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岸風文學沙龍

北岸風文學沙龍

說起古詩詞,或許你覺得離我們很遠。但是,國人靈魂深處的審美愉悅感主要來自於詩詞。

在我們相對貧瘠的審美教育里,古詩詞,成為很多人美的熏陶,美的啟迪。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讓月成了國人共同的鄉愁符號;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用最平實之物寫出對春回大地的感慨;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開闊了多少人的胸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穿越千年至今縈繞在心的一嘆……

它們以朗朗上口的韻腳,嵌入我們的話語;以規規整整的排列,鋪入成長的歲月。本期選取沙龍中部分文章,將為你展現身邊人的詩意體驗。

——北岸風文學沙龍

本期主題:詩詞

本期作者:羽衣、李卓、代金玲、邢微微

閑讀詩詞且養心

羽衣

作家木心有首詩《從前慢》,裡面有一句我很喜歡,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後來這詩還被譜成曲在春晚上演唱了。

我們懷念慢。是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的心跟不上。

所有的事物都在高速變化,面對喧囂的世界,面對孤獨的自己,我們不免心中張惶,我們總是需要有一些慢的東西來滋養心靈。中國古典詩詞算是一種吧。

我們不妨在床頭放上兩本,閑暇時信手翻翻。日深月久,一些個句子,便在口頭與心頭之上了。

我們看一幅畫,看風景,欣賞書法,欣賞京劇,甚或去朋友家串門,門上的春聯,牆上的字畫,中國古典詩詞的句子意境全都在裡面了。

比如,你到一個辦公室辦事,牆上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你是不是很眼熟啊;再比如,春天花開了,「紅杏枝頭春意鬧」有沒有在朋友圈裡霸屏?

又比如,給陽台上的花澆水,窗前低低 的 一 輪明月 ,會讓你想起「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句子,稀釋了一整天朝九晚五的疲憊,平庸的日子便多了一層滋味。

聽京劇「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的《長亭送別》,不禁會想起李清照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句子來。

身為一個中國人,其人生況味與古典詩詞總時時相映。關乎時令,關乎情景,關乎人生經驗。

清明時節,我們去陵園祭掃親人陵墓,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還會想起「十年生死兩茫茫」。

宴席酒酣,勸酒的人會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城裡久住,偶爾投宿村中,沒有車聲的晚上,反倒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了。

你去山中看風景,便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你去遠方或遊學或經商,逢年過節就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一個大多數人著急巴火成功的年代,人難得有閑,就算偶爾有閑,對於讀中國古典詩詞,有些人也是不屑的。

閑時讀詩,你當然不能指望它能讓股市熊市變牛市,也不能指望它能替你還房貸。這很自然,你不能指望蘋果有桔的酸甜,梨的水分,榴槤的味道吧。蘋果就是蘋果,它有自己的營養,看你喜歡不喜歡而已。

嶽麓書院後身,向山上行,有個亭子名「愛晚亭」,走在茂密的林間,恍惚間彷彿一下子穿越千年,見到那個寫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杜牧目光悠然了。

我和一位報紙副刊編輯聊關於詩詞的話題,王國維「詩以不隔為上」。由審美中的「隔」與「不隔」,人群中你很容易辨識出你的同類,找到共同興趣共同話題。聽她說起了現實中的一個問題,生活里也許你會困擾,因為理解不同,你與他人產生不同程度的「隔」與「不隔 」 。到底是「隔」好還是「不隔」好?

這真是個無解的問題。

台北故宮書店賣的文鎮質地品相都不錯,有種吳琚的字跡「垂楊碧溪花香鳥啼」,我見了便喜歡,買了送朋友。朋友也喜歡,順便吟道:「橋畔垂楊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橋西,來時不似人間世,日暖花香山鳥啼。」那是吳琚的原詩。 這物件也算是送對了人,得其所哉了。

我曾患癌症,發現時已經局部轉移。經歷一年殘酷的化療,手術,還有放療。有朋友分別多年獲悉,問起我的身體和治療情況。我沒有直接回答,只吟了句姜夔的《揚州慢》:「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朋友便會意,轉換了話題。

木心的詩《從前慢》結尾句也美,「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我最近學了句網路用語「秒懂」,就是瞬間懂了的意思。

這兩天,一個叫何江的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畢業生出了名。他作為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學生演講代表,是第一位享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學生。何江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說:「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能夠把一個人從一個世界帶到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中國古典詩詞也是這樣,它把你從一個「隔」的世界,帶到「不隔」的

另一個世界。談不上好與不好,只是,在後者的世界裡,你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瞬間里「秒懂」了。

梅子留酸軟齒牙

李卓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看到女兒課本里的這首詩,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噴笑。這古人是有多少閒情逸緻啊,蚊子大的事兒也要賦詩一首。

當然,笑的同時,我也十分嘆服,楊萬里的這首小詩,寥寥四個短句,就勾畫出了初夏時節,室外風景宜人,兒童天真爛漫玩耍的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就算是詩人百無聊賴中信手拈來的作品,讀了卻讓人感到輕鬆愜意。

笑完了,我卻因此陷入了長長的思考不能自拔。到底是古人太矯情,還是我們太麻木了呢?

不客氣地說,現在別說寫詩讀詩,連看書的人也少了。這是個信息極度泛濫的時代。傳統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吸人眼球的電視劇、綜藝節目,自媒體也在毫無節制地傳播著大量的無聊的自拍視頻和所謂的雞湯文化、養生偏方。只要你想,24小時花在看這些東西上都不夠。

人總是難以抵禦這些誘惑,每每被各種各樣的噱頭給吸引了去。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除了頭昏腦漲,並沒有什麼收穫。甚至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是,看完了這些精神垃圾,人常常會陷入一種木然的狀態,甚至有些抑鬱,全身散發著負能量。等緩過神,回想上一次真正靜下心來閱讀,似乎已經是好幾天前了。

也許,我們早該離開電腦和手機,站起來看看周圍了。清晨,窗檯前的一抹新綠,充滿了生機;午後,江畔小樹林里,金燦燦的陽光被分割得絲絲縷縷,灑在身上多麼溫柔;傍晚,火紅的霞光鋪滿了遠方的天空,預示著明天又是一個好天氣。

什麼時候,從窗外誤打誤撞地進來了一隻小鳥呢?它在安靜的辦公室里撲稜稜地飛了幾個來回,找不到出去的路急得嘰嘰喳喳地叫著。樓下,工人們又開始割草了,青草的香味一陣陣飄進來,比任何大牌的空氣清新劑都要好聞。

這些小小的景緻,細微的美好,都可以劃歸為詩意的生活。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周圍充滿了詩意。

也許,我們還是學不會寫詩;也許,我們永遠也體味不到詩人在創作中蘊含的情感。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創造詩意的生活,不妨礙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為你痴狂

代金玲

提起李清照,首先想起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多美妙的感覺。生命里的前30年,她是命運的寵兒,出身名門,書香世家,自幼被父母捧為掌上明珠,受詩書氛圍的熏陶,在文風興盛且安樂太平年間,讓這位聰明靈秀的小女子迸發出驚嘆世人的才華。少時便有才名,結縭之後更加擁有丈夫的傾心摯愛,這樣的幸福讓人發自內心的羨慕。

但美好的一切總是不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在她生命的後三十年,國破家亡,生離死別,在顛沛流離中,讓她嘗盡了人間的苦楚。點墨,即成了她的情愫唯一寄託。生活的變故,感情的遭遇,這些苦難讓她感觸愈加深刻,寫作更溫婉與多情,留下了《聲聲慢》《一剪梅》《武陵春》《醉花陰》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在中國的古典文學史上,也不乏女詩人和詞人,但毫無疑問李清照是其中的翹楚,漢末的蔡文姬,唐代的薛濤、魚玄機,宋朝的朱淑真、魏夫人,雖然也各有佳作,但遠未達到自成一派甚至影響文壇的高度。而李清照的「易安體」影響了後世的不少詞人,她是當之無愧的「婉約之宗」。更讓我驚嘆的是她那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柔弱小女子面對戰亂,面對奔波,面對國破家亡竟然有如此的胸襟、豪言壯語,實在讓我嫉妒到瘋狂。

李清照生活從安逸到坎坷,正因為這些滄桑變故,再加上她的敏感多情,才成就出「千古第一才女」。無盡的憂愁如絲般,時時刻刻纏繞著她,卻也終讓她破繭成蝶,創造出絕世的悲歌。在她晚年的時候,曾經也想過要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一位天資聰穎的小女孩。然,古代女子的封建思想畢竟束縛太多,她的這種思潮並不被社會推崇,小女孩只是輕輕回了句「才藻非女子事也」。

是啊,在古人眼裡,女子無才便是德。就這樣,千古詩文,終成絕響,歲月悠悠,空餘無限恨。想我這樣求師無門的,恨不得跨越時空,拜在身前,問曰:「吾可否!」

含蓄的春思,熾熱的夏鳴,濃彩的秋愁,傲雪的冬凝,一年四季的墨香里,飄著思念扶著心愿,每每牽引著詩人的情緒,魂牽夢繞,就這樣一生都浸潤在詩詞的意境里,也好!

再遇易安

邢微微

我一直都喜歡在心底里稱呼李清照為易安,總覺得這個號很能讓我想起她的晚期作品。結緣李清照的詞是在一個漆黑的深夜,因與愛人怨懟,兇猛地吵了一架,彼此關門冷戰後,便覺心裡格外低沉與難過。

我獨自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秋葉偶爾會隨風飄落。再低頭看著杯中,浮在水面的茶葉,伴著氤氳的蒸汽繚繞,相繼落底,它與這樹葉又有何分別?忽得腦海里就不知不覺地出現了易安的那首《聲聲慢》。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在低低細語,是啊!「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遙想當年,我們花前月下,從來只有相愛而不曾相怨,更不必說唇槍舌戰,而今卻如此大相徑庭,如果要怨也只怪自己已經憔悴兼損吧,怎會有他再多來理睬。想著,淚珠就不知不覺簌簌滴在茶里,蕩漾著圈圈漣漪。唉!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那晚、那事、那茶,再配上這詞。如今再想起都心有餘悸,悲傷不已。其實如果沒有這首《聲聲慢》,我想自己也不會如此傷感。

這首詞是易安晚期的作品,開頭連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立刻就突顯出李清照當時的心情,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我與易安有了共鳴,只是與之相比,我的心性就渺小了許多。

常常也會在心靜或是獨處時朗誦幾首她的絕句:如《醉花陰》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真的在她之前很少有人把少婦比作黃花,而且比喻的那樣貼切和形象;在《一剪梅》中我最喜歡「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且不說瓊瑤將《卻上心頭》寫為小說題目,此相思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又引用了巧妙的比喻來寄託易安的思愁。詩越讀越為她哀嘆,詞越品越憂愁。

從那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再去觸碰易安的詩詞,每次讀她的詩,總能體會她幽深的悲愁,從而也會讓我想起許多傷感的人或事。

再遇易安是今年在濟南的李清照紀念館裡,聽著導遊講解著她的生平,不僅唏噓不已,也感嘆命運多舛給她帶來的傷害,可是這些都未曾磨滅她寫作的意志。

易安後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她之所以會成為文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僅僅是她才華過人,寫得絕妙的文學詩詞,更重要的是她後期作品中抒發的豪情。比如膾炙人口的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我今年再遇易安,不僅只是感受她的悲苦情節,更震撼於她的精神世界。

歡迎您關注我們

長按左側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內容策劃:吉化北岸風文學沙龍

活動執行:武聰穎

運營編輯:於博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岸有風吹來 的精彩文章:

TAG:北岸有風吹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