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目鑒」科學性,來談談元代青花瓷鑒定要點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為典範,同時還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紋簡陋,銷售層次較低的青花瓷。為提高「目鑒」科學性,在前輩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結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鑒定,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1.大花大葉,葉為滿色,但花朵不填滿色,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山石、海水、人物、動物紋等亦相類,紋飾內露白。
2. 纏枝蓮葉,「葉形多呈葫蘆狀,或有一至五個尖瓣」(孫瀛洲)。
3. 變形蓮瓣邊飾,有的為一組,有的畫二組,構成上下對應的仰、覆蓮瓣紋裝飾。除盤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蓮瓣,均呈單體形式排列,蓮瓣間留有空隙、互不相連。明洪武時,除部分執壺和盞托外,瓶、罐、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併攏(共邊)型。此後,這種繪法貫穿於明清兩代。
4. 蕉葉紋,多數作分開狀,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少量為併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明初以重疊狀多見,偶見有分開的。宣德以後,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都為拼攏重疊狀。此外,元代蕉葉的主脈,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入明後,蕉葉的主脈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葉主脈的粗實線條,在視覺上涇渭分明,非常醒目。
5. 如意雲頭紋(亦稱「雲頭紋」、「雲肩紋」、「垂雲紋」)。雲頭與兩雲腳相交之尖頭,指向呈前後相背形態,即,如意雲紋兩雲腳間的尖頭,與雲頭的尖頭,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雲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絕無例外,並沿襲至永宣。成化起,如意雲頭的兩尖頭,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 回紋邊飾。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宣德以後,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並延續至清末。
TAG:師宗民間中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