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的正本清源——萌生
我是如何發現真正的中國文化的?
很久以前,我尚處於懵懂時期時,一直以為中國文化就是孔夫子那一套,覺得我是中國人,必須要保存中國的文化血脈,就算不認同孔子,我也要堅持,至少在我的思想中,東西文化是並舉的,那時的我認為,學貫古今,識通中西就是真正的大才。
而後,閱讀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學,我開始發現,孔子的儒家只是其中的一門學派,不足以把其列為人生至標,於是我改變了想法,認為學通百家之學,才是真正的大才。
這樣的觀念無疑是分裂的,但比同齡人進步很多的是,我發現中國文化真正輝煌的時代是在先秦,對漢後的文化,我採取的是一種鄙夷態度,這為我後來的文化正本清源埋下了基礎。
慢慢長大的我開始思考,是什麼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景象,而秦漢之後的文化荒蕪是因為什麼呢?
對比之下,只能得出一種結論,文化繁榮的原因起於亂世。西方的學者對此也做過一定研究,在同一種文化基調下,不容易產生獨立的新思想,也就少有革新,文化不會繁榮,因此他們認為,戰亂和分權政治比較適合社會進化和文化繁榮。
受此影響,我長期執迷於建立一種「有利於」文化發展的「亂世」,搞民主,搞辯論,希望在爭吵中,得到新文化,這時候的思想,無疑是原始和分裂的。
後來,新的歷史觀影響了我,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國歷史觀,最開始這種歷史觀是考古界發明出來的。
西方的歷史學家在確定一段時間的歷史時,往往根據文物,能挖到文物的地區就是有歷史,不能挖到文物的,就是虛構的朝代,所以很多人把中國的歷史定義為四千年前的商朝時期。這是極其愚蠢的,難道商朝之前,中國全是猴子,到了商朝,一下子變文明了嗎?真正的中國歷史,至少有萬年,算純粹先進的農業文明也有七千年,當然這是後話,文化短淺的西方人當然理解不了這種史觀。
中國的民族學者認為,應該注意源流問題,不該根據已出土的文物人為定義斷代史。這也啟發了我。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那麼他們究竟在吵什麼,難道文化是一下繁榮的嗎?在這之前,中國人都沒有文化嗎?極度崇拜孔子的人,史觀都是斷代史觀。
孔子當然不是儒家的原創,在孔子之前,至少有周公。老子當然也不是道家的鼻祖,老子之前,有黃帝。韓非當然也不是法家始祖,至少韓非之前有管子,商鞅。
那麼周公之前,黃帝之前,管子之前,道、儒、法三家的文化再次往前追溯,又到了何方呢?
洞悉了這個答案,我們就能看到真正的華夏文化了。
真正的華夏文化概貌
華夏文化的源流和發展大約是這樣的,我只講先秦部分,把秦後的轉變,放在下一講。
華夏文化最早起源於伏羲時代。伏羲女媧是華夏人的始祖,在他們的帶領下,華夏先民優先於世界,率先進入了農業社會。
農業社會的管理要比游牧社會難得多,首先要解決的是天時,地利和種子問題。
天時問題由伏羲解決,農民種地,要知道節氣的變化,何時播種,何時耕種,何時澆水,何時收穫。伏羲通過夜觀天象,用高超的數學技術測量出了一年的長度,感受到了四季陰陽的變化,並制定了第一部農用日曆,也就是農曆。裡面規定了二十四節氣,幫助農民記憶,這樣數日子就知道什麼時候適合播種,什麼時候適合澆水,什麼時候適合冬藏。
由於那個時候還沒有文字,伏羲把他發現的規律畫在圖上,就是後來的河圖和洛書。這兩張圖用數字和陰陽,解釋了一年之間地球的變化,陰陽是如何消長的,人如何能根據天時去選擇適合的活動,從而解決生活問題。
後來有了文字,河圖和洛書就被變成卦象,放到了《易經》里,所以天象的觀測是《易經》的源頭。
至於地利,華夏的先民走遍世界各地, 寫出成了《山海經》,熟悉這本書的朋友應該知道,《山海經》才不是魯迅嘴裡的奇異的描寫妖精怪物的書,而是描寫世界地理的書。山海經里描述了世界上各地的地貌,如果拿現在的地形去與當時對比,就會發現,我們祖先的腳步已經遍及世界。魯迅這種低能噴子怎麼能理解山海經呢?於是只能把它描述成奧特曼打怪獸的妖精怪物圖鑑,幼兒的思維多麼可笑啊。
祖先在走遍世界各地後發現,只有中國和中原,是處於世界中心的,我們氣候在溫帶,不冷不熱,適合發展農業。
有了天地,就應該開始種農作物了,所以要解決種子問題。
種子問題由神農氏來解決,大家理解的神農可能是採集中草藥,發明了醫學的聖人,然而他不僅僅發明了華夏的醫學,還對育種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神農氏的帶領下,華夏先民掌握了農作物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出了優秀的農作物——水稻和小麥,並且發明了原始的醫學,讓族人有食物吃,可以治病保持健康。
我們的祖先並不只是給作物育種,還要給族人育種,創造有秩序的社會,讓優秀的人多繁衍,多留下後代,讓整個種族基因變得更優秀,這種基因,就存在於每一個漢人的血液里。所以漢人才能在智力上成為世界之最,就連猶太人也無法比擬,這都要感謝祖先的先進育種制度和幾千年歷史的篩選。
在這些聖人的帶領下,做到了天時、地利、人和,中國的先民不得不說,智商冠絕全人類,在他們的治理下,中國的人口大爆發,華夏族也成為了世界人口的主體民族,這在未來的幾千年都沒有變過。
上述的三位聖人,參通了天、地、人的道理,開創了華夏的先進文明社會,他們被後人尊稱為三皇,也就是天皇,地皇,人皇。
後來,繼承三皇的天文地理和人口作物知識,在五帝及優秀的帶領下,華夏先人從最初的居住地甘肅天水,遷移到了中國各地,與東方的黃種人進行融合和文化交流,在各地發展農業,教化蠻夷,形成了最開始的大國雛形。
在國家變大的同時,會引發很多管理問題,比如大家都想稱王,有些部落的首領虐待子民,荒淫無道,諸侯群起而爭,天下大亂。
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其中黃帝部族發明了輪子和戰車,大大加強了軍事能力,並把國內的諸侯叛亂平定,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家。他還制定數字和度量衡,發明文字,發明音樂,修寫法律。發展醫學,把自己的後人分封到全國各地去,用以治理整個中國。
黃帝在想,如何治理天下才能讓天下長治久安呢?他認為,人是個小生命體,天地包括宇宙都是個大生命體,人類的社會也是一個生命體。生命體由於大小和性質的不同,有的壽命長,有的壽命短,比如宇宙,就是一個壽命超長的生命體,人是一個小的生命體,一般只能活不到百年,再小呢?比如一些蟲子,叫一夏天就死掉了,他們的生命更短。好的制度,能維持千年以上,不好的制度和國家,可能也就存在幾年時間。
如何讓人活得長?如何讓制度更穩固呢?黃帝認為,我們只有一個天地,天地間只有一套規律,天地不變則規律不變,人能夠掌握天地的規律,就能知曉永恆的秘密,再把這種規律用在人和社會身上,就能讓人長壽,社會長治久安。
所以唯有效法天地,把自己融入到天地中,才能獲得天地一般的壽命。將天地的運行規律用到社會這個小天地中,就能讓這個制度有如天地一般穩固,實現長久的安定。
這就是華夏文化的核心——效法天地。
首先,天地只有一個,所以規律也只有一套,這類似於物理里的大一統理論。
人也是天地的一部分,人受天地運行的影響,人會和天地受一套規律的影響。
那麼,誰掌握了這套規律,誰就能利用這套規律去小則延年益壽,大則治國安邦。不僅能夠掌握生命運行的道理,還能經天緯地。
三皇五帝的文化,就是經天緯地,修身治國的大道。
黃帝按照自然分出了五聲,製造出了符合自然的中國音樂;利用象形模擬自然,製造出了用於書寫與交流的文字;發展藥學,品嘗出了自然界中的五味;按住天地的脈搏,衡量出了人體中的小天地,發展了自神農以來的醫學;最重要的是,模擬天地的關係,創造出了倫理道德和法律。
如果說三皇之前的華夏先民尚未足夠文明,那時候,人就和動物一樣,和自然界是一體的,這時候天人未分,人倫還沒有被發展出來,人類按照天倫而活,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真人時代。三皇時期,農業得到了發展,但是人類還沒有文字等很多文明社會才具有的知識和文化,這時,天人初分;到了黃帝時代,黃帝仿照天地制定出了一套人倫系統,天人終於分開了,天倫和人倫逐漸形成了兩套體系。人也開始生活在人類社會中,而不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
天倫是天地的規律,當天地不變時,天倫便不會改變。人倫是認為創造出的制度,雖然是仿照天地而造,然而並不完美,當人倫遠離天倫時,世道就亂了。所以唯有不斷改變人倫,更好地效法天地,人倫才能和天倫,人類社會才能和天地一樣長治久安。
所以,華夏文化不管是任何方面都是在效法天地、效法自然和宇宙。大家為什麼都說黃帝是人文始祖呢?就是因為黃帝首先將三皇的天文之學用到了人類社會中,這是一個跨時代的進步。從此開始,人類社會第一次和天地分離。
中國的文化與全世界任何的文化都不同,西方人信上帝,印度人信佛祖,穆斯林信真主,這些所謂的神,都是他們想像出來的,而在中國的人倫背後,是效法天地的,與宇宙中的唯一規律相合,如果說天地只有一套規律,那麼世界上也只有一種文化是正確的,那就是符合這套唯一規律的華夏文化。華夏文明以天地為標,宇宙為錨,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做不到的,也想不到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華夏文化可以做到完美。
黃帝制定的人倫系統是怎樣的呢?人們頭頂只有一個天,所以人民的頭頂也只能有一個天子,如果出現了兩片天,或者兩個太陽,世界就要大亂了,所以說世界上不能出現兩個天子,否則就要爆發戰爭。天子是代理天來治理國家的,天恆久不變,給予人們陽光,所以天子也要保持穩定,不能朝令夕改,要給予人民安穩的生存環境。類似的道理還有很多,比如君臣父子的關係的確立,《周易》里都有講到。
不是誰都能制定人倫系統的,在制定之前,首先要參透三皇留下來的自然之學,參通天文地理人文,才能有能力制定人倫。
黃帝去世後,接替他管理國家的是顓頊。顓頊發現,三皇留下來的經天緯地的學說,有很多人都學會了,是不是這些人都可以做聖人呢?如此一來,天下豈不是要大亂了?
顓頊決定要把三皇留下來的民間的書籍和圖紙,聯合黃帝留下的各種書籍,都收進國家圖書館,只有要治國的聖人和他的團隊可以學習,這樣就防止天下出現多個天子。
國家圖書管理員是誰?是天師和史官。古代的史官的權利很大,要完全客觀記錄當時所發生的事,以待後世評判,便於學習或吸取教訓,當天子無道之時,史官也有權利廢掉他。
顓頊發明了官學,真正的機密由天子和天師(天子的老師)團隊來學習和應用,天子會在民間選取出色的人才,讓他們去學習這些學說,再由他們去按照這種規律去教化人民,達到國家的統治目的。
到顓頊時代,天人徹底兩絕,因為缺少了三皇的天文地理書籍的輔助,在民間很難產生通徹天地的聖人,這也為後來的世界留下了隱患。
不管如何,黃帝和顓頊時代,是華夏文明發展的最高級別,因為此時,人倫系統第一次被發明出來,猶如襁褓嬰兒,與自然一體,渾身純凈,欣欣向榮。
就像人會長大,會變老,會死掉。這套人倫系統在堯舜的統治下逐漸長大,自夏商周三代逐漸變老,春秋時代就是它馬上要死掉時的悲鳴。
最開始的三皇五帝靠禪讓制來傳承,有人說這是西方民主的雛形,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在理論中,天下只能有一個天子,聖人才能成為天子,但天下不止一個聖人,聖人們自己懂得治理天地的道理,明白自己的才能所在,於是他們會推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去當天子,其他人來輔助他。
在三皇五帝時期,這樣的秩序沒有改變,聖人們都懂得這種人倫系統,所以禪讓在和平中進行。到了夏禹時代,傳位出現了問題。夏禹本來想讓位給伯益的,然而因為世道出現了問題,伯益避而不出,最終只能由夏啟繼位,由此開始了家天下的歷程。
後世大多覺得這次改變是進步,是由於物質基礎發展,讓社會性質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其實不然。按照人倫系統的發展來說,這是世道的第一次崩壞,是人倫系統由盛轉衰的關鍵,這個轉變,也影響了人倫系統的壽命。
大家想像一下,如果一直按照之前的禪讓制,把天子的權利交給聖人,聖人有能力治國的話,這樣的體系會很穩固,因為國家最高權利總在能力強和懂大局的人手裡,天下就不會大亂。而如果天子之位只能一家人來坐,誰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一定是聖人呢?不是聖人卻有了天子的權利,世道會不會崩壞呢?
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就會發現,歷史不僅不會一直前進,還會倒退,在我看來,華夏文化史,自三皇五帝後,就是一部式微史。
當然由於嚴謹的史官系統和天師團隊的監督和輔佐,夏商周三朝都維持了大幾百年,其壽命遠遠超出了後世朝代。
那麼夏商周朝代的更替是什麼樣呢?
《尚書》記載,夏桀無道,夏史奔商,夏亡而商興。商紂無道,商史攜卷奔周,商亡而周興。
史官有著記錄歷史和興廢帝王的權利,史官對國君起監督作用,當國君無道時,史官可以糾正他,如果不聽,則可以喚起天下之人討伐之。
每次遇到真的無法挽回的無道之君時,天師團隊和史官會一起出走,當然他們會帶走所有的聖人書籍,來個圖書館大搬家,尋找一個新的可以治理天下的聖王。
這就是先秦時代的朝代更替,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為什麼會天下大亂呢?
西周末期,周幽王無道,烽火戲諸侯,戎狄意外滅亡了西周,周朝遷都洛陽之後,一直元氣未恢復。當時老子任天子天師一職,執掌史官權利。他見東周的周王無能,覺得周王室氣數已盡,天下戰亂,諸侯四起,於是他想像之前朝代的史官一樣,攜卷出走。
老子想去哪裡呢?他想去楚國。
楚國並非周室所說的南蠻小國,楚國的祖先是夏朝後裔。夏朝被商滅亡之後,夏後人分為兩部分,一些人向北遷徙,融合了各種游牧民族,變成了匈奴,一部分人向南遷徙,就是楚人的祖先。
周滅商之後,楚人與周人對話,想要恢復夏朝後裔的名分,卻被周人拒絕,還被羞辱為蠻夷。楚人一氣之下,就斷絕了和中原各國的聯繫,擴張疆土,自立為王。楚王是所有諸侯中最早稱王的,繼承了夏朝的文明,所以實際上楚國和中原的差距沒有那麼大。楚人就是夏人。
老子深知楚人的身份,他覺得楚人可以繼承周人後業,畢竟是曾經統治中國的夏族,且楚王稱王已久,楚國的國力也很強盛。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老子把圖書館搬到楚國的時候,楚國也在戰亂,圖書館裡的珍惜資料,很多遺失了,一部分傳入了民間,一部分被老子和自己的弟子藏起來了。
傳入民間的這部分,造成了後來的天下大亂。
楚國內亂結束後,老子看到新的楚王依然無道,不值得他輔佐,所以也不打算繼續做天師一職,也沒有把那些留下來的藏書教給新楚王。
孔子見了老子很多面,孔子是魯國的史官,需要定期去周王室圖書館抄寫天文曆法和聖王的學說,也會與全國的天師和史官——老子會面,以便向他請教問題。
這就是儒家為什麼會擁有五經的原因,按照當時的規定,諸侯國是不具有獨立觀測天文曆法的權利,必須定期派人去周王畿矯正天文曆法,並抄寫一些有利於治國的書籍,拿回去給諸侯王看。孔子就是干這樣工作的人。
所以說,孔子不僅見過老子,而且見過很多次,他還從老子那裡得到了很多珍貴的書籍,也就是後來的五經。
孔子對老子的評價很高,但老子很明顯沒有看上孔子,雖然他很喜歡孔子。他認為孔子敏而好學,是個很可愛的年輕人,然而只喜歡禮教,不懂得真正的大道,不值得繼承天師之位。
孔子對老子的評價則是,見老子如見飛龍在天,不知龍如何升天也。在一次次的談話中,老子放棄了教給孔子大道,沒有把天師位傳給孔子,因為孔子不懂道,也不會去懂道。
在《論語》中,我們可以讀出來,孔子一生都不曾悟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就說明孔子不曾得道。
這時,因為周王室式微,原先圖書館裡的機密又下漏到民間,民間很多人,得到了珍貴資料里的隻言片語,再通過自己的研讀,發展成了諸子百家之學。他們中,龍蛇混雜,因為只得到一小部分資料和受個人智力限制,是無法弄懂大道的。一群龍蛇混雜的人,想要建功立業,重建自己所相信的大道,於是加入了本來就混亂的春秋時代,輔助各類諸侯王,開始了爭霸,也讓中國經歷了幾百年的戰亂。
所以,諸子百家的文化爭鳴,恰恰不是文化繁榮的表現,而是亂世,是文化崩塌的前兆。
諸子百家裡,只有道、儒、法、兵四家堪稱悟道,其餘皆為混雜之徒。
道,儒,法三家關係後面講。
老子看到,天下大亂,文化崩塌,自己又沒有找到合適的天師繼承人,心灰意冷,騎牛西去了,在出關的那一刻,他寫下了道德經,這也是留存下來的唯一一本能夠大致看到華夏文化全貌的書。
老子的弟子們,有些也看過這些失傳書的全貌,比如莊子,鬼谷子,黃石公。莊子寫《逍遙遊》,不是寓言故事,而是在講已經失傳的三皇留下來的天文知識。莊子大罵孟子,說明孔子不僅自己不懂道,他的弟子也不懂。
聖王之學太難,非一般人能理解,所以後世把老子莊子當成了志怪之人,而遵從能看懂的孔子之言,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文化退步。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按照商鞅和韓非的構想,想要復官學,禁私學,重新建立國家圖書館, 於是向民間收集那些以前周朝國家圖書館中的零碎書籍,將它們重新歸到新國家圖書館中。然後把民間的極端異書燒掉,將那些有害於國家安全的人坑殺,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執掌害國之學,以及悟不到大道的江湖術士,比如墨家,還包括一小部分腐朽的儒生。因為漢朝獨尊儒術,故把這場政治運動成為焚書坑儒,這個詞也成了貶義詞。
在秦始皇時期,國家圖書館重建,在其中基本復興了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之學。然而,秦二世而亡,項羽一把火燒掉了秦朝宮殿,連同國家圖書館一起,全部燒掉,三皇五帝的文明才真正失傳。
項羽是個沒文化的匹夫,匹夫何以言勇?他才是真正的華夏罪人。
此時,民間書籍已經被燒掉,國家圖書館亦被燒掉,華夏成為了無書之國。後來在一些儒生的記一下,複寫出了儒家繼承的五經,也就是當年孔子去周王畿抄寫的那一部分。這些書籍的最終解釋權便歸儒生所有。加入了儒家自己對五經的註解,把華夏文化發展成四書五經。
雖然有所繼承,然而就像之前所講,五經屬於華夏文化的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道之學到了漢朝,已經嚴重縮水。華夏文明到這裡,算是斷了根,開始了病變。
下一講,會闡述華夏文化在之後的兩千年是如何得病的,這個病是否曾經被治好過。
TAG:社會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