的床式具列以台北故宮博物院及遼寧省博物館所藏《蕭翼賺蘭亭圖》(圖14)上的竹製矮几最具代表,明代則時見朱漆床式具列上置茶器及香道具等。而現今茶席中亦時見木架格櫃作為具列使用。

14.(傳)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床式

都籃(茶器櫃)

(二五)用以陳設茶器,以竹皮內編三角方眼,外側以雙篾的寬度為經,再以單篾較細者綁束,依序壓於雙篾之上,做成方眼,使之相通。高一尺五寸,底寬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寬二尺。

二四、都籃,用以收藏諸色茶器

具列與都籃都是用來放置茶器的容器,一為陳列茶器於外,一為收容茶器於內,兩者皆為茶器之儲陳。具列類似今日茶器道具中之茶器台或茶几,都籃在明代則稱「器局」,收貯茶具十六式(圖15),而清雍正、乾隆時期將兩者合一通稱為「茶具」,乾隆時期大小具列茶具製作尤多,現今多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15.明鄭煾校本《茶經》內收錄明顧元慶(1487—1565)《茶譜》(1541)頁六器局及茶具十六事,日本布目潮沨先生收藏本

以上為《茶經》中所述之茶器,共二十五式,不包括附件。陸羽在《茶經?九之略》中談到「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依所言,須具備二十四式茶器,方可稱為茶道。與陸羽同時代的封演也在《封氏聞見記》卷六中載:「陸羽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由此可見,當時講究品茗者,對於陸羽的二十四式茶器及都籃已視為必備之煮飲茶器了。

當今茶道用器

《茶經》中所列之茶器及名稱,多數仍為今日工夫茶所沿用,此外,現今講究品茶者之必備茶器尚有:茶壺、聞香杯、杯托、托容、茶盅(茶海)、茶荷、渣匙、茶通、則容及茶盤等,湊巧總數也是二十四式,然其中幾式亦可省略,如潔刷、茶荷及茶盤,並非絕對需要。以下將《茶經》中未列之今日茶器稍作說明(圖16)。

16.台北故宮博物院「亞洲茶文化展」,現場現代茶具展示。圖片來源/本刊資料室

茶壺

唐代末茶飲法有二:一為陸羽所倡之下末於鍑煮茶法;二為蘇廙所倡之撮末於盞,另以茶瓶(有口、流、把手的水注)注湯入盞,以茶筅在盞中環回擊拂的點茶法。此茶瓶即為茶壺之濫觴。明以後飲茶,喜用宜興朱泥或紫泥陶壺,因其泥質佳,含石英顆粒透氣,塑性高,且壺身久泡溫潤。這與今人養壺之好有關,並同國人愛玉、盤玉的心理相似。現今煎泡茶葉特重朱、紫泥小壺,因其製作精巧朴雅,更使茶味持久,香氣不易散失。

杯托

唐代已使用杯托與盞托,由實物、文獻及出土之唐代金銀器中帶有銘文的茶拓子(茶托)可知,當時茶托的使用極為普遍,但陸羽茶器中獨缺茶托,令人費解。現今多使用茶托,以防茶水沾濕桌面。

茶盅

亦稱茶海或勻杯,分茶之用,茶壺所泡之茶湯,先倒入茶盅,不直接傾入杯中,可使茶湯濃淡均勻,且避免將茶渣葉末倒入杯內。

托容

置杯托的容器,杯托與茶杯尺寸不同,因此最好置於不同的容器中。杯容來自《茶經》的「畚」,托容則為今之新創茶器。

聞香杯

為20世紀80年代飲茶者之創新,由於茗香令人陶醉,以撇口淺底茶杯盛茶,香氣易散,若以敞口、杯身碩長的聞香杯盛茶,茶香則久聚不散。但現今舉辦茶會為求茶席上美觀簡潔,雙杯品茗已漸消失,多改以深弧壁的茗杯飲茶,以達聞香與啜飲一體的效果。

茶荷

掏茶置荷,可供欣賞,亦輔助茶則置茶於壺及避免茶葉外落。近來多見以臂擱形和竹、陶瓷、玻璃或合金等各種材質茶則置茶。

渣匙

茶葉沖泡後壺內茶渣,宜以渣匙掏挖,代替不雅之指挖。

茶通

或稱茶針。今所用茶壺口流嘴小,茶渣易塞住流口,此時可以茶通尖端打通流嘴,使之流暢。

則容

似筆筒,但體積較小,茶則、渣匙、茶通等匕形器可收納於內。

茶盤

茶席上可免,然移地奉茶時可用之,內可容茶杯數個。

以上列舉的工夫茶道茶器,與陸羽茶器二十四式外加都籃相對照。或有認為陸羽茶道之茶器,因唐代的末茶法與今日的茶葉沖泡方式相去甚遠,所用茶器與之毫不相干,其實不然。因今日飲茶以工夫茶飲法為主流,而此法傳承自明代的煎泡茶法,煎茶法則是唐宋末茶法的改變與演進。溯源究本,自唐至今,茶器實乃一脈相承。清朝俞蛟《潮嘉風月記》認為工夫茶法原就從《茶經》之飲法演變而來,不過茶器更精巧、適用而已。我國品茶歷史悠久,唐、宋飲茶普遍成為文人雅尚,且對茶器相當考究,遂有陸羽二十四器出現,成為中國茶器之典範。今茶風日盛,茶器製作亦精,飲茶文化與茶器歷史的探討亦引起大眾重視,品茶已成為一種藝術實踐,融入生活,故對茶器之益求精雅是必然的趨向。

文·圖 | 廖寶秀,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美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學者

注釋

1.茶道一詞,源自中土,世人誤以為日語久矣。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之六《飲茶》中載:「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2.布目潮沨編,《中國茶書全集》上卷,第276—285頁,京都:汲古書院,1987年,經編輯部轉簡修改。

3.原文「方其耳以正令也」。鍑的把手(耳)為正方形,為方正之意。《禮玉藻》中《士前後正》疏:「正謂不衺也;直而不衺謂之正;方而不衺亦謂之正。」令,律也,法也,引喻為茶法之意。「正令」可視為正當(確)的煮茶法。

4.原文「廣其緣以務遠也」。廣即闊,亦為曠遠;務遠亦可附會為廣遠;遠即永遠。遂為口緣寬闊,亦可轉喻為陸羽借「廣其緣」來表達他希望茶道永遠流傳或流傳更廣之意。

5.原文「長其臍以守中也」。老子曾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即告誡世人勿多言,言語越多,離真理越遠,故不如守中,保持緘默。而臍就位於腹底中心的凸起部分,其外底(鍑的底部)內凹中空,火在正中底部迴轉,中心易受熱,使茶味更醇,故守中則事美。陸羽的茶道立意精神,於《茶經》處處可見。他在鍑器的釋文中引喻的「正令」「務遠」「守中」等難解辭彙,不外乎是希望把儒家理念與其茶道思想合而為一,以達理想境界。

6.抹茶是日文的表達方式,中文「抹」為「擦、抹」之意,無「粉末」之意,但為尊重原文,故後文中稱日本末茶道時均用「抹茶道」。

7.依日本學者青木正兒考證,唐代一升約為今之三合,而今之一升相當於十合,即為1.8公升,遂唐代的一升,為今之0.54公升。

8.唐代上等末茶,如陸羽所言以湘(淡黃)色為佳。邢瓷釉色為不透明乳白釉,淡黃色茶湯置盌內,湯呈丹色(紅黃色),此為禪院出身的陸羽所不能接受的。如用越瓷之淡橄欖色釉盌,茶湯呈茶綠,相得益彰,故陸羽稱其有益茶色,乃謂邢瓷不如越瓷。

9.陸羽形容越盌形製為「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所謂「口唇不卷」,指盌沿不似唐邢窯白瓷盌常見有一圈棱邊卷口,而是敞口外撇,口沿平直。而「底卷而淺」乃是其圈足不向外侈,這是青、白兩瓷系中常見的玉璧形圈足底,簡稱璧形足,從外觀而言,圈足高度不高(見圖11、12)。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2018年6月刊,原標題:《茶器之論,陸羽中之茶器與現代茶器之比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喝茶時為何要倒掉第一泡?
賞十里荷塘,品處州白蓮,飲香醇濃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