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倭寇還分大小,嘉靖 「大倭寇」是如何形成的?

倭寇還分大小,嘉靖 「大倭寇」是如何形成的?

原標題:倭寇還分大小,嘉靖 「大倭寇」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林小靜


明朝嘉靖時期,倭寇之亂尤為嚴重,嘉靖「大倭寇」為亂一方,對東南沿海禍害極深更是讓朝廷十分頭疼。前期「倭寇」的組成絕大多數都是日本人,少部分是朝鮮人,但是到了後期,「倭寇」中多了很多中國人,明史曾記載道「大抵真僑十之三,從僑者十之七」。嘉靖「大倭寇」大多數是中國人,「皆潮人、漳人、寧紹人主之也。」嘉靖「大倭寇」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簡要敘述一下。


嘉靖大倭寇


首先,嘉靖「大倭寇」的成因與中、日、葡三方的走私貿易有關,明代跨國走私貿易極為繁榮,在中外私商以及官、商之間產生了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進而演化為多起暴力事件,原本以商業貿易為主的走私集團逐漸轉為以暴力掠奪為主要目的的海盜集團,成為嘉靖「大倭寇」的主要來源。其次,明朝時期蒙古對北方邊境的侵擾十分嚴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貴族率兵攻入北京城下,讓明朝廷十分恐慌,後來明朝政府將防守重心放到北方,而鬆懈了對南方沿海的防禦,也讓倭寇勢力得以迅猛發展。同時,出於北方防務的需要,朝廷的財政開支增加,因而大部賦稅轉移到了南方,讓東南沿海民不聊生,許多民眾被逼上絕路成為海盜。


明代嘉靖年間畫家仇英所繪《倭寇圖卷》資料圖


再次,明朝實行嚴厲的海禁貿易,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實行海禁政策,「禁瀕海民私通外諸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下令「禁民間用番香番貨,以斷外貨之銷路」,在這種背景下,東南沿海地區人民無法從土地生產中維持生活,而出海謀生的路也被斷絕,因而被迫成為「倭寇」。嘉靖時期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許多沿海地區民眾的經商之路被斷後,紛紛轉而與政府對抗,比如著名的「倭寇」頭目王直便是商人出身,因海禁貿易阻斷他正常的經商活動,因此轉而從事劫掠活動。最後,嘉靖時期東南沿海地區民眾紛紛下海經商,朝廷權臣專政,對這一現象並不公然阻止,官員私下利用職權對商民進行敲詐勒索,因而激起了商民的反抗,許多成為了嘉靖「大倭寇」。



東南沿海一帶


自嘉靖二年(1523年)開始,沿海地區的「倭寇」集團逐步形成,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壯大,據史料記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開始「大倭寇」大舉侵入東南沿海,在沿海城市展開了大規模的劫掠,此後劫掠範圍逐漸深入。最後明廷大舉出兵抗倭,經過十幾年才將其撲滅。

參考文獻:


樊樹志:《「倭寇」新論——以「嘉靖大倭寇」為中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劉國華:《明「嘉靖大倭寇」成因探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19卷第7期。


童傑:《「嘉靖大倭寇」成因新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11年。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享譽學界的甲骨文研究「甲骨四堂」各自厲害之處在哪?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