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溝通
這篇文章是昨晚純手機碼字出來了,老婆公司的作業,等著交差。
溝通,特別是工作中的溝通,是現代企業管理,商務合作,工作分配等工作事務中的一道難題。一般而言,只有當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信息的理解是準確、可執行,無分歧,並最終取得一致意見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成功的溝通。在工作中,有效溝通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並且能良好的維護與同事、客戶之間的關係 。
因各自出發點不同,現實的溝通總是容易產生誤解。你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清楚,對方卻覺得你並沒有把話說到點子上;你明明已經掏心窩了,對方卻質疑你是為了作秀。更有甚者,幾次合作不愉快之後,對方還沒聽你說完就急著對你進行否定。
面對以上這些情形,我想談談工作溝通需要具備的一些要素。
溝通,首先要有話說,而有話說,首先要有料。怎麼才能做到有料呢,學習最重要。我不敢相信一個不專註學習工作中的知識的人能和別人好好溝通,就像你雖然做著工作,但興趣在其它地方,一天下來腦子花在其它地方的時間比尋求解決工作上問題的時間還多,試問你如何和別人高效溝通,總不能拿你擅長的興趣愛好和客戶溝通吧。在沒有相應工作經驗積累的情況下,即使有天賦的說服者,也只能給你打打雞血,對工作中的溝通起不到根本作用。一個不熟悉溝通技巧的人,與比自己段位高的客戶過招的時候,可能三兩下主動權就丟了,就給人家牽著鼻子走了。如果你懂得轉圜還好,不懂得轉圜又不熟知業務——這會給客戶留下什麼印象,一個唯唯諾諾的,毫無招架能力的,迴避問題的客戶經理嗎?那客戶能相信我們能把業務做好嗎?有人或許要說,你說的善於溝通這些都是天生的我沒有天賦沒辦法像那些人一樣滔滔不絕。不可否認,這世界上確實有些人在溝通方面確實有天賦,然而,在生活中的天才遠比你想像的少。溝通,在說方面就是語言的組織能力,要多想多背多說,才能熟能生巧。想必了解古時候希臘歷史的人都知道,有一位智者最終就是靠刻苦學習,口含小石頭鍛煉最終才成為演說家的。筆者記得初中時候剛開始成績一般,有一次花了一個多星期背了十幾頁的政治試卷,幾乎滾瓜爛熟之後突然發現,無論政治老師提問什麼內容,出什麼考題,我都能應答如流。以往那些艱深拗口的文字似乎就像是印記在心裡一般,什麼時候都能脫口而出。
其次,溝通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人的情緒要達到一個平衡,從其它處受到的的壓力、委屈,會很容易在其它地方發泄。這要求我們不要在本來就需要加強溝通的場合發泄自己的情緒。比如,上司給我們安排工作的時候語氣有點重,又存在誤會情況下我們就抓著這點誤會不放和上司辯論,反而沒抓住這次工作安排要點,導致我們處理要點的時候又沒能按照要求執行。同樣,我們給下屬安排工作時候因為下屬提出不同意見又常常急於批判而忘了這工作本來就是要大家達成一致意見才能正常開展。或許下屬只是需要我們再仔細傾聽一下他的意見,讓他感覺到自己在團隊的分量,而不是要你一定要滿足他的要求。還有一些情況,比如下班回到家之後,平時本來就工作壓力大,可能就因為家人嘟囔了你幾句某些壞習慣,你就要把一天中的憋屈都一下子發作出來。這導致本來就可以好好溝通事情變成了爭輸贏的罵戰。這也就回到了前面所說的,人的情緒要達到一個平衡就必須要發泄。不同的是,理性的人可通過運動,冥想,轉移注意力來發泄,不理性的人則是往最不用顧及後果的地方發泄(一般是家人或者下級),最終是事情做不好,還得罪了最有可能幫助他的人。
最後想說的是,溝通一定要有技巧,一定要學習技巧並加以練習。這和上面說的學習業務不一樣,學習業務是為了有話說,學習技巧是為了把話說得「多快好省」——這就是那些有天賦異稟的人的技巧,也可以說是他們不用經過鍛煉就有的的特質。溝通技巧很廣泛,比如身體需要,氣氛營造,個人穿著,環境布置以及比較具體的如簡化運用語言、積極傾聽、重視反饋、控制情緒等等。需要說明的是重視溝通技巧只是讓溝通達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化解許多麻煩和障礙,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們的業務處理能力以及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
總之,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潤滑劑,在個人工作生涯中,與我們的工作能力,創新能力一樣值得我們重視。
TAG:思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