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段子手的祖師爺:他的這個《論語》段子你肯定讀過!

段子手的祖師爺:他的這個《論語》段子你肯定讀過!

本文作者:納蘭春蠶

近年來,隨著網路段子的興起,段子手們妙語連珠,炮製出許多創意十足的段子。然而這些段子經網友們傳播、轉載後,逐漸風靡網路,卻很難追溯真正的原始出處。甚至有些段子只是借鑒了別人的創意,不一定就是發布者自己的原創,比如說下面這個段子,它的原創者就有好幾種說法:

【孔門72弟子中大人有幾人?孩子有幾人?】或問:「孔門七十二賢人,已冠者幾人?未冠者幾人?」答者曰:「已冠者三十人,未冠者四十二人。」問:「何證?」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

這個段子很多人都讀過,但你知道是誰最早編出來的嗎?有人說,陳夢家在西南聯大教《論語》時講過;也有人說,出自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黃蓉之口;還有人說,最早在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雜語》里就有了。

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古老的段子,是隋朝侯白《啟顏錄》中記載的一個叫石動筩(tǒng)的人說的。石動筩是北齊高祖身邊的一名俳優,善於巧辯鬥智。有一次石動筩在國子監看博士論辯,正說到孔子門徒達者有72人,石動筩就插嘴問了一句:「72人中,有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博士說:「經書上沒有記載。」

石動筩說:「先生讀書,怎麼沒注意孔子門徒中有30個大人,42個小孩呢?」博士問他:「有何為據?」石動筩說:「《論語》上說『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一共不是七十二人嗎?」

《論語·先進》原文是這樣寫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古代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冠者」指成年男子,「童子」就是兒童。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曾晳所嚮往的一種悠然的生活方式,即在暮春時節,換上舒適的春裝,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子,一起去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風,唱著歌回家。」

石動筩巧妙地將代表約數關係的兩個並列數詞,偷換成了相乘關係,而且加在一起與七十二賢人的總數竟然還能對得上,不得不讓人佩服石動筩的才思敏捷、機智過人!這位段子手的祖師爺,在《啟顏錄》一書中還有不少奇談妙論,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閑來一讀。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版權聲明】此文系本人「納蘭春蠶」原創文章,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及鏈接信息,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春蠶解唐詩 的精彩文章:

TAG:納蘭春蠶解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