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天下「祖逖」,丟天下「祖約」,兄弟倆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打天下「祖逖」,丟天下「祖約」,兄弟倆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原標題:打天下「祖逖」,丟天下「祖約」,兄弟倆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因為「聞雞起舞」與「中流擊楫」兩個成語,祖逖永遠被大寫在魏晉南北朝乃至中國歷史的民族英雄榜上。東晉的北伐大業因祖逖憂憤而死最終功敗垂成,而祖逖的一世英名,卻讓一奶同胞的親弟弟祖約敗壞殆盡。


在祖約看來,他的一生,始終籠罩在哥哥祖逖的光影之下。當初只是成皋縣令、從事中郎中低級幹部的他,人生命運的轉變,恰恰是在祖逖北伐建功立業之後,「及逖有功於譙沛,約漸見任遇」。隨著祖逖功績的凸顯,祖約也逐漸進入高層視野,成為中央掌握的後備幹部。


東晉元帝太興四年,公元321年,祖逖見北伐無望,朝廷內患又日漸滋生,憂憤成疾,出師未捷身先死。


立志偏安江南的東晉,並不關心祖逖留下來的北伐大業由誰繼承,關心的是誰來繼續統帥祖逖的部眾,確保刀把子牢牢握在自己人手裡。


弟以哥貴的祖約成為朝廷眼中的最佳選擇,雖然與祖逖、祖約同父異母的祖納曾向晉元帝司馬睿打小報告,說祖約這小子後腦勺有反骨,應該壓制而不是提拔,如果一味縱容,將來刀把子可能就是對內而不是對外了。

但司馬睿覺得祖納是在對祖約羨慕嫉妒恨,堅持用祖約管理刀把子。孰料祖納竟是一語成讖,不幸言中。



官好當,事兒卻不一定好乾。祖約接過祖逖的大旗,不但未能將哥哥的事業發揚光大,繼續北伐,反而是江河日下、丟土失地。


就在祖約接任豫州刺史的第二年,即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祖約就先丟襄城(今天河南襄城)、城父(今天安徽毫縣東南),再失陳留(今天河南開封附近),退守壽春(今天安徽壽縣)。祖逖辛辛苦苦收復的幾塊中原失地,又被後趙奪去。


守不住哥哥祖逖的功業,是能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畢竟兄弟倆能力有大有小,不能強求。但將刀把子對內,犯上作亂,卻是大是大非的底線原則了。

當初王敦作亂時,祖約是以平叛軍的角色勤王救駕的,受封五等侯,進位鎮西將軍。但晉明帝去世後,祖約沒有當上輔政大臣,開牙建府的報告又一直得不到中央批准,逐漸與組織離心離德。


恰巧這時蘇峻起兵造反,約祖約同去。祖約思來想去,決定干他娘的,反了。遂同蘇峻一起攻入建康,趕走皇帝,當上侍中、太尉、尚書令,黨政軍三位一體,在首都建康即今天南京很是快活了一把,史稱「蘇峻、祖約之亂」。



可惜好景不長,勤王軍攻進南京,蘇峻兵敗被殺。而祖約,則率領宗族和親信百餘人去投降後趙皇帝石勒。


當初哥哥祖逖帶領宗族親信一路向北,是北伐中原;今天弟弟祖約帶領宗族親信一路向北,是投降胡虜。倘若祖逖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不知會不會氣得活過來。

叛逃後趙,給祖約帶來的不是賣國求榮的榮華富貴,而是幾乎滿門的滅頂之災。人家石勒雖是胡人,但對叛國之臣也是瞧不上的。



祖約到後趙後,石勒一直躲著不見他。有人建議石勒,現在北方粗定,不應再招降納叛,應該發揚愛國的正氣,打擊叛逆的邪氣,「當顯明逆順」。祖約這小子,不能再留了。


石勒下詔給祖約:愛卿你來這麼久了,朕也沒顧上見你。這樣,過兩天帶上你的一家老小,開個party快活快活吧。

等到宴會那天,石勒推脫身體不舒服沒有現身,讓手下大臣代為招待。祖約明白,這是要將祖家一網打盡的節奏。死到臨頭,祖約要一醉解千愁,喝的酩酊大醉,抱著外孫嚎啕大哭。


最終,祖約一家老小百餘人全部被殺,妻妾女兒被分給胡人為奴,「親屬中外百餘人悉滅之,婦女伎妾班賜諸胡」。


祖逖的臉面,就這樣被丟土失地、犯上作亂、通敵叛國的弟弟祖約給一點點丟盡。


幸好祖逖的在天之靈還在眷顧著祖家。當年受過祖逖厚恩,此刻官拜後趙左衛將軍的王安,將祖逖年僅十來歲的小兒子祖道重暗自救下,「安竊取以歸」,這才為祖家留存一絲血脈。祖道重先是出家為僧躲避災禍,後趙滅亡後才回到東晉,「復歸江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網 的精彩文章:

《三字經》中的竇燕山教子有何高招?為何五個兒子都能全部考上進士?

TAG:趣歷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