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為=摧毀孩子,但90%的父母都還在做!
寶寶玩英語
這裡有愛、有知識,一起聊天,一起養娃。
「毀滅一個人只要一句話,而培植一個人卻需要千言萬語,教育孩子一定要口下留情。」
孩子在成長時期,千萬不要給孩子貼「壞標籤」,這種壞標籤一貼上,幾乎毀人一生。
1
1
1
孩子自我認知,源於父母評價
周末約了好久不見的閨蜜小聚,不出意外,她帶著自家小拖油瓶卡卡姍姍來遲,比約定的時間晚到了半個多小時!
一落座,閨蜜就開啟了吐槽模式:
「我最近快要被卡卡逼瘋了,走到小區門口,非哭著嚷著回去拿玩具,就是個麻煩精。」
「昨天晚上十二點都不睡覺,纏著我要玩,真的是上天派來懲罰我的小惡魔!」
「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我看見他就煩死了。」
……
旁邊的卡卡,聽到這句話,連手上的變形金剛也沒興趣擺弄了,仰著小臉問:「媽媽,我真的這麼煩人嗎?」
閨蜜剛想開口,我趕緊使了一個眼神,說:「不會啊,卡卡現在會自己玩玩具,不打擾大人們講話,做得很好啊!」
飯後,我特意提醒閨蜜,不要再隨意給孩子貼上「麻煩精」這些標籤,久而久之,孩子會當真的!他會朝那個方向去發展,哪怕他原本並不是那個樣子!閨蜜聽了不解地問:「有那麼嚴重嗎?我就那麼隨口一說。」
嗯,很嚴重!別以為孩子還小,偶爾隨口一說沒關係,其實他們都懂!你以為他們聽不懂你的話,但他觀察著你的神情,感受著你的語氣。
作為媽媽,要知道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他並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心理活動和情緒。在此時給孩子貼上這些負面標籤,可能讓孩子一輩子都帶著「麻煩精」「煩人」「小惡魔」的標籤。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自我認知的形成絕大部分來自於父母對他的評價,而他們的自我認知又決定了他們將來是否自信、自主和自強。
▲保存圖片可分享到朋友圈哦
1
2
1
標籤效應,了解下
現代心理學中有個詞叫「標籤效應」(Labeling theory),由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提出:當一個人被外界用某個/某些辭彙描述和分類(也就是貼上標籤)時,即使他沒有標籤所具有的某些特徵,但由於標籤的使用,會產生自我印象管理,經常暗示自己必須與標籤內容相一致,最終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籤內容相一致。
別以為這只是說說而已,「標籤效應」在心理學和社會學領域都得到了諸多驗證。
1968年,美國一位老師埃利奧特策划了一場經典的「標籤實驗」(當時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歧視」)。
她把班裡的孩子按照眼睛顏色分成2組,一組為藍眼睛組,一組為棕眼睛組。
第一天,她告訴孩子們,棕眼睛孩子優秀,藍眼睛孩子愚蠢。這一天,藍眼睛孩子,神情萎靡,大多拉藍眼睛數孩子開始覺得自己愚蠢、特別平庸。
第二天,埃利奧特調換了「標籤」,她跟孩子們說她搞錯了——藍眼睛孩子聰明,棕眼睛孩子才愚蠢。這一天,棕眼睛的孩子感到無比的沮喪和自卑,藍眼睛的孩子心情愉快,不僅覺得自己聰明,還自我感覺更健康。
回顧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貼標籤的現象真的是隨處可見!
「我家寶寶就是個膽小鬼,膽子小得要命。」
「這孩子太內向了,見了誰都不肯打招呼!」
「你真讓人煩透了,總愛製造麻煩,就是個麻煩精!」
「我們家小丫頭啥都好,就是是個小笨蛋,一首古詩教了半個月也不會背。」
「大寶你就是個暴力狂,就會欺負妹妹!」
「內向」、「不合群」、「膽小鬼」、「笨手笨腳」、「大馬虎」、「調皮」、「麻煩精」、「熊孩子」、「懶蟲」、「邋遢」、「糊塗」……
反省一下,你是不是經常有意無意地在人前人後給孩子貼上了這些標籤?
而孩子們在「標籤效應」下的表現尤為明顯!因為小孩子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往往會把我們的話當真理,這種情況下的負面標籤帶來的「標籤效應」破壞力更大!!
1
3
1
你如何看待孩子,
孩子就如何看待自己
父母和老師,在孩子眼裡就是權威。父母/老師如何看待孩子,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更會進一步影響到他們的行為!
「媽媽說我太膽小,我就是膽小啊,一個人我什麼都不敢。」
「爸爸說過,我笨手笨腳的,這麼複雜的玩具我肯定拼不出來。」
「老師說我太調皮,說我總欺負別人,反正我就是那麼壞。」
回顧下我們自己的童年經歷,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我的一個親身經歷:小時候我媽總說我五音不全,唱歌跑調、不好聽,這句話牢牢烙在了我心裡。
之後的很多年我都不敢唱歌,即使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直到工作後,我才知道我唱歌雖然不算好,但也不至於差到不能開口的程度。
如果,當年我媽不是粗暴地給我貼上「五音不全」的標籤,而是委婉地告訴我哪裡有問題,努努力,練習練習……那我之後這麼多年在唱歌這方面的表現必定比現在好很多!
著名心理諮詢師金韻蓉曾說過:「每個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觀沒有形成之前,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斷語都會在他或她的額頭上貼上一個『標籤』,這個『標籤』可能伴隨著他或她一輩子。」
我們現在給孩子貼什麼樣的標籤,會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孩子往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哪怕他原本並不是那個樣子。
▲保存圖片可分享到朋友圈哦
1
4
1
永遠都不要低估一句話,
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如何正面引導我們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只是,我們的家長總喜歡用「膽小懦弱」、「笨死了」這類負面的標籤來打擊、糾正孩子,妄圖用貶低、否定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自尊和奮鬥心。這真的是極其錯誤的教育方法。
我們的每一位爸爸媽媽都應該學會正確的鼓勵方式,通過貼正向的標籤,比如努力、善良、勇敢、耐心等,引導孩子積極、正向的發展!
不要以為隨口說說,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壞影響!
發現孩子打破杯子,就來句「笨手笨腳」;看到孩子見了熟人不打招呼,就來句「他內向」。
你隨口說說帶給他的標籤,可能就埋下了影響他一生的種子。
學會就事論事
其實,「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要說如何做到,也沒那麼難,就事論事,表揚也好,批評也罷,一定都要就事論事,不能評論、定義他的人格!
比如,孩子把果汁撒衣服上了,整個床單都髒了。
你需要指出他的行為:果汁都灑衣服上了,你把衣服弄髒臟啦,衣服寶寶不開心了,快給它洗個澡吧~
但你不能粗暴地說:你這個惹禍精,就知道給我添麻煩。
三思而後行
孩子做錯了事,很多家長會一股暴脾氣直衝大腦,口不擇言罵出很多負面的言語。孩子犯錯是必然的,做得不對,我們可以認真分析,幫助解決,但不能粗暴指責。
下一次,在脾氣到來時,不妨每次給自己一分鐘冷靜時間,重新思考、組織一下語言。
多做正面標籤引導
每當孩子完成一件有些難度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此時貼的標籤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鼓勵作用,下次孩子遇到同樣的情況他會願意繼續做出努力。
比如有一天孩子主動收拾地上的玩具了,那我們就做好一切準備幫助他,讓他獨立完成,在最後給他一個大大的贊,告訴他:寶寶長大了,知道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是個獨立的好孩子!
正面標籤會帶來積極的影響,而負面標籤破壞力甚至可能會影響一生。
正如美國著名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一句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保存圖片可分享到朋友圈哦
寶玩聊:
回顧童年,你們有沒有被負面標籤影響過?來留言區聊聊吧~
0元搶7天英語啟蒙歡樂入門課!
手慢無哦!
寶媽們都在看
? END ?
※孩子自演綁架,試探大人的界限,藏著家庭不恰當的教育方式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可不能這麼說!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