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王羲之的集字,但這個卻更顯其風采,可惜知道的太晚
大家都知道《聖教序》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另一個是由懷仁從王羲之過去的書法中精心挑選,集成文書,最後刻成的,這個叫《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二妙軒碑》集字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一下,如果是集字作品由一個人一氣呵成寫成的,那麼書法的氣息、用筆都是連貫的,但如果是從別的作品中集字,就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量,因為要保持所集作品的氣息的連貫性,其難易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今天學習行書書法大都是要臨寫《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初學者還以為是王羲之親自寫的,不說朝代不對,一個是東晉人,一個是唐代的事,更主要的是作品的氣息總不是那麼完美,這個作品適合對單字的練習。閑話不說,言歸正傳。
《二妙軒碑》集字
大家熟悉了《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都是王羲之的集字,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另一個集字也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名字叫《二妙軒碑》,是清朝一個叫宋婉的詩人所集,原碑廊建於甘肅天水市玉泉觀內。碑體長1516厘米,高24厘米,由34塊刻石組成。此碑上摹刻的是詩聖杜甫的隴右詩60首,此碑上摹刻的是詩聖杜甫的隴右詩60首。
《二妙軒碑》集字
宋婉是什麼人?他是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山東萊陽人,官至通議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相當於現代的省級公、檢、法機關的最高長官。他留下了《春夜吟》、《雨中讀書》、《雙燕歌》、《縛鼠詞》、《獄中之羊賦》等近百首詩作。
《二妙軒碑》集字
為什麼要集字留詩刻成碑文?在公元759年杜甫因戰亂踏進了甘肅天水,因為這裡的環境好、人也好,就在這裡住了很長時間,並寫下了116首詩作,當地有心人就把他寫的詩很好地保存起來。若干年以後,也許是文人的惺惺相惜,也許是上天安排,宋婉也來到了天水,當然他是來這裡做官的,在查看了當地人民當年修建的少陵祠和二妙軒後,就把他所有奉祿拿出來,找到了60首杜甫詩作,以「淳化閣貼」為母本,聘請蘭州擅長鉤摹之技的張正言、張正心二人,刻石34塊置於玉泉觀。有詩云:「淳化摹天寶,風流宋荔裳。詩遺百六字,碑獲十三行。藤瓦東柯杜,鵝籠東晉王。千秋餘二妙,零落贊公房……」就是對這些碑的褒讚。
《二妙軒碑》集字
全碑書法是以行書為主,間以正楷、行草、章草、草書等,風格多樣,蔚為壯觀。今天看來,這個集字不同於《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而是多種書體、多種風格的組合,如果說《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整飭、典雅,那麼《二妙軒碑》就是瀟洒、空靈,更能體現王書風采,也更接近我們現在書風學習的需要。
《二妙軒碑》集字
怎麼樣?這個集字是不是「二王」書法的另一種風采呢?
聲明:本圖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企鵝號原創,作者:郭宗吾。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他是文化學者,進入晚年後潛心研究書法,開創了章草書法新領域
※魏晉以來的書法進步多虧了這位皇上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