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舟賽,這個人想得太多了……

龍舟賽,這個人想得太多了……

時值端午,在湖光蕩漾的湖面敲響了龍舟賽事的鑼鼓。來自各機關的「士大夫」們進入各自不同的團隊,鼓足幹勁、力爭上遊,「負勢競上」的氣魄和氛圍縈繞整個湖面。

這是千百年來,後世子孫紀念「屈原」的一種傳統方式。更何況,是為家國服務的公務員同志們。

這纖長的龍舟看似四平八穩,一旦你踏上船板,便身不由己。左右搖擺、前後俯仰雖非出於故意,但稍有失衡,就會有傾覆之險。只要你未到彼岸,這憂慮便困擾始終。初學乍練、從頭開始者,更不免有幾分畏搪,有幾分獻醜的擔憂。

還是毛主席說得好,「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當你身臨其境,才能有所悟道。你看,龍舟船頭高坐著鼓手,他的面前是霸氣煊赫的戰鼓,指揮前進的命令在一次次鼓動。船身十位漿手分作五組、兩兩並排,只有協調一致、左右逢圓才能讓龍舟跟隨團隊的意志,而不是被龍舟所制。再就是船尾的舵手把握方向,來回攪動,自有分寸,否則便到不了你想要去的地方。

鼓手、舵手和不同方位的漿手,他們分工明確、各管一攤,卻必須相互關注、相互適應、相互調整,共同努力才能讓龍舟又快又穩。

其中,漿手雖然人數較鼓手、舵手為多,卻並不見得相對輕鬆,如果十人的漿手有一人只顧自己,犯了「無政府主義」的毛病,就會大大影響龍舟的進程,甚至在速度、平穩上起相反作用。教練一直強調,每位漿手必須眼看前方,用餘光與前、左(右)相協調,這對划槳甚為關鍵。

而鼓手雖然不擔負推舟的職能,卻是整個團隊的首領,鼓點的節奏就是漿手划水的節奏。兩者如果凌亂,就會使前進失去章法,誘發混亂度的不斷擴大,導致各自為陣、亂劃一氣,使力量相互碰撞、相互抵消,削弱不斷前進的向心力。

還有舵手坐在船尾並非等閑。舵的方位絕非一成不變,而是需始終觀測龍舟行進的方向作出及時調整。好的舵手,能讓龍舟踐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真理;差的舵手,卻只會讓龍舟走「弓背路」、「曲線路」。

可見,龍舟競賽,「團結」二字大於天。團結,不單單是主觀的願望,還有客觀的保障和技巧。主觀與客觀條件的一致程度,決定了龍舟的快穩與否。

顯然,局部的團結也不足以壓制個別的混亂。更困難的是,團結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此時或許團結,彼時卻未必團結,需要團隊成員始終保持高度緊張認真的態度,有始有終,方能取得佳績。

起身上岸,我登岸遙望,只聽遠方鼓聲號子此起彼伏,看見龍舟開來,泛出數道漣漪,漣漪與漣漪彼此交匯,給人一種向前、向前再向前的鼓勵。就在此時,我方對龍舟和端午有了更深的體會。

若說粽葉飄香,包裹米肉,投入江湖,是為了希望楚國屈原能饗受美食,肯定「三閭大夫」愛國主義的作為,表達哀思和敬意。那麼龍舟競技也已傳承千年,又是古人的後人出於何種思想,而延續至今呢?

兩千兩百多年前,楚國的疆土幅員遼闊,財富不可謂不多,軍隊不可謂不強,但臣子之間內鬥不斷,國家元首偏聽偏信。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寵妃鄭袖之流嫉賢妒能,以權謀私,收受秦國賄賂,向楚王進獻讒言,疏遠屈原。

屈原忠而被謗,卻始終懷寶自持,不願與奸人同流合污。在一葉扁舟之上,屈原與漁夫老者對話,寧願深思高舉,也不願與世推移,但求一身清白,也不蒙受世俗塵埃。最後,楚懷王落得客死他鄉,秦國的鐵蹄踏破了荊楚的國都。

回顧這段業已風化的舊事。楚國外侮的由來,首先並非是屈原的不見用,而是楚國君臣離心離德,弄得如一盤散沙,國家難以組織起強大力量。屈原的滿腔熱忱當然是值得學習稱道的,但他在堅守不被利己主義同化的同時,卻未拿出良方救世,並未曾去想團結大多數來有另一番作為,眼睜睜看著楚國日日衰弱,終因找不到人生的出路選擇了自戕。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求全責備古人先哲。單單強調自身政治倫理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卻不去努力改變現實,就只能讓靈魂承受主觀與客觀分離、撕裂的痛苦。但沒有痛苦靈魂的願力,就不會有《離騷》、不會有《九歌》、不會有《涉江》,不會有第一個以個人獨唱的形式抒發深摯感情的偉大詩人。

只是,一個國家、一個集體的團結太重要了。團結就是力量,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有了團結,就能不畏懼任何敵人的挑釁,就能讓河流改變模樣,就能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幸福和希望。但沒有團結,再多的數量、再大的規模也一推就倒,再有才能的人也只能憤懣悲壯。

我們應該看到,屈原是偉大的。但一個屈原,卻挽救不了楚國的滅亡。

我們更應該看到,真正偉大的是團結。或許、儘管,團結的旗幟下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瑕疵。

四百多年前,豐臣秀吉妄圖以北京為都,指令倭寇大舉侵朝,想以此為跳板圖謀中國,但中朝軍隊同仇敵愾、節節抗擊。露梁海戰一役,明軍抗倭名將鄧子龍、朝軍愛國將領李舜臣率領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船將日方500艘艨艟團團包圍,幾乎全殲,日軍死亡萬計,使海波平靜三百年之久。

再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清政府將原本用於整軍經武的海軍公款挪作慈禧太后的壽誕籌備。與之相比,當日本內閣還在爭論「今年」是建造一艘還是兩艘軍艦時,明治天皇卻告諭諸臣,要從後宮的經費中撥款給海軍使用。

在黃海海戰的直接對抗中,北洋水師竟然有人帶艦臨陣脫逃,鄧世昌「撞沉吉野」的英雄壯舉雖鼓舞了民族感情,卻實在不能扭轉因軟弱渙散導致失敗的殘局。清政府因此背負沉重賠款外債,日本帝國主義卻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並逐漸走上擴張道路。

撫今追昔、低首沉思,龍舟賽的風俗其深刻內涵或許正在於此。那是要告慰九泉之下的英靈先輩,您的後人崇敬您的理想,但更要吸取歷史和實踐的教訓。賽龍舟的豪情,拔得頭籌還在其次,重要的是磨練意志,告誡大家只有團結,才能奮進。這小到黨委、支部的工作,大到政府國家的層面,皆是如此。而如何才能更好地團結,卻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那是最後一次訓練,離正式比賽只有兩天了。教練一是強調如何整齊劃一,二則是給了一句關於競賽的訣竅——

但看自己的龍舟,決不去與其他龍舟計較,計較了只會更慢。

想來,這裡確有「比較哲學」的人生智慧。划龍舟的齊心協力,應然有自身的節拍、力度,以「自己」為參照來進行調整和完善。如若看到臨近的龍舟爭搶敢先,就咬牙蠻幹、改弦更張,只能使自己方寸大亂。

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一個個人,真心以自身為參照,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敢於在具體實踐中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自我超越的絕對性來有效突破與對象差距的相對性,就能取得領先和優秀。中國社會主義的「特色」二字,包含著走自己道路的豐富內涵。

開放的社會思想日益多元,有「左」有「右」。好比是龍舟上並排坐的兩個漿手。即便有分歧,也應服務可持續發展,把思想統一到為了中國這條巨龍上來。

歸根結底,團結才能穩定,團結才能強大,團結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想。

個人要服從、服務於大局。龍舟,也蘊含著深深的集體主義精神。

再次登岸,我望著長風碧波,周圍滿是人頭攢動,遠處高樓環伺挺立,繁華如簇,與十多年之前的長風相比有天壤之別,雖說半身皆是湖水,但心情滿足,隨口吟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自殺、毒蛇、傳染病、跟蹤、車禍,大學還能再不安全點嗎?
你認真過的那個人生未必就是你應該過的人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