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搖晃的「枕碧樓」

搖晃的「枕碧樓」

原標題:搖晃的「枕碧樓」



■劉選國

在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繞不過一個達古通今、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就是被譽為中國法制「冰人」的沈家本。



百度介紹沈家本的故居在金井衚衕,還稱有中西合璧式磚木結構的藏書五萬餘卷的「枕碧樓」,懷著對一個中國法制現代化有巨大功績前輩的尊敬,我開始了沈家本故居的衚衕探訪。


從地鐵宣武門站西南口出來,沿著宣外大街向南,大約三百來米後的第二個衚衕達智橋衚衕進入,路過破落的楊椒山祠,再右拐向北幾十米就有一個十字衚衕口,左拐十多米進去的一個院門牆上掛著一個藍花邊白底金字的牌子,上寫著「沈家本故居」:沈家本(1840-1913),浙江歸安人,清朝光緒年間進士,是清末修訂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對於近代中國法制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書稿《沈寄簃先生遺書》為研究我國古代法律的必要文獻。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三進院落,沈家本當年所建藏書樓「枕碧樓」,至今保存完整。1990年12月被西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下面還有英文簡譯。落款是西城區文化委員會,2012年立。

雖然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但是沈家本故居的殘破擁擠遠超出我的預期。院門左右側都蓋成了兩層小樓,左側是灰白色,右側則是傳統的青瓦色,右側的窗台上又搭出了一片遮陽棚。正門有一個兩米多深的門樓,左右兩側都堆滿了破舊自行車和磚砌煤櫃,柜子上面又堆放了修自行車的鐵柜子和一些雜物,僅留下一人多寬的通行道路,門頭上拉扯著大把的電源、網路類的線路,院門原來的模樣、色澤已完全看不清。進得院內,迎面就是一間私自搭建的棚戶小屋,外牆放著一台舊摩托車,斜拉著晾晒衣被的繩子,所謂三進院落,早已沒有了院子,全是搭建的小棚屋,擠得只剩下個人行走的空間,透過這些棚戶間隙上方,看得出這院落曾經的灰磚黑瓦。



沈家本當年所建藏書樓「枕碧樓」的確還在,一進院門的右手,有一個破舊的木質樓梯,走上去,戰戰搖搖,二樓應當就是藏書樓了。似乎現在還住著一戶人家,木質過道堆滿破舊的傢具和雜物,還有晾曬的毛巾衣物,但關著門,看不出半點曾有的藏書樓味道,也不知當年號稱五萬卷藏書去了哪裡。


百度詞條「沈家本」這麼介紹:1840年生,浙江歸安(今吳興)人。光緒時的進士。他歷任天津、保定知府,刑部右侍郎,法部右侍郎,資政院副總裁等。他搜集並考訂整理中國古代法律資料,建議廢止凌遲、梟首、戮屍、刺字等酷刑。他曾奉命修改《大清律例》為《大清現行刑律》。後參考資本主義國家刑法,制定《大清新刑律》。沈家本1913年去世,終年74歲。「枕碧樓」是他著述、藏書之所。晚年有詩曰:「與世無爭許自由,蠖居安穩閱春秋,小樓得書數千卷,閑里光陰相對酬」,其藏書先後達五萬餘卷。輯有《枕碧樓叢書》12種。


民國時期法學家楊鴻烈評價說:「沈氏是深入了解中國法系,且明白歐美日本法律的一個近代大法家。中國法系全在他手裡承先啟後,並且又是媒介東西方几大法系成為眷屬的一個冰人。」 當代著名法學家李貴連在其《沈家本評傳》中評價說:「他固然是一位公認的律學專家,同時又領導了一場針對舊律的翻天覆地的改革。這場改革使得運行了約兩千餘年的舊律走到了盡頭,從此,以億數計的中國人得以生活在現代法律體系中」。高勇年在其《法學泰斗沈家本》一書中給予沈家本更高評價:他「是中國傳統封建法制的掘墓人,是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奠基者」。

西方列強與晚清政府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中有一條是「治外法權」,民國時期「廢除治外法權」被看作是中國外交和國際地位的勝利。西方列強要求「治外法權」有一個借口,就是西方國家在進入中國獲得貿易權和租界後,大量外國人進入中國工作生活,而他們認為中國原有法律屬於「未開化」國家法律,酷刑種類繁多,審判程序缺少互相制約,因此要求其僑民犯法不能在中國受審判,只接受自己國家法律的審判。「治外法權」的確有損中國的國家尊嚴,是一種屈辱,同時讓大清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當時中國法律的落後,起到了促使中國法律與國際接軌、法律現代化的外因作用。而沈家本就是在這種外力推動下,從內部推動中國法律革新的操盤手。


雖然生活到了民國時代的沈家本,拒絕擔任國民政府司法總長,在「枕碧樓」閉門不出,埋頭著述整理法律文獻,至1913年7月12日在此故居溘然逝世,民國政府繼承了其法律思想,高度評價其在法律革新方面的重要地位,袁世凱的輓聯是:「法學匡時為國重,高名垂後以書傳」。


就是這麼一個今天看起來殘破的院子和搖晃的藏書樓,沈家本在此曾經生活了十三年,在此地他寫下了最重要的推動中國法律進步的著作,中國歷史上存在了數千年的凌遲、梟首、戮屍、刺字等酷刑就在他的倡導下被廢除的。在他的主持下,《大清新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法院編制法》《違警律》《大清監獄律草案》《大清刑事訴訟律草案》《大清民事訴訟律草案》和《大清民律草案》數十種與國際接軌的新法律擬訂出台。據資料介紹,沈家本的後人也有很多成功人士,還有在政法大學當教授的孫子繼承了其法律事業,但不知道這個老宅如何被轉手,如何殘破至此,雖然納入文保單位,但沒有得到任何維護和保護。



帶著凝重和失望從沈家本故居踱出,沿著北向的一個巷子走出,幾十步就到了上斜街。但這裡已經不成街了,旁邊巨無霸似的建築覬覦壓迫著這座破敗的衚衕小院。

沈家本離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回想這一百多年中國法治建設的曲折進程,我們應當更加珍視沈家本的法律遺產,象徵著中國法律進步的沈家本故居和「枕碧樓」理應得到更多的呵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劉備真的是仁義之君嗎?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