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媒體評航旅縱橫社交功能:旅客更需要清凈和信息安全

媒體評航旅縱橫社交功能:旅客更需要清凈和信息安全

澎湃特約評論員 陳城

在諸多的交通出行應用工具App中,航旅縱橫、飛常准等民航類App,一直是旅客搭乘民航出行的好幫手。這類應用工具能夠關聯用戶個體的航班信息,提供正晚點消息、機場天氣、航班值機等實用功能,因而頗受旅客青睞。但在近日,航旅縱橫App產品升級,開通了社交聊天和用戶標籤設定等功能之後,再度引發爭議。

其實,這不是航旅縱橫App第一次開通社交功能,早在其2015年的版本中,也曾有過名為「縱橫友人」的通過關聯通訊錄,來查看通訊錄好友中排名的類社交化功能。而這一次新功能的推出引發爭議,並非是網友無端生疑。

「空姐網約車遇害」案件的「餘溫」尚未散去,關於應用工具App是否應該社交化、標籤化的討論也仍在繼續。在這一背景下,航旅縱橫App產品的社交化升級,將App是否應該社交化、標籤化的問題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這必然會引起公眾對該產品焦慮。

根據某民航自媒體的實際使用發現,旅客從自己的座位號點擊進去,可以看到該航班執行飛機的座點陣圖,座位是否有人,一目了然,且整個界面變成了一種類似群聊天室的場景,大家均可自由發言。當然,如果只是一個互動場景,倒也無傷大雅。但點擊某一座位,便會出現那名乘客的個人主頁,個人主頁上包含了用戶名(真名或網名)、用戶頭像(真人頭像或其他),並可通過航班歷史熱力圖,推斷其家庭所在城市,以及其經常去的城市等等屬於用戶個人的隱私信息。此外,在個人主頁上,還有諸如飛行達人、偏愛某航、喜歡靠窗、星座等個人標籤信息。

這麼多的信息,細細思考還真是令人恐慌。對於有足夠分析能力的個人或組織而言,以上標籤乃至主頁信息,已經足夠推斷出該旅客的經濟條件、工作背景等等更深層次的隱私信息,可以用於其他用途。即便這些信息不足於影響個人生活,那麼也有一個疑問,旅客願意公布這些內容嗎?消費者是不是「被社交」了?

6月11日晚,航旅縱橫App通過其官方微信回應了這一事件。其回應稱,「新功能設計的初衷,就是因為聽到了大量用戶的呼聲」,並列舉了多條。如「終於在北京安家了,今年想接爸媽來北京過年,可是他們年紀大了,還是第一次坐飛機,要是飛機上認識一個人可以幫忙照看下該多好呀」。此外,還聲稱,「用戶展示的不是個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均為頭像、昵稱、標籤等可編輯的信息;同時用戶可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行選擇開啟或者關閉,點擊頭像右上角即可進行設置。」

且不說這些呼聲是否真實,即便功能設計出於好心及可編輯、可關閉,其也同樣理虧。其一,新功能上線,實為默認所有用戶開通,並未及時告知。其二,用戶可以選擇關閉的設置,隱藏較深,非常用此軟體旅客並不易發現。其三,即便個人主頁所有信息可編輯,那也是在用戶發現問題之後,在默認所有用戶開通的情況下,航旅縱橫App是並不會徵求用戶是否要編輯的意見。簡而言之,這已經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和選擇權。

將應用工具產品社交化,是行業的一個趨勢,但並不等於說可以不尊重用戶選擇。對於社交工具而言,尊重用戶意願,才是根本守則。當越來越多人反感「被社交」、打打擾,航旅縱橫的這一創新業務,顯然會讓用戶重新思考、「用腳投票」。

此外,在航旅縱橫App發布聲明並未正視用戶隱私問題之時,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思考。航旅縱橫,是央企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信)所開發的產品,而中航信,是中國民航唯一的數據服務公司。要知道,除春秋航空之外的中國大陸所有航空公司均使用中航信的數據服務,包括機票銷售、離港、訂座系統等。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否使用航旅縱橫App,你的個人信息均會存儲於中航信的數據服務系統里。

在這一數據服務沒有第三方競爭的前提下,是否促成了航旅縱橫在壟斷服務下的「店大欺客」呢?有一個新聞或許值得注意:近年來,各地不斷曝出「航班取消」簡訊引發的詐騙案,涉及國內多家航空公司,警方介入調查後也暫無下文。而知情人士稱,航空公司等各方對這個系統的濫用以及缺乏監控,有可能是引發大規模簡訊詐騙案的源頭。

轉載自:澎湃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