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榮浩新歌《成長之重量》:丟了狂妄,學會承擔

李榮浩新歌《成長之重量》:丟了狂妄,學會承擔

成長之重量

 成長之重量

李榮浩 

00:00/05:37

成長意味著什麼?在李榮浩的新歌《成長之重量》中,他唱:

「成長之重量,無法計算,太多難忘,丟了狂妄,學會承擔。」

這些好像一下訴說出了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真實體驗,作為電影《動物世界》的主題曲,這首歌穿插在預告片中,將一幕幕得到與丟失加倍放大,直戳人心。

李榮浩就是有這樣的本事,他寫的詞坦白且直接,用平凡的字句說著故事唱著生活,意味深長,卻又恰到好處的點到為止。

01

對待音樂,李榮浩容不得一丁點含糊,甚至可以說是特別挑剔的。

他幾乎每天都在寫歌,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錄音棚里,遇到拿捏不準的時候,他會暫且先放慢節奏,一周過後再重新聽一遍,然後篩選出滿意的作品,再過段時間,這些歌還會被他二次檢驗,反覆研究直到選出最滿意的為止。

對待專輯,他更露出了骨子裡的嚴謹,「一張專輯不僅僅是把十首歌放在一起,而是要串聯起歌與歌的內在情感,不能太跳躍太突兀,歌曲間隔需要停留2秒還是1秒?這些都是要仔細研究的。」

你可以說他偏執,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偏執中帶著的嚴格,才讓每首歌都由內而外都折射出城市生活中那股溫柔的生命力。

其實世界上,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背後都有都是經過他人精心琢磨而出的,但往往,被人熟知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2016年,李榮浩錯過了年底舉行的金曲獎評選,只因為新專輯的延期發行錯過了時間。

當時,李榮浩在發片前偶然發現,歌曲里有些地方存在細微瑕疵,雖然公司的其他同事都沒有覺察到,但他還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堅持進行修改,所以才推遲了發布日期。

他當然知道,自己這麼做就相當於放棄了參賽,是他太淡薄太清高嗎?也不是,只不過和獎項相比,他更在乎音樂本身,「如果自己的作品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那怎麼給別人聽呢。」

其實作為一個音樂人,特別是原創音樂人,他們內心是很期待得到觀眾肯定和鼓勵的。

2014年的第25屆金曲獎上,李榮浩作為新人拿到了五項提名,專輯《模特》也斬獲五個獎項,這對他來說似乎來的有些突然,但若將時間軸往前延伸,你就會明白,這些正是他最應收穫的。

《模特》

李榮浩早在15歲開始,就從家鄉蚌埠坐火車去南京學習低音大提琴,就因為對音樂單純的熱愛,他足足堅持了六年之久,20歲出頭,便直奔北京繼續追尋那未知的音樂夢。

10年的音樂幕後製作,他深深體會到了成長之不易,但也逐漸累積了更豐厚的音樂修養。

他曾為趙薇、陳坤等朋友製作歌曲,為讓歌曲更優質,他會毫不避諱地提出建議,大家來一起討論,而後在自己錄歌時,他也會努力回想,之前曾給別人提過哪些建議,然後用同樣的標準來嚴格來要求自己。

角色的轉變中,李榮浩始終在和自己較真,不會刻意去追逐那些流行文化下的標籤產物,只是按照自己對音樂的準則默默前行。

02

很多人聽李榮浩的歌,都會很有啟發,彷彿從中學到了人生大道理。

但他自己卻說:「我沒有想要去教別人什麼,我就是把一些感想借住音樂表達出來。做音樂除了自己在享受之外,更多的是跟別人去分享。可能有更多的朋友在我的音樂里聽到我的心聲,那才是我更值得高興的事。」

的確,從北漂開始,每首歌的情緒彷彿都沿著時間線記錄著他身邊發生的一切,簡單,溫柔,略帶慵懶的節奏里蘊藏著最樸實的感動,看似平淡的歌詞卻總能深入到你心中最柔軟的部位,烙下一個難忘的印。

《李白》

他唱《李白》、《有理想》,從「大部分人要我學習去看世俗的眼光」到「有深度有主張,難免會累會慌。」在路上,他一直表達著內心最真實的追求。

他唱《二三十》,從「郵遞的工人」,寫到「修鞋匠的家沒想過偉大」,整個城市青年的成長奮鬥景象都在平淡的節奏里變得有聲有色,他們對明天充滿好奇,對愛人願意痴等,他們是都市中的渺小背景,也是各自故事中的明亮主角。

他唱《太坦白》、《不將就》、《老伴》,「有時為了生活性格變差變壞變混蛋,有時也想找個伴分攤。」愛情的幸福與苦澀、糾纏與期望,都在低沉的嗓音里更加意味深長。

他唱《爸爸媽媽》、《成長之重量》,「爸爸媽媽給我的不少不多,足夠我在這個年代奔波,足夠我生活。」這是李榮浩的故事,又莫名與你我的故事高度相似,誰又能不被這樣平凡又刻骨的字句打動?

而親人,對李榮浩來說,可謂是音樂路上的重中之重。

早年他遭遇車禍後住院修養長達一年,痊癒後卻面臨著父親病情加重,病床邊,父親和他說了最後一句話:過了今天,往後沒有任何事可以再難倒你。

李榮浩知道,這是爸爸對自己未了的期盼,所以在父親走的時候,他沒有流淚,因為這個家以後就只有他一人守護了,他要拼盡全力去保護母親,支撐起這個家。

「人嘛,都是要去生活的,生活就是特別實在的。」李榮浩把生活中最自然的經歷都帶進了音樂,搭配靈感的閃現,無論喜怒還是哀樂,都是他內心的聲音。

所以在他的歌中,你不僅聽懂了生活,更能看到車水馬龍中細微的孤獨,滿街霓虹里細膩的甜蜜,刺眼陽光下有著失落、無奈,掙扎、惶恐,也有著幸福、滿足、純粹、平靜。

03

情感細膩的人往往都很念舊,李榮浩也沒能逃過這個魔咒。

他所有的吉他在買的時候就是舊的,那種舊彷彿會記錄每個在它上面彈出的音符。

他說:「做音樂也是一樣,現在雖然形式變新穎了,但從根源來說,還是要靠那些最基本的東西。」

他在《作曲家》里唱:「放一盤磁帶,七八十年代,才聽了一句,就悲傷起來,每一句里的感慨,都是現在。」

他唱《老街》唱《歌謠》,「忘不了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自然而然的平淡,從不悲觀,所以有人說:

浮躁的人聽不了李榮浩。

可以說,李榮浩不是得天獨厚的天才,十幾年中,從熱血到堅持,從幕後到台前,是點點滴滴的磨鍊造就了他後來遮不住的才華。

從感動唱到感悟,他與我們的成長在每首歌中歷歷在目,但他依然是那個,在平淡中找深刻,用真心講故事的小眼睛音樂人。

-The end -

作者|白勺

編輯|阿庚

往 期 文 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謠歷 的精彩文章:

TAG:民謠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