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軍事才能非凡,所率將士戰鬥力也不差,為何沒能打敗曹魏?
首先,戰爭的最終勝負比拼的不只是統帥的實力和軍隊的戰鬥力,歸根到底最重要的是綜合國力的較量。蜀漢滅亡前夕,東吳使者見到的是「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整個蜀漢上下統治者昏庸,民生凋敝,已經沒有與強大的曹魏抗衡的資本了。到蜀漢亡國時,官方數據是有人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四千,不排除有隱瞞不報的人口,但僅就官方數據看,不到十個人供養一名士兵已經是極限了。更何況還有四萬官吏。另一方面,曹魏政權只是統治階層發生動蕩,國力未發生損耗。鄧艾、鍾會等人哪個都夠姜維頭疼的,但蜀漢只有一個姜維。
其次,我們了解的姜維主要是通過三國演義,裡面著重強調了他收到了宦官黃皓的打壓。但在正史中,姜維收到的考驗更多。除了黃皓之外,姜維本人的魏國降將身份也給他很多不便,加上連年窮兵黷武損耗國力。以至於文官集團也想要用駐守永安的右將軍閆宇代替他。姜維為求自保,乾脆假託屯田去沓中避禍。姜維本人在漢中的部署也有問題,改變以前拒敵於國門之外的做法為誘敵深入,堅壁清野,以求獲得更大戰果。但沒想到魏國軍事力量強大,加之蔣舒的叛變,漢中很快失守,蜀中門戶大開。後面姜維竭盡全力,甩開諸葛緒,扼守劍閣,鍾會進退兩難,全蜀之功,幾乎得立。但是鄧艾的出其不意徹底宣告了蜀漢死刑。
最後是政治形勢的變化,三國鼎立多年,大夥對於漢朝的感情已經不再濃厚,蜀漢「據正道而臨有罪」的口號已經不再像以前有號召力。內部也是以休養生息的主張佔上風。諸葛亮以後的接班人蔣琬、費禕都是保守為主,特別是費禕主政,給姜維的兵力不過萬人。二人先後去世,姜維才得掌軍權。有人統計過姜維戰績,十一次出兵,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持不克四次,大敗和小敗各一次,戰果不算差,但曹魏可以多承受幾次失敗,蜀漢的一次大敗就是傷筋動骨。以至於軍方的張翼、廖化等高級將領也表示出明確反對北伐的意見。文官中的譙周等人更是不必說。
總體說來,後期的姜維心中或許也很孤獨,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諸葛亮的囑託和知遇之恩,為了北伐的目標,形單影隻,鍥而不捨。直到最後一計害三賢,算是為蜀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TAG:回憶歷史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