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理性分析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為什麼覺得南北朝時間更長?

理性分析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為什麼覺得南北朝時間更長?

南北朝是北方分裂南方統一,五代十國是北方統一南方分裂,從軍事上講南方軍事實力古代一直不如北方,通常是南征以統一,五代十國只要北方足夠強大去征服南方是各個擊破的,而南北朝要在內部先進行統一才能南下,而南朝又不具備統一的實力和條件。

南朝不能統一的重要條件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門閥制,北伐對於門閥貴族而言是毫無利益可言的,因為世家大族都舉族南遷了,在南朝他們有充足的土地以滿足他們的生存,北伐要出錢,利益卻不足以讓他們動心。最關鍵一點,北伐如果成功,那麼北伐的統帥威望將巨增,舉國上下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他的地位,這個人就很可能顛覆政權了,至少要改變南朝內部的利益分配。

前期是世家大族掌握軍權,如王敦桓溫,他們一旦成功,那麼他們的家族將壓過其它家族,所以桓溫兩次北伐取得成績時只能見好就收,最後一次只能失敗。後期是寒族武人掌軍權,如劉裕,他一旦成功就是寒族掌握了絕對的權力,這對於門閥而言更加糟糕,劉宋篡晉和劉裕北伐成功時匆匆回軍奪權即是明證。而到了宋齊梁陳,南朝實力進一步下降,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徇起義還有候景之亂極大損害南朝國力,宋齊的宗室屠殺削弱自己,蕭衍佞佛耗損財力,在喪失益州之後南朝只能苟延殘喘。

北朝的問題就是民族問題過於複雜了,五胡之間自相殘殺,十六國朝代更迭如走馬燈般,沒有一個擁有絕對實力的國家可以統一。苻堅雖然統一北方,但是鮮卑羌在內部以圖造反,氐族內部不和,漢化的爭議,苻堅的民族遷徙等問題使前秦內部危機四伏,根本沒有統一的條件。北魏主要是因為漢化胡化問題以及北方門閥士族與鮮卑貴族的矛盾導致北魏內部的不穩定。

六鎮之亂打擊了北方門閥,且把最後一部分胡人帶入中原,胡漢融合,舊的勢力被打破,北齊與北周基本上誰能勝出就能得到統一全國的機會。最後是北齊神武帝高歡功虧一簣(北齊繼承北魏的國力多,所以接受的矛盾也多),北周武帝宇文邕通過改革府兵制,滅佛和佔領益州使北周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了統一全國的基礎才統一了北方,惜乎武帝英年早逝,讓楊堅撿了便宜。而楊堅是胡漢混血,比宇文氏更符合漢人的利益。

五代的分裂很不同於南北朝,是藩鎮割據,問題相對單一。到了五代,由於唐朝的開放,對於漢化的胡人(唐晉漢周沙陀軍事集團)沒有那麼大阻力,使這個最強大的軍事集團更容易進行統一。由於黃巢起義,七宗五姓的門閥勢力基本上毀於一旦,使五代國家內部的勢力不在那麼複雜,摒除了門閥貴族的影響。五代十國中,國家分裂的更為破碎,前後蜀,荊南,吳越,南漢,閩,楚,北漢都沒有實力統一,純粹是軍閥想過一把皇帝癮。

後梁時期只是分裂伊始,還有晉分裂勢力,也無法完成統一,後晉是契丹的代言人,後漢太短,真正具有統一實力的只有後唐後周和南唐(楊吳)。李存勖時期其實軍事上已經擁有了統一的基礎,只是內部腐化嚴重,才沒有成功。後周由於太祖接受的後漢大部分軍隊,世宗滅佛,開漕運,拓汴梁,促工商,嚴賞罰,北征契丹,南伐後蜀南唐,經濟政治軍事上全部擁有了統一的基礎,可惜天不假英年,讓趙匡胤篡位,而宋朝開國君臣資質平庸,以後周如此雄厚國力終究沒有收復幽雲十六州。

綜上,南北朝的民族問題,階級問題門閥制先天制約了統一,分裂勢力也遠強於五代十國,分裂勢力內部矛盾也不是五代十國可比,同時缺乏有能力的君主,故而統一難度遠遠大於五代十國。且隋是完成了徹底統一,宋的北方幽雲十六州屬於遼,西北的河西屬於西夏,實際上並沒有完成統一,而是由五代十國變成了新三國,從這個意義上說,南北朝還短於唐末至元的分裂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萬人之上的皇帝竟然被自己的弟弟殺死,而且竟然是為了一個女人
曇花一現,被命運捉弄的帝王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