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講胃痛,想要調理腸胃的看過來!

中醫講胃痛,想要調理腸胃的看過來!

家庭生活必備寶典

健康長壽生命鑰匙

概 述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為主症的病症。西醫多見於慢性胃炎等疾病。慢性胃炎是指各種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如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或異型增生,需警惕癌變可能,定期複查胃鏡。

病 因

中醫認為多與外邪侵襲、惱怒過勞、飲食不節、起居失常導致胃失和降,氣滯阻滯有關。西醫認為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黏膜炎症,其他還與飲食、環境、自身免疫等因素相關。

臨床表現及診斷

可無癥狀,僅在胃鏡檢查時發現。有癥狀者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噁心等消化不良癥狀,進食可能加重。

醫生可根據癥狀、查體、13C或14C呼氣試驗等作出初步診斷,但要根據胃鏡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內鏡醫生可在鏡頭下觀察胃黏膜以明確診斷,並決定是否行胃黏膜活檢。

併發症及危害

1.胃出血

胃炎明顯是,黏膜腫脹,血管顯露、黏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汗出,甚至休克等。

2.貧血

常分為巨幼紅細胞貧血及缺鐵性貧血,考慮慢性失血,進食差,營養不足及胃酸缺乏。

3.胃癌前病變及胃癌

疾病進展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或伴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

預防與調護

1.飲食與禁忌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飲食宜清淡、溫軟、容易消化,避免服用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藥物。

2.生活起居調護,注意腹部保暖,每餐後休息半小時,其間不可劇烈運動。

3.注意調節情緒壓力,放鬆心情,通過治療及調養,胃炎能夠得到恢復及控制。

中醫治療

(一)內治法

西醫治療以消除誘因及藥物治療,但部分患者胃部癥狀反覆,使用藥物治療後仍不能緩解,特別是萎縮性胃炎患者,無西藥治療,中藥在治療反覆發作的胃炎及萎縮性胃炎中療效確切,能夠逆轉萎縮及部分腸化。中醫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胃痛屬實者,治以袪邪為主,根據寒凝、食停、氣滯、鬱熱、血瘀、濕熱不同,分別用溫胃散寒、消食導滯、疏肝理氣、泄熱和胃、活血化瘀、清熱化濕等法;屬虛者,根據虛寒、陰虛之異,分別用溫中益氣、養陰益胃之法。

症見胃痛隱隱而喜涼,喜暖喜按,腹脹納少,辨證為脾胃虛寒,治療以溫中和胃止痛,方以理中湯加減,中成藥科使用理中丸及健脾丸。

症見脘腹飽脹,脹痛拒按,噯腐吞酸,納呆食少,吐後較舒,辨證為飲食積滯,治療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方以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加減,中成藥使用香砂枳術丸或健脾消食片。

症見脘痞塞,滿悶不適,噁心納少,辨證為脾胃濕熱,治療以健脾清熱化濕,方以清中湯加減,中成藥使用香砂六君子丸。

症見胃脘痞塞或脹痛,滿悶不舒或脅肋撐脹,心煩易怒,時欲太息,辨證為肝氣犯胃,治療以疏肝和胃止痛,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中成藥使用逍遙丸或胃蘇顆粒。

症見胃脘灼痛,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辨證為肝胃鬱熱,治療以疏肝和胃清熱,方以丹梔逍遙丸加減,中成藥使用丹梔逍遙膠囊。

症見胃部刺痛或自覺脹滿,按之加重,飯後及夜間加重,辨證為瘀血停滯,治以益氣和胃,活血止痛,方以丹參飲合失笑散加減,中成藥使用元胡止痛片或摩羅丹加減。

症見胃脘隱隱灼痛,咽干口燥,心煩少寐,手足心熱,辨證為胃陰虧虛,治療以滋陰養胃,方以益胃湯和芍藥甘草湯加減,中成藥使用陰虛胃痛顆粒。

腹痛加劇或癥狀在治療2~3天後仍未改善,或出現嘔血或血便,應立即去醫院消化科就診。

常備中成藥

人蔘健脾丸、理中丸、香砂枳術丸、健胃消食片、香砂六君子丸、逍遙丸、胃蘇顆粒、丹梔逍遙膠囊、元胡止痛片、摩羅丹、陰虛胃痛顆粒。

(二)外治法

1.脾胃虛弱(寒)

耳穴取穴:脾、胃、腹、三焦、交感

針灸取穴: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章門、三陰交

按摩:用拇指按壓揉中脘、內關、足三里穴,用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揉按到癥狀緩解後再按揉5分鐘。

2.飲食停滯

耳穴取穴:脾、胃、三焦、腹、胰膽

針灸取穴:中脘、梁門、足三里、天樞、三陰交

按摩:取穴同本病之脾胃虛寒,但手法要輕(中脘穴用手掌輕柔、按摩),內關、足三里可用拇指按揉。

3.脾胃濕熱

耳穴取穴:脾、胃、三焦、腹、耳背脾、交感

針灸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陰交、天樞、脾俞、胃俞

按摩:患者可自我按摩,先雙手掌相搓至掌熱,然後置於上腹部按揉,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0次,每日可揉2~3次。

4.肝氣鬱結

耳穴取穴:腹、三焦、肝、胰膽、脾、胃

針灸取穴:期門、陽陵泉、足三里、中脘、內關

按摩:患者可自行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揉按足三里穴2~3分鐘。左手揉左側,右手揉右側,每日1~2次。

5.瘀血停滯

耳穴取穴:肝、腎上腺、胃、十二指腸、交感、三焦

針灸取穴:足三里、天樞、中脘、膈俞、三陰交、期門

6.胃陰不足

耳穴取穴:脾、胃、十二指腸、交感、皮質下

針灸取穴:三陰交、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日常食療方推薦

生薑湯

生薑5片,熬水,適量服用。適用於寒邪犯胃者。

羊肉湯

羊肉30g,小茴香6g,桂皮6g,加水適量熬湯,早晚食之,適用於脾胃虛寒者。

三仙粥

麥芽15g,神曲15g,山楂15g,粳米100g,白糖適量,先將麥芽、神曲及山楂煎取湯汁,入粳米同煮為粥,早晚適量服用,適用於飲食積滯者。

溫馨提示

腹痛加劇或癥狀在治療2~3天後仍未改善,或出現嘔血或血便,應立即去醫院。

【完】

下期預告:慢腎風(慢性腎炎)

每周二、周五,「悟道健康」欄目定期推送的重慶地區常見病多發病中醫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

編輯:張露 核對: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痛 的精彩文章:

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的胃痛都可以艾灸

TAG: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