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近代書畫家多享高壽!

近代書畫家多享高壽!

書畫養生是中國養生學的又一大特色,歷史悠久,名家輩出。在遠古時期就有伏羲畫八卦、倉頡造字及史皇作畫的記述。據考古發現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已出現了繪畫和書法相結合的作品,書畫作為一門藝術,從原始社會一直延伸到現代。這裡所講的書畫養生就是指通過書法、繪畫、讀書的愛好,達到養生健康的目的。

根據醫學專家研究認為,長期能夠堅持書法、繪畫或讀書的人,大多數為長壽者。追溯中國書畫發展的歷程,我們可從以下古今書畫家的壽齡中不難看出,書畫對人的健康長壽確實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繫。

近代書畫家多享高壽!

吳昌碩

如隋唐之際的虞世南終年80歲,唐代的顏真卿被害時79歲,柳公權享壽88歲,明代的文徵明去世時90歲,董其昌活到82歲。清代俞樾86歲時為江蘇巡撫手書唐代張繼《風橋夜泊》詩,此書一刻碑,拓片便廣為流傳。此外,翁方綱壽高85歲,包世臣壽長81歲,吳昌碩壽84歲,現代書畫界名人于右任、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郭紹虞、蕭龍士、蕭嫻均享壽90歲以上。百歲以上的還有朱屺瞻、肖勞、蘇局仙、孫墨佛。其中難能可貴的是孫墨佛在107歲時,還為參加奧運會的代表連寫了20幅字,並說:我的長壽之道就是寫字。

近代書畫家多享高壽!

齊白石

書法何以對人體有如此大的功用呢?首先它是藉助於漢字的書寫,以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漢代的蔡邕在《筆論》中講:「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唐代張懷璀在其《文字論》中說:「文則數言見其意,書則一字見其心。」

書法的練習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陶冶心靈,還有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比如唐朝有個和尚皎然曾作詩:「濁酒不飲嫌昏沉,欲玩草書開我襟」。道出了書法有排解鬱悶、憂愁,使人昂揚向上的作用。

北宋古文運動領袖、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主張「學書為樂」「學書消日」。他單日練草書,雙日練楷書,以習書法來充實自己的生活,陶冶心情。他在謀古勘中寫道:「秋暑郁然,覽之可以忘倦」。將欣賞書法作品作為消暑祛疲倦的良方。大詩人陸遊也是酷愛書法者,他曾說:「方病,不藥而癒;方飢,不食而飽」。以書法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和充養脾胃的食糧,足以證明書法對人身心健康之功用。

專家們認為,當人們在練習書寫之前,首先要排除雜念,凝神靜氣,物我皆忘,這對心神的調養是十分有利的。

正如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中說:「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唐太宗李世民則在《筆法謝中說:「夫欲書之時,當收視返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玄妙,心神不正,則字欹斜,志氣不和,書必顛撲」。

又如元代李衍在《息齋竹譜》中說:「握筆時,澄心靜慮,意在筆先,神思專一,不雜不亂,然後作筆。」

運筆書寫時通過科學、合理、巧妙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機地將點、橫、豎、撇等筆畫按排到每個字的結構中去,再現字的俯仰、向背、欹正、賓主、疏密、揖讓等。這個過程正是古人所講的「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古人在這裡所說的「盡一身之力」的力不是蠻力,而是書寫者通過長期的習練所產生的巧力。清代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中說:「先運其心,次運其身,運一身之力,盡歸臂腕,堅如屈鐵,注全力於指尖。運之即久,俾指尖勁捷,運筆如飛……」或問:「周身之力如何可到?」日:「臂肘一懸則周身之力自至矣。」由此可見作者在全身心進入書寫狀態時,不僅周身各部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鍛煉,脊柱和關節達到了最佳的平衡狀態,還能激活大腦高級神經細胞,全身血氣通融,使書寫者心神高度統一,機體內外和諧,最終達到身強體健,延年益壽的良好效果。

繪畫也是一門高尚的藝術,它與書法一樣,有凝練神志,陶冶心情,排除雜念的作用。古代畫家有「外師造化勤動腦」的說法,這就要求繪畫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社會,走進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以靜觀景,走走看看,收集素材,採風臨摹,進行創作。將畫家的主觀情思熔鑄到客觀景物中去,畫其所見、所感、所想,以期達到「遷想妙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這種博取廣學,與時俱進,走萬里路,觀萬般景,立身書畫之外,存心書畫之中,潑墨揮毫皆成天趣之能,潛移默化地達到了修身養性,鍛煉體魄的目的。

總結歷代長壽書畫家經驗,那就是:從事書畫活動時,不思聲色得失,不想榮辱進退,煩惱遠去,雅興近前,身心極大放鬆,精神專註。同時,書畫最直接的受益是手臂肌肉可以得到多方位鍛煉,調節呼吸功能,增大肺活量,使氣血暢通,延緩大腦和其他身體零部件的衰老,減少疾病。因此要從事書畫活動,前提條件必須是在安靜環境下,以靜謐的神情,愉悅的心境構思作品,尋求靈感,孕育創作激情。如果心猿意馬,心躁神亂,即便站在書案前習書作畫,也誕生不出好的作品。

就拿畫界稱之為「五君子」的梅、蘭、竹、菊、松來講,就有深諳書畫藝術的權威醫學專家從中國傳統中醫學的角度,探究過其中養生之奧妙。用傳統國畫之法畫「五君子」,相當於中國傳統醫學上的五劑處方,可收到養心、安神、明目、理氣、寬中、調理脾胃、增進飲食。樂以忘憂、健康長壽的療效。

畫冬梅,特別是在寒冬將盡,早春來臨之際,雪融冰消,春華初現、寒凝大地之時。更加有益於身心。醫家講梅之方位屬東,五行屬木,五臟屬肝。肝喜動而苦急,故古人講,春天宜解帶松巾。常畫梅花可煥發生機,散去冬季心肝鬱積之寒熱,調理內臟機能,以解郁化悶。

畫蘭草,古醫家講,蘭在五行中屬火,在臟屬心,在情志為喜,故人們說「喜氣畫蘭」。畫蘭可令人心曠神怡,文雅風流,如入芝蘭之室,心平氣和,精神振奮,至老彌堅。

畫竹子,竹子五行屬木,方位屬東,五臟中屬肝,膽附於肝,在情志為怒,故傳統畫界稱「怒氣畫竹」,偶遇煩心之事,可運筆生風,縱橫於宣紙之上,揮灑竹之精神,以發泄肝膽之火。肝為將軍之官,性剛喜怒,怒則中氣上逆。畫竹之人可排除胸中怒氣,養肝護膽。經常畫竹之人,邪氣不易侵肝,臟腑和順,身心自然無恙。

畫菊花,特別是對年高之人,可滋潤肺腑。中醫五行學說,菊之方位屬西,五行屬金,秋風霜降,百卉留實,寸草結子,惟黃菊繁花密蕊,東籬傲霜,能使人助長不畏艱難的品格,以昂揚健康向上之氣度和不屈不撓之精神面對人生。

畫松柏,可得心靈之正氣。松子食之可延壽,松之餘氣生茯苓,可潤肺補脾調胃,增進食慾,強壯軀體。從中醫學說,松之方位屬中,五行屬土,在臟屬脾,在腑屬胃,經常畫松之人,可得「海納百川」之胸襟,為人處世豁達大度,多福多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道中國 的精彩文章:

勵志篇,詩詞名句
書畫—田英章楷書行書對照字帖《四字名言薈萃》

TAG:藝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