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火了,為什麼ofo死活不想在國內做?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火了,為什麼ofo死活不想在國內做?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矽谷火了。不僅網約車巨頭Uber和Lyft都有意入局,就連最近在國內深陷負面傳聞的ofo也意圖在亞特蘭大、舊金山推出相關業務。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的風靡多多少少讓人看到了共享單車曾經在國內的影子,但這股浪潮能飄過大洋吹到國內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矽谷火了。以Lime、Bird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們,正在矽谷大力推廣共享電動滑板車。不僅網約車巨頭Uber和Lyft都有意入局,就連最近在國內深陷負面傳聞的ofo也意圖在亞特蘭大、舊金山推出相關業務。

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的風靡多多少少讓人看到了共享單車曾經在國內的影子,但這股浪潮能飄過大洋吹到國內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原因大概有這麼四點。

第一,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的盛行與美國本土的群眾基礎息息相關。電動滑板車可能在國內不太常見,但是在美國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人騎著出行。就好像中國是自行車大國一樣,美國則有著非常濃厚的滑板文化。所以,電動滑板車的接受度會更高。

第二,與自行車相比,電動滑板車的造價更為高昂。Lime雖然沒有公布電動滑板車的具體造價,但明確表示造價要比自行車貴得多,達到「數百美金」。在國內電動滑板車的造價同樣很高。按照續航里程的不同,電動滑板車的售價從1000元到4000元不等,而售價在1000元左右的滑板車續航通常只有10公里左右。

第三,用戶對滑板車的付費意願高,也是美國市場的一大特點。如果在國內推廣共享電動滑板車,可能會借鑒共享電動車的價格,定價可能也就是每小時兩三塊錢。但是在美國,就可以定成6到7倍的價格。所以,即便造滑板車的成本比較高,但是也能盈利。反觀國內,到目前為止,共享單車的模式還沒有一家企業真正跑通,如果價格是共享單車4至5倍的電動滑板車,能回本的希望就更不大了。

最後就是政策環境的因素。國內的創業公司們要想在公共道路上鋪設共享電動滑板車,可能還要面臨監管處罰。對比美國,國內對於這類滑行工具的監管要嚴格得多。早在2016年,北京、上海等地就出台禁令,明確指出電動滑板車或電動平衡車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不具備路權,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只能在封閉道路中使用,違者將被罰款。

所以,難怪ofo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很明確地說,暫時不考慮在國內推出電動滑板車的業務。

松子收音機

碎片時間隨便嗑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子收音機 的精彩文章:

TAG:松子收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