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icro LED量產仍需時間,Mini LED被視為其「前哨戰」

Micro LED量產仍需時間,Mini LED被視為其「前哨戰」

集微網綜合報道,在顯示技術領域,Micro LED和Mini LED可謂是近期炒的比較火熱的兩個概念。目前,在手機、電視機、大屏及LED小間距顯示屏領域,Micro LED和Mini LED都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吸引眾多企業投入相關產業。

眾多廠商積極布局Micro LED技術

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LED比現有的OLED技術亮度更高、發光效率更好,功耗更低。

而MicroLED與一般LED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尺寸。但是多少的尺寸才能稱作Micro LED,目前仍未有統一的標準,因此都是製造商各自表述的情況。

以台灣晶電的定義為例,一般的LED晶粒是介於200~300微米(micrometer, μm),Mini LED(被稱為Micro LED前身)約50~60微米,而Micro LED則是在15微米。

據LEDinside數據顯示,Micro LED顯示將應用於電視、手機、AR/VR、車載顯示、可穿戴電子、數字顯示(商業廣告與顯示等),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9億美元。

據了解,目前全球參與或間接參與Micro LED的相關廠商及機構達近百家。其中,三星的進展最為矚目。在今年年初的CES 2018上,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Micro LED模組化電視「The Wall」,目前已開放預購,預計第3季出貨。

同時,據業界消息,三星電子將於下月在越南工廠啟動Micro LED電視量產線,將成為全球首個量產Micro LED電視的企業,而這條產線將從三安光電獲得全部的LED晶元供應。

當然,LG 和蘋果也不甘落後。據Business Korea報導,LG電子副董事長Cho Seong-jin已要求在今年9月前,推出尺寸比三星「The Wall」TV還要大的Micro LED電視機;而蘋果去年5月已經開始新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業界盛傳蘋果iPhone顯示器,將逐步從LCD、OLED轉至Micro LED。

而在中國大陸廠商方面,三安光電錶示,Micro LED作為公司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在一兩年前就開始在研發布局;京東方早先也表示,公司已開展Micro LED的技術研究,並取得一定進展。

此外,中國台灣地區面板企業也一直在積極推進Micro LED技術的發展,希望能夠實現彎道超車。鴻海集團先前已投資美國Micro LED業者eLux,並陸續找夏普、群創、榮創入股eLux;友達開發出了全球最高解析度全彩主動式8英寸Micro LED顯示技術,並拿下「2018年SID展會最佳獎」;而工研院也協助晶電、欣興等廠商,進軍Micro LED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業界十分看好Micro LED技術的發展趨勢,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Micro LED技術成熟至少還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夠實現量產,真正形成規模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Mini LED被視為Micro LED的前哨戰

由於Micro LED存在較高的門檻以及技術障礙,因此各大廠商轉而把Mini LED視為Micro LED的前哨戰。

Mini LED是最近剛剛出現的一個概念技術,又名「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意指晶粒尺寸約在100微米的LED,最早是由晶電所提出。Mini LED是介於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簡單來說還是傳統LED背光基礎上的改良版本。

據LEDinside數據顯示,預估2023年整體 Mini LED 產值將達到10億美元,其中自發光顯示及電視背光,將是 Mini LED 未來應用的主流。

從本質上來說,Micro LED、Mini LED一樣,都是基於微小的LED晶體顆粒作為像素髮光點,區別在於,Micro LED是採用的1-10微米的LED晶體,實現0.05毫米或更小尺寸像素顆粒的顯示屏;MiniLED則是採用數十微米級的LED晶體,實現0.5-1.2毫米像素顆粒的顯示屏。

雖然Mini LED技術出現比較晚,但是發展極為迅猛,目前包括華為、OPPO 和小米在內的知名智能手機廠商,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中採用mini LED背光顯示屏。

全球許多廠商已積極發展Mini LED的相關應用,晶元廠有晶電、隆達、三安、華燦等;封裝廠有億光、榮創、宏齊、首爾半導體等;IC設計廠有聚積、瑞鼎等;面板廠有友達、群創;顯示屏廠商則包括利亞德等,可以說整個行業已經聯動起來。

Micro-LED能否替代OLED呢?

從目前顯示技術的演變來看,OLED正在開始逐漸替代LCD,尤其在高端智能手機屏的領域。但是現在,高亮度、低功耗、可彎折、長壽命、快響應的Micro-LED又想擠壓OLED,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LED到底能否替代OLED呢?

對此不同的專家都有各自的看法。Picosun China CTO 葉國光在公開場合表示,終極顯示技術將會是OLED或Micro LED。其中,OLED 技術會持續進步,由於有 Mini LED 的背光技術,OLED 只能慢慢取代 LCD,時間將會持續十年;雖然Micro LED對OLED有兩倍光效的優勢,但Micro LED的量產代價巨大,不過透明顯示會是Micro LED最好的突破口。

同時,葉國光認為,未來OLED和Micro LED將兩者並存。未來的萬物互聯世界,實體的顯示將大部分是 OLED 顯示,虛擬 VR 與加強實境 AR、交通工具的透明顯示將會是Micro LED的天下。

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ISMP國際智能製造平台總監廖本瑜認為,他不看好OLED,因為OLED在各種環境下的耐用性還不夠,而LED技術在照明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已經過千錘百鍊。他預計,Micro-LED將率先應用於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和車載顯示這樣的小尺寸顯示領域。今年Mini-LED(像素為100~200微米的Micro-LED)背光將有望出貨,而真正應用到產品、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預計還要三至五年。

研究OLED多年的韓國慶熙大學教授張震認為,Micro-LED電視在未來5~10年都無法與OLED競爭,因為Micro-LED大面積顯示工藝複雜,所以如果把尺寸做大,價格就會很貴。與此同時,OLED的壽命不是問題,手機的亮度比電視低,電視也不是全天用,所以使用5~10年沒有問題。(校對/A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加碼,廣東成立首個製造業創新中心
聯電14nm挖礦晶元訂單排到Q3,廈門聯芯廠年底可月產2.5萬片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