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醫結合」這件事,到底靠譜嗎?|非非想
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又火了一把。
不過,這次倒不是因為密宗,而是因為它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了個「佛醫結合」的嘗試。
大興善寺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合作
消息剛一出來,便看到朋友圈有人吐槽說「這醫院鬧哪樣?」
幾乎不用追問都知道他的言下之意,畢竟隔段時間總要看到有人在知乎上提問「家裡老人信佛不去醫院怎麼辦?」——在這種輿論下,佛教和現代醫學好像早就站在了對立面。
可是,佛教和現代醫學,真的是無法融合的嗎?
相比中/西醫,傳統/現代醫學的劃分方式會更為準確
在進入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要交代一句:身體出了問題,一定要去醫院。
正信的佛教,從來不是諱病忌醫的,也從來不曾告訴自己的信眾,單憑祈禱就可以解決一切疾病的問題。
固然,佛教的確認為一部分疾病是業障的結果,但佛教同時也明確地指出,大部分的疾病,實際上是「四大不調」的結果。
佛教有「四大皆空」之說
所謂「四大不調」,也就是人的色相,即身體本身出現了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佛教能做的事情是極為有限的,更多都是在做類似傳統醫學意義上的調養。
《佛說佛醫經》等經典談到這個問題時,大多也是圍繞生活習慣、情緒調節、環境影響等方面展開,至於身體層面的「對症下藥」,那是醫家的事情。
藏醫「如意樹」唐卡
既然如此,「佛醫結合」是怎麼一回事?
答案很簡單,現代醫學關注的是身體問題,但佛教更加關注的是精神問題。而心理學等科學的發展早已告訴我們,人的健康從來不是單純的身體健康。
不僅心理疾病本身就是疾病的一種,不良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會影響到人的生理機能。對於身處病痛的人而言,這個問題更加明顯,負面情緒在很多時候都會加重人的病情,而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導,身體的恢復也能夠迅速很多。
心理學奠基人之一榮格深受佛教影響
因此,「佛醫結合」的邏輯是非常清楚的。
宗教和現代醫學,在這裡分管的兩個不同的領域。佛教不要求病人信仰佛教本身,但佛學在精神問題上的探索,卻能夠從實際的層面幫助到病人。
這一點在佛陀在世時即是如此,釋迦牟尼年輕時曾研讀醫術,他在為僧團看病時,也是憑藉醫藥來進行療愈,再輔以心理上的疏導和生活習性的調整。
《阿含經》里說病人要「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這些觀點與現代醫學的觀念都是完全吻合的。
《增一阿含經》
在輔助現代醫學進行心理疏導方面,佛教在「臨終關懷」上尤其有價值。
現代醫學至今仍未進步到「藥到病除」、「百病無憂」的境地,這就意味著一定會有為數眾多的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當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病人面臨死亡之時,如何陪伴病人相對輕鬆地走完最後一程,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在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佛教都已經證明自己在「臨終關懷」時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安慰和引導,它不僅能提升病人生命的質量,甚至有時還能延展生命的長度。
台灣慈濟醫院即受到佛教基金資助
生老病死是佛教所言「人生八苦」中身體必然會遭遇的四環。
面對疾病,佛教也一直在做著自己的努力。原始佛教中的醫學尚未形成獨立的學科,因此佛教的「五明」都要求僧人學習醫術,承擔治病救人的職責。
在現代醫學迅速發展的當下,這些身體疾病的療愈工作早已不是佛教需要承擔的職責,但在輔助醫學方面,佛教仍然在做著大量貢獻。
曾在網路流傳的圖片
這無疑是佛教「普渡眾生」精神最直接的體現。
在佛教看來,病人與健康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分,他們都是需要關懷、引導的對象,在生老病死之間是諸行無常的道理,最終希望抵達的則是涅槃寂靜。
但在這個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中,佛教並非因現世之苦就放棄了當下,而恰恰是在幫助世間的人們,克服身心的種種病苦,以最從容的方式面對無常。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台獨家特約專欄
轉載請聯繫本頭條號後台
圖片來自網路
TAG:甲和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