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內容來源於站內生活家軒轅飛影

此篇文章主要介紹範圍是藍牙降噪耳機,因為需要降噪的環境多是通勤戶外居多,沒有線材的束縛比較方便自由,可以先收藏再看。



陸陸續續使用了許多款藍牙降噪耳機,感覺還是提高了許多生活幸福度的,有一些耳機是我擁有的,有些是蹭聽過的,每款耳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使用場景,並不是每一款耳機都適合每一個人,怎麼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降噪耳機,讓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選購經驗。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已保存降噪耳機是指利用某種方法達到降低噪音的一種耳機。目前降噪耳機有兩種分別為:主動降噪耳機和被動降噪耳機。


主動式降噪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主動降噪功能就是通過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

耳機外都會有單獨收集噪音的麥克風,但是收集了噪音之後,如何分析,計算併產生相應的反向聲波才是關鍵。

人耳的聽力範圍在20~20kHz,降噪耳機的主動降噪主要處理:50-1kHz,主要是處理低頻部分,也是市面上最主要的噪音部分,包括交通噪音、建築噪音等。

各家的主動式降噪晶元都是自己的招牌,BOSE最早起手,技術積累豐富,降噪效果非常有名,佩戴過的人幾乎一致好評。後來無線時代的開始,SONY也悄悄的發布了新產品,針對BOSE的各型號都安排了相應的對手,一度分庭抗禮。


被動式降噪

被動式降噪耳機主要通過包圍耳朵形成封閉空間,或者採用硅膠耳塞等隔音材料來阻擋外界雜訊。

被動式降噪從很早就有了,主要是根據耳機設計的結構來決定的,頭戴式耳機的效果更加明顯,包耳式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過不同的廠家的效果也不一樣,比如前不久眾測的漫步者WN860NB就比索尼的MDR-1000X感覺差一點。

而耳塞式耳機一般是入耳式的被動式降噪好一點,尤其是模具塞滿耳朵的那種,像降噪比較強的BOSE QC30被動式降噪幾乎沒有,鯊魚鰭主打的是舒適,屬於半開放式的佩戴,只靠自己強大的主動式降噪。

降噪是否有害聽力?

主動降噪耳機是通過主動產生「反向雜訊」來實時抵消雜訊的,如果這個「反向雜訊」的延時控制不好,那麼噪音可能還會疊加,所以要選擇靠譜的耳機品牌商。


降噪效果

降噪的最終效果實際就是上面的主動式降噪+被動式降噪的疊加體現,所以在體驗降噪耳機時建議先佩戴耳機並不開啟降噪,感受周圍環境的噪音變化效果,然後再開啟降噪感受。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許多人在商場體驗耳機其實很難感受音質如何,但是相反降噪耳機最能體現出效果好不好,在各種腳步聲,商場背景音樂等嘈雜環境中體驗。

而且我去商場體驗有個很快速的方法,就是佩戴降噪耳機後,隨手拿個那種包裝盒外的塑料薄膜,在手機揉搓,各位可以想像那種無意義的噪音,第一次就是在商場試用MDR-1000X瞬間被驚艷到了。


APP支持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其實最早的藍牙耳機都沒啥需要APP的地方,後來少數幾家都做點APP頂多也就是調調EQ,沒啥特色,使用率非常低下,不過後來使用的幾款降噪藍牙耳機的APP都非常實用。

舉例一個是BOSE的Bose Connect,這個當初只是想嘗個鮮,沒想到裝了之後就沒卸載了,除了可以控制降噪外,最實用的就是可以手動切換藍牙連接的播放設備,我連接了6個設備都可以隨意切換,一般藍牙耳機最多連接2、3個就不行了,還不好控制主從之分。

而且BOSE這個APP的評分居然有1W多個,這麼冷門的APP算比較少見了。而大法家的Headphones Connect可以調節環境模式、降噪優化、聲音位置控制等多種玩法。所以強大的APP能讓藍牙降噪耳機發揮更多的價值。


佩戴舒適度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對任何耳機來說佩戴舒適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戴著不舒服,那降噪再怎麼厲害也沒用了。頭戴式降噪耳機考慮的主要是否夾頭,比如兩大熱門產品MDR-1000X和QC35都在舒適度上有不錯的體驗,我個人使用MDR-1000X時間比較久,基本沒有出現不適的情況。

而耳塞式降噪耳機中,只有QC30天下第一,確切的說是BOSE的鯊魚鰭是最舒適的,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別的耳機讓我覺得超過前者。後來佩戴的WI-1000X也只是還行,FIIL的隨身星 Pro在佩戴久了也有一定的耳廓壓迫。

音質效果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音質就涉及到高中低頻、聲場、解析力、結像清晰度、音色冷暖等玄學名詞,而一旦到嘈雜的環境中再牛的耳機都會被打成殘疾。藍牙降噪耳機,聽的清才是第一位,所以音質效果是排在降噪能力之後的。

所以很多人在聽過WI-1000X之後才會發現QC30的音質略遜一籌,除去前者有動鐵單元之外,SONY在耳機的調音上一般都會偏流行,很適合聽流媒體,QC30的中頻尚可,低頻卻偏沉悶,不過也有人會喜歡QC30的風格。

在後來眾測收到的FIIL的隨身星PRO的音質卻讓我有意外的驚喜,看來國產品牌中FIIL是真心在努力前進。


續航

藍牙耳機的續航一直都比較重要,早期都是4個小時的標杆,現在有了降噪晶元的加入,功耗肯定會加大,保持4個小時已經是最低及格線了,更高的續航時間才能收穫消費者的青睞,這也是為什麼藍牙降噪耳機基本都是項圈式的造型,又要塞晶元又要塞進大容量電池。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頭戴式降噪耳機有體積的先天優勢,所以MDR-1000X有高達20個小時的降噪續航,新一代WH-1000XM2更是上升到30個小時,而項圈式的QC30也有10小時以上的續航,非常給力。


價格

價格是繞不開的一個考慮因素,尤其對所有值友來說,東西雖好,值才重要,盡量在合理的預算內為自己挑一副功能盡量豐富的藍牙降噪耳機。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而且尤其是熱門的品牌更容易在618,雙11等電商大促節日遇到特價;

比如去年京東雙11的時候,MDR-1000X只要1499元,而我的PLUS會員領到了299-100的音頻券,最終1399元買到國行,應該是歷史最低也不會再有的低價了,因為現在只賣WH-1000XM2了,好在這幾天618更是尋覓好價的黃金時期,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是我個人總結的在選購藍牙降噪耳機的一些參考因素,目前還沒有一款藍牙降噪耳機是全能無敵的;

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會有不同的用戶群體,不要盲目的跟風去選擇,接下來我會針對我擁有以及使用過的一些耳機進行推薦,盡量避免雲推薦。


頭戴式藍牙降噪耳機推薦

▼索尼 MDR-1000XWH-1000XM2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這個是2017年雙11京東做活動1399元到手的,還用了白條免息,可能是我17年下半年買的最值得買一款數碼產品。

內置DAC,音質出色,LDAC是目前無線傳輸最好的音頻格式,還支持有線連接,可以進一步提高音質;第一次登場就和BOSE的QC35的降噪性能平起平坐,還有黑科技右手捂住耳罩立刻聽清環境音,用過的都說好。

推薦指數:★★★★★

▼BOSE QC35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作為耳機降噪的先驅者,BOSE的技術功底不容置疑,前期的有線降噪耳機素質出眾,所以BOSE的用戶群體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現在降噪耳機產品越來越多的情況下,BOSE的價格也漸漸變的親民,只是在活動力度上有點不如索尼。

QC35我只是試用了一段時間,而且經過對比後我選擇了上面的MDR-1000X,主要是1399的價格太誘人了。但是QC35的降噪效果確實非常出色,而且不少網友都反應QC35的佩戴舒適度略好於MDR-1000X,而且目前還沒有什麼「斷梁門」之類的負面新聞。

至於QC35 II就不做推薦了,只是多了一個消噪等級調節和APP支持,價格卻多了1000,目前QC35一代的價格都比WH-1000XM2價格還高,這就有點尷尬了,就看618會不會出現驚喜了。

推薦指數:★★★★☆

▼漫步者W860NB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如果不是張大媽的眾測機會,我還不知道漫步者也做降噪耳機了,在已經聽過第一梯隊的降噪耳機後,並沒有對W860NB帶有過高的期望,但是依然感受到了驚喜和誠意。

材質是比較廉價,但是佩戴感很輕便,在眾測報告中也寫了被動式降噪不如MDR-1000X,但是主動式降噪依然有一定的效果,而且還支持有線連接。

尤其還加入了和MDR-1000X一樣的右側耳罩觸控式操控,並且塑料的阻尼感比皮質的阻尼感好很多,這點操作順滑度是超過1000X的。

作為老牌音箱廠家,音質起碼是合格,因為沒有內置DAC,音質就更不要和1000X對比了。最最重要的是價格,就算不做活動也比前者便宜不少,618估計會有更多的驚喜,性價比很高。

推薦指數:★★★☆

以上三款耳機如果追求最好的降噪效果,只需要在WH-1000XM2和QC35之間選擇,若非沒有品牌信仰加成,WH-1000XM2的價格會更有吸引力;

如果是想體驗降噪但是預算有限的話,可以考慮WN860NB。



耳塞式藍牙降噪耳機推薦

頭戴式耳機冬天還有額外作用,就是可以當耳罩使用,拉風又實用,但是到了夏日,基本沒多少人帶出門了,而耳塞式藍牙降噪耳機就是最好的出行搭配。

儘管結構上少了先天的密閉空間優勢,依然有不俗的降噪效果,帶來更好的便利性。

▼QC30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QC30是我入手的第一款藍牙降噪耳機,可以說在剛剛發布的時候就吸足了眼球,在國行還沒發布的時候,趁2016年黑五的在美亞海淘轉運回來的,利用信用卡返現基本是1800元左右,可以說是當時的歷史低價。

QC30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個世界居然可以如此安靜,最舒適的佩戴體驗,10小時的長時間續航,除了項圈被人吐槽狗圈外,幾乎沒有缺點。

不過時間久了也有人發現了類膚質的項圈材質雖然很舒服,但是被汗液的侵蝕久了會鼓包的現象,我也是佩戴半年多才出現這種情況,不過並不影響使用;而且不太適合運動,會敲打鎖骨。

那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對手存在,這些缺點也都不算太嚴重,放在眼下的話,可能QC30就不是特別優秀了。

推薦指數:★★★★☆

▼索尼WI-1000X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在冬天使用MDR-1000X當耳罩的時候,我就在考慮明年夏天用什麼,適逢WI-1000X也發布了。加入了動鐵單元,支持LDAC,還支持有線連接使用,這幾點都是QC30沒有的部分。

在試聽過後發現音質真的是很合我的胃口,發現QC30原來那麼白開水,而且降噪效果和QC30不分高下,都非常出色;

唯一的一個缺點可能就是佩戴舒適度不如QC30了,沒有鼓包的問題存在,但是有網友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WI-1000X容易掉漆,這個也是個小問題。

而且618已經出現了無數1599的好價,還在創造新低,我都非常動心,如果不是獲得了下面這個眾測產品,我早就買了WI-1000X。

推薦指數:★★★★★

▼FIIL 隨身星PRO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從來沒用使用過FIIL品牌的產品,只知道是汪峰代言的,在獲得這個眾測產品時也是沒有過多的期待。不過拿到實物後發現隨身星PRO的設計確實很出色,鎳鈦合金金屬的項圈和上面兩者比起來又細又小,可以隨便彎折塞入口袋裡,QC30和WI-1000X體積擺在那裡,收納包也不小巧。

它的附加功能磁性霍爾實在是太方便了,取下耳塞吸附暫停,分開後又自動播放,可以說幾個月來我的耳機就沒關機過,除了充電都是吸附待機狀態。

另外一個讓我好評的是這個霍爾吸附後整個耳機就在脖子上形成了一個閉環,我在平時健身運動的時候耳機都不會輕易掉下來;

有時候瑜伽毯躺下後再起來,掛脖子上的毛巾就遺忘在瑜伽毯上,而FIIL 隨身星PRO還在脖子上,這點是QC30和WI-1000X做不到的,不過換我自己也捨不得用這麼貴的2個耳機去健身運動,隨身星PRO價格便宜也不心痛,特殊的材質也不懼汗水不怕掉漆,現在都還跟全新的差不多。

推薦指數:★★★★☆

以上三款耳機如果追求最好的降噪效果,只有在QC30和WI-1000X選擇,舒適度的話QC30最好,考慮到618的活動,WI-1000X的價格優勢實在太大了,但是這兩者都不太適合健身跑步等運動,項圈都有敲打鎖骨的情況,而且都有鼓包、掉漆的小問題;

如果預算有限,又是運動愛好者,隨身星PRO是最合適的選擇,不錯的音質,非常柔韌和輕便的項圈結構,磁性霍爾功能用過後用戶粘性非常大,體驗很好。

不過也有明顯的缺點,降噪只有低頻尚可,耳塞佩戴久了不太舒適,以及續航比前兩個低許多,開了降噪估計只有5個小時左右。



總結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上面的耳機推薦權當拋磚引玉,更多的還是根據第一部分的參考因素來綜合考慮,沒有一款完美的降噪耳機;

比起優缺點來說,我覺得更需要考慮自己的使用場景,是辦公使用,出差交通工具使用,還是運動使用等等,每個人考慮因素的權重比差異是很大的。

比如我特別喜歡WI-1000X,但是根據偶爾會運動的情況還是隨身星PRO便攜耐艹更實在,又有一定的降噪效果,而到了冬天,MDR-1000X又保暖又能讓我享受音質帶來的美妙時刻。

個人建議藍牙降噪耳機一定要去試聽實物!比起一般的耳機音質評測,玄學大師的詞語可能你很難理解,但是不管你耳朵是不是木耳,只要聽力正常,你就一定能感受到降噪效果的有無、強弱,不需要過多的言辭描述。

藍牙降噪耳機是用過就會中毒的好東西,沒有線材的束縛,沒有噪音的干擾,任何地點都能享受音樂。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 怎麼敢說自己是「發燒友」?

↓↓↓ 閱讀更多高效內容 請點擊 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