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慈與《洗冤集錄》

宋慈與《洗冤集錄》

(京東、亞馬遜、噹噹、淘寶等均有銷售)

看過《大宋提刑官》的人,多數會對裡面的主人公宋慈留有印象的深刻。

宋慈,就是本書《洗冤集錄》的作者。

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陽人。從小受學於父,十歲時求學於建陽縣學者、朱熹的弟子吳稚。這一時期,宋慈深受朱學「格物致知」的影響,養成了注重實證和探索事理本原的習慣。南宋開禧元年(1205),宋慈進入太學,深得太學博士真德秀的賞識。真德秀讚賞他的文章「有源流,出肺腑」。嘉定十年(1217)宋慈考中乙科進士,授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市)縣尉,但因為父親生病沒有赴任,到寶慶二年(1226),才出任江西信豐縣主簿。安撫使鄭性之慕其才能,延入幕府參與軍事。期間因幫助鄭性之平定峒民叛亂有功,朝廷特授舍人。後入福建招捕使陳韡幕府,助其平定閩中之亂。紹定四年(1231),在陳韡的推薦下,出任長汀縣知縣。在任期間,抑製鹽價,深得百姓愛戴。嘉熙元年(1237)升任福建邵武軍通判。第二年,浙西發生饑荒,宋慈奉詔入浙,處理饑荒事務。宋慈進入浙境不久,就找到了饑荒的原因:「強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賦,終閉糶以邀利,吾當其謀爾。」於是實行「濟糶法」,將人戶分為五等,按照等級或濟或賑,使百姓度過了饑荒,穩定了社會秩序。嘉熙三年(1239)升任司農丞知贛州。次年,提點廣東刑獄。到任後,發現所屬官員多不履行職責,積案甚多,於是制訂規約,責令所屬官員限期執行,僅八個月,就處理了二百多個案犯。因政績突出,很快,宋慈就調任江西提點刑獄。淳祐五年(1241)轉任常州知州,任滿,轉任廣西提點刑獄。淳佑七年(1247),任直秘閣、湖南提點刑獄使、充大使行府參議官。以後,他因政績卓著,又相繼升任寶謨閣直學士、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廣東經略安撫使。

淳祐九年(1249),染疾歿於廣州官寓,享年六十四歲。次年,歸葬於福建省建陽縣崇雒里昌茂村。南宋文學家劉克莊這樣稱讚宋慈:「奉使四齣,皆司臬事。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扶善良甚恩,臨豪猾甚威。部屬官吏以至窮閭、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

《洗冤集錄》成書於淳祐七年(1247)宋慈擔任湖南提點刑獄使的冬天。一經刊行,就不脛而走,宋之後的歷朝歷代,無不把它作為辦案的必備之書,甚至成為考試內容,並收入四庫全書目錄。它的巨大影響和重要地位,吸引了後代很多學者對其進行注釋、研究、修訂,並促發了其它多種如《平冤錄》《無冤錄》等法醫學著作的誕生。《洗冤集錄》曾先後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朝鮮、日本、荷蘭、法國、英國、德國、美國、俄國等國家出版流傳。即使在法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它仍被視為法醫學著作中的經典,其諸多理論依然被人們廣泛的徵用和應用。

撰寫《洗冤集錄》的目的,宋慈在序里說得很明白:「示我同寅,使得參驗互考……則其洗冤澤物,當與起死回生同一功用矣。」宋慈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簡單願望,卻為後人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法醫學著作。

《洗冤集錄》共五卷五十三目。前有作者的自序。卷一包括條令、檢復總說、疑難雜說等目。《條令》目下輯有宋代歷年公布的條令二十九則,都是對檢驗官員規定的紀律和注意事項。卷二至卷五分別記述了人體解剖、檢驗屍體、勘察現場、鑒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現象、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並對生前自溺與死後棄屍入水、自縊與假自縊、自刑與殺傷、火死與假火死等作了清晰的區別,至今仍在應用。其中記載的洗屍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傘驗傷以及銀針驗毒、明礬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也都很合乎科學道理。整體來看,本書的卷目排列略顯隨意,雜亂無序,各目下的內容也多有穿插交錯的地方,可能是作者隨手札記、取材過細所致,但如若細加縷析歸納,其內容可分為六大方面:檢驗總論、驗屍、驗骨、驗傷、中毒、救死方。這六大大方面的論述,有很多是史無前例的,如屍斑的發生與分布、屍體現象與死後經過時間的關係、棺內分娩的發現、縊死的繩套分類、縊痕的特徵及影響的條件、骨折的生前死後鑒別等。由於受時代條件的限制,《洗冤集錄》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在自縊的人腳下挖土三尺會有火炭比較迷信缺乏實證,血跡、精液、毛髮的化驗工作沒有認識,滴血認親、掘屍蒸骨的方式則不近科學。

《洗冤集錄》是古代驗屍經驗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著,它比西方最早的法醫學書籍《醫生的報告》早了三百多年。《洗冤集錄》的問世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它的出現標誌著世界上又一個新的學科——法醫學誕生了。

希望讀者在閱讀完這本書後加深對法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更加熱愛宋慈,更深地了解法醫學,也希望大家能為我國法醫學的繁榮與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選自《洗冤集錄·導讀》(中華文化大講堂 譯註 團結出版社 2017年03月1日第1版第1次印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其磊 的精彩文章:

TAG:車其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