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不願把千億帝國上市,她卻欲打破傳統,結果反而被騙走數億元
在中國的老一輩企業家中還是有不少固守傳統的人,比如說老乾媽的陶華碧、娃哈哈的宗慶後、華為的任正非等等。他們一直拒資本市場於千里之外。陶華碧就曾經直言上市都是騙人的,我有多少錢就做多大的生意。宗慶後也曾經是這種態度,他說娃哈哈不缺錢,不需要上市。
當然隨著老一輩的企業家退休,將企業交給下一代,可能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說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她的觀點就跟父親不太一樣。她雖然還沒完全接手父親的帝國,但是她已經在許多時候表現出了跟父親不一樣的觀念。
宗馥莉出生於1982年,當時宗慶後還在校辦企業做業務員。宗馥莉5歲的時候,父親宗慶後才借了14萬元承包了這個企業,然後開始騎著三輪車賣冰棍。宗馥莉並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小時候她也吃過苦。
由於宗慶後前期家庭貧困,又被下放到農場勞動,後來又忙於事業,所以他只有宗馥莉一個女兒。宗慶後創業兩年之後,無意中發明了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才開始了真正的發跡。
宗馥莉小時候,父親一直忙於事業,許多時候她都是自己上下學,然後就去學校的飯堂吃飯。這也從小就養成宗馥莉獨立的性格。其實直到宗馥莉10幾歲的時候,宗慶後才算是真正的發家。所以宗馥莉從小都沒有覺得自己是富二代。1996年,宗馥莉讀完初中被父親送到了美國留學。
在美國呆了8年,讀完了本科之後,宗馥莉才回到中國,並且加入了父親的公司。父親的工作態度對宗馥莉影響非常大,宗馥莉在公司事事親躬。她總是第一個來公司,最後一個離開。不過在生活態度上,宗馥莉跟父親卻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宗慶後多年來一直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坐高鐵也只坐二等座,全身除了一個手錶之外,沒有一件名牌的東西。
宗馥莉喜歡奢侈品,經常都是一身的名牌。宗馥莉在公司不喜歡別人叫自己宗總,而是讓員工叫自己的英文名字,她的名片上從來不印頭銜。因為宗馥莉就是最大的頭銜。宗馥莉給娃哈哈帶來的是更加西方的管理理念。
宗馥莉在過去一直被媒體塑造成一個非常成功的富二代。不過在商場中,她跟老辣的父親還是差距巨大。這幾年宗馥莉主持的蕭山生產基地雖然成為了娃哈哈的主力,但是她主導的幾個項目都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
她在2016年推出了年輕的互聯網飲料品牌KELLYONE。KELLY其實就是宗馥莉的英文名,這款飲料推出之後卻沒有取得太大的反響。雖然從中可以看出宗馥莉積極進取的心態,但是也看出她對市場的把握還不夠準確。諸如這樣失敗的項目還有不少。
還有從去年開始,傳得沸沸揚揚的借殼上市,最後也被證實是一個騙局。宗馥莉從去年開始在香港對中國糖果發起了收購要約。如果成功的話,娃哈哈就非常有可能借中國糖果的殼去香港上市。
不過這件事情最後不了了之。然而事實是因為宗馥莉收購沒有成功,而且宗馥莉還成為了高位接盤者,白白被騙走了數億。在香港這樣的殼公司很多,公司市值不高,而且沒有太多固定資產,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更加重要的是股權分散。不過這些分散的股權,背後其實是由一致行動人控制的。不過等到別人來真正收購之後,他們拉高股價成功套現之後,他們卻不會讓對方真正控股。
宗馥莉顯然還是江湖經驗不夠,白白搭了幾億進去。宗馥莉雖然足夠努力,但是跟父親的差距還是非常大。宗慶後曾經做過三屆的中國首富,他42歲才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個龐大的飲料帝國,這一份成績目前在中國就找不到第二個人。
宗慶後曾經在採訪中怒斥了馬雲的新零售、新技術等等,他說除了新技術外,其他都是胡扯。其實當宗慶後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感覺他就像是那個揭露了皇帝的新衣的小孩。馬雲的所謂五新的言論,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所有人都對馬雲的言論奉若神明,只有宗慶後敢去質疑他。質疑馬雲的宗慶後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如今宗馥莉已經36歲了,據說她一直沒有拍拖至今單身,其實這從一個方面反應出了她情商上的缺點。宗馥莉想要成為成為父親那樣的人物,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
※工廠學徒到香港股神,開千萬豪車住5億豪宅,全家卻沒人願理會他
TAG:lyn的學習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