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京農業大學王秀娥課題組發現小麥Q基因調控株高等性狀

南京農業大學王秀娥課題組發現小麥Q基因調控株高等性狀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TAG》雜誌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王秀娥教授課題組題為「Rht23(5Dq′) likely encodes aQhomeologue with pleiotropic effects on plant height and spike compactness」的研究文章,我們特邀請了文章的一作肖進來為我們解讀這篇文章,以饗讀者。

近期,小麥研究聯盟公眾號分享了2011年在PNAS上發表的關於小麥馴化基因Q基因的研究工作(「PNAS經典品讀-小麥馴化基因Q的進化分析」),重拾這個在小麥馴化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基因的話題。剛好近期我們在TAG上也發表了關於Q基因的研究(Rht23(5Dq′) likely encodes aQhomeologue with pleiotropic effects on plant height and spike compactness),與以往不同,本研究報道的是Q基因在小麥5D染色體上的部分同源基因5Dq,對Q基因的馴化過程有了重新認識。

2006年Q基因圖位克隆的文章和2011年PNAS上的文章已經將Q基因介紹的很清楚了:它編碼一個AP2家族的轉錄因子,在2123bp位核苷酸發生G>A的突變,導致其329位編碼氨基酸由纈氨酸(Valine,V)變為異亮氨酸(Isoleucine,I),該突變使得Q蛋白形成更加穩定的同源二聚體,從而影響小麥的脫粒性、株高等多個性狀。但是關於Q基因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去年2017年也有兩篇關於Q基因最新研究報道的文章(「New alleles of the wheat domestication geneQreveal multiple roles in growth and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和「microRNA172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heat spike morphogenesis and grain threshability」)。他們都認為Q基因的馴化跟329位氨基酸變化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與小RNA調控有關。

下面我們重新梳理一下。目前認為q/Q基因有兩個重要的多態性位點,一個是G>A突變,發生在8號外顯子,如前面所述,導致329位編碼氨基酸由V到I;另一個是C>T突變,發生在10號外顯子,因為該突變是一個無義突變,因此在早些時候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但該變異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影響miR172的剪切效率及其調控的靶基因Q基因的表達水平。究竟是哪個多態性位點決定了Q基因控制的小麥易脫粒等性狀。Greenwood等(2017)發現一個Q基因突變體5AQ』,突變位點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導致Q蛋白的大量積累,穗子變得更加緊密,同時發現另一個表型相似的突變體5AQ』-like,突變位點也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儘管位置不同(New alleles of the wheat domestication geneQreveal multiple roles in growth and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圖1)。Debernardi等(2017)在小麥中過量表達miR172使得穗子變長、難脫粒,通過設計miR172靶標類似物(MIM172)抑制miR172活性使得穗子變得更緊密(microRNA172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heat spike morphogenesis and grain threshability)。因此他們都認為Q基因的馴化位點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

最近我們的工作也支持Q基因馴化與小RNA調控有關。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我們的研究工作。

小麥品種蘇麥3號高抗赤霉病,但因其株高太高很難在育種中利用。我們的最初目的是想獲得蘇麥3號矮桿的育種材料。利用化學誘變劑甲基磺酸乙酯(EMS)誘變,獲得一個植株變矮同時穗子縮短、穗密度增加的突變體NAUH164,將突變性狀命名為Rht23(Chenet al.,Euphytica, 2015),通過遺傳定位將Rht23定位於小麥5DL染色體上,定位區間包含71個基因,其中AP2基因為Q基因的同源基因。考慮Rht23與過量表達Q基因(Zhanget al.,PNAS, 2011)都可以降低株高和增加穗密度,推測Rht23可能為5Dq發生了突變。在野生型蘇麥3號和突變體NAUH164中分別克隆5Dq基因,比較發現在3147bp發生由G到A的突變,將5Dq點突變基因命名為5Dq』。基於3147bp位置G>A鹼基突變,開發了共顯性SNP分子標記,也表明5Dq』基因與Rht23性狀共分離。該突變引起5Dq基因的第416位編碼丙氨酸(Alanine,A)變為蘇氨酸(Threonine,T),但是在蛋白質二級結構構象上沒有明顯變化。同時我們也發現,突變位點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有可能會對該基因的表達造成影響。在NAUH164和蘇麥3號的幼穗時期,5Dq』基因在穗、莖、葉中的表達量分別是5Dq基因的2.5、4.0和1.5倍,而兩者5AQ基因表達無明顯差異(圖2,A)。5Dq』表達提高推測原因為5Dq』突變位點(3147bp位置G>A)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降低了miR172對其剪切的效率。對miR172表達特徵分析也發現,與其靶基因表達變化相反,突變體中miR172的表達水平下降(圖2,B),從另一個側面說明microRNA存在一個反饋的調控機制,5Dq』的突變位點影響了miR172對其調控。這裡需要強調的是5Dq』和5AQ、5AQ』的突變都發生在miR172調控區域,但是突變的位置都不同(圖1)。

至此關於小麥Q基因的馴化原理有了基本的定論。即5Aq/5Dq在miR172調控區域發生的點突變,可導致miR172剪切效率下降,Q基因表達水平上調,引起小麥植株變矮、穗部緊湊易脫粒等一系列重要農藝性狀的改變。本研究實際上間接的模擬Q基因的馴化過程。至於Q基因的上調錶達改變了哪些分子信號通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圖片

圖1Q/q基因在不同小麥族物種和小麥品種中的序列比較

圖2Q/q基因(A)和miR172(B)在蘇麥3號及其突變體NAUH164不同組織表達特徵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麥研究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小麥研究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