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還要被美容套路騙多久?

還要被美容套路騙多久?

零距離記者報道:鎮江警方破獲系列美容假藥案,案件波及13省16市,案值3800多萬元。

警方發現,肉毒素等美容針劑從韓國發往我國境內,進貨價不足100元,到消費者就成了1000元到3000元,而美容過程中用作表皮麻醉的麻醉膏藥,竟在湖南長沙的小作坊中生產,什麼操作流程也沒有,就是拿個桶攪拌,對藥物配比全憑感覺,導致不少消費者使用後,輕的紅腫,重的匱爛。可利潤更可觀,500克的成本只要12元左右,而消費者使用一次40元,劑量在5克左右。就是說,12塊錢最後就能變成4000塊錢。

這麼大暴利先不說,潛藏的安全隱患真讓人提心弔膽。老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幾千塊打一針真不便宜,可還是沒遇上好貨。你看報道,美容針劑在消費者手裡價格翻上去幾十倍,麻醉藥膏翻了幾百倍,實實在在的一本萬利。前幾年天價蝦、天價魚就把大夥嚇得夠嗆,在這些美容產品面前簡直不足掛齒。

但問題在於,消費者好像並不在意,回回在商家並不高明的招數面前就趨之若鶩。我大概分析一下,一般有這幾個套路:

首先,利用價格。別管真假,美容藥品價格必須嚇死人。愛美的人都有買貴不買賤的心理,用在臉上的東西越貴越覺得好,越貴越被當成靈丹妙藥,便宜賣給她反而容易露餡。

然後,利用包裝。看起來必須珠光寶氣、高端大氣上檔次,加幾個搞不懂的名詞、概念,貼倆外文標示,一定讓愛美的朋友心裡癢死。再或者利用專櫃、品牌店等裝點門面,給人感覺好馬配好鞍。

天下無賊電影里劉德華有句台詞: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嗎?其實這是不少人的心理折射。前天我在節目里報道,常州一小夥子開著300多萬元的蘭博基尼去手機店,用截圖軟體製作虛假的轉賬記錄,騙了59部iPhoneX手機,為啥能成功,別人一看車就麻痹了,有錢人咋會騙人錢?後來才知道,豪車是租來專門行騙的。

即便你知道了價格和包裝不靠譜,有時還擋不住人家放大招:利用友情。

這幾年通過朋友圈,售賣美容產品、售賣「專業美容整形醫生」的事不少,出了問題維權都比較困難。前段時間我在節目里報道的,南京某醫院的醫生都因為相信所謂朋友推薦的化妝品,差點被毀容。

所以,打假貨、反欺詐,除了職能部門嚴防死守,消費者同樣要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否則也無異於助紂為虐。其實真遇到難辨真假的時候,記住一點也能自保,盯著專業部門的權威認證,有疑惑就舉報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