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必須教會孩子的人生「關鍵詞」

一個必須教會孩子的人生「關鍵詞」

你是孩子興趣的保護者

還是扼殺者?

誠誠在上大班的時候,每天回家的路上,一看到有廢棄的飲料瓶,就喜歡撿起來,每天都能攢好多。

也許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有什麼用,而且還不衛生,於是簡單粗暴的進行制止,但誠誠爸爸沒有這樣做。他除了鼓勵孩子要堅持,還專門定期幫助孩子,把收集好的瓶子送到廢品收購站。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保護,同時也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勞動就能獲得報酬,獨立性和成就感因此而建立。

有一個叫妞妞的5歲女孩,非常喜歡做美工,想像力也很豐富,總能用廢紙盒自己設計、製做各種各樣的建築物和交通工具。但是,媽媽卻覺得妞妞干這些沒出息。

後來,她看到其他家長都讓孩子去學舞蹈,也為妞妞報了個班,並且再也不讓她自己玩手工了。

當妞妞舞蹈學的不好時,媽媽就採取懲罰的措施強迫孩子。久而久之,妞妞的情緒越來越低落。

有位爸爸,看到孩子第一次擺積木,怎麼也擺不好。爸爸便來幫忙,很快就擺出幾種小高樓,孩子也很開心。

可隔了幾天,爸爸再和孩子玩時,寶寶說:爸爸擺。她不擺了。這時候,爸爸才發現了問題,因為自己的代勞,而讓孩子失去了探索的興趣。直到後來才發現,孩子漸漸地越擺越好了,壓根兒不用大人教。

你究竟是保護了孩子的興趣?

還是扼殺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人生成功的關鍵詞

馬雲一向關注教育,他曾說過:

中國的教是沒有問題的,育是有問題的。

教,中國的學生全世界考試最好。

但育是培養文化、情商,文化是玩出來的,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

一般都很有出息。

這裡「玩」的本質所指向的,

就是——興趣。

提到興趣,有人習慣性會想到

什麼舞蹈班、書法班、鋼琴班等等。

實際上,培養興趣並不意味著報班、考級,

目的也絕不是為了單純掌握某項技能。

比如,

有的孩子喜歡觀察動植物,

有的孩子一堆沙子能玩出各種花樣。

其實,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愛,

並且沉浸其中的健康活動,

都是興趣的表現。

如果是家長們強加給孩子,

反而違背了興趣本身的目的。

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

引起興趣,後來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

匡衡因對讀書有濃厚興趣而鑿壁偷光,

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陳景潤因對數論有興趣,

努力研究,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

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

你可能會疑問,

這些是特例說明不了問題。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因為興趣,

而最終成為科學家、藝術家,

但在此過程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所帶來的感悟和收穫,同樣非常寶貴。

根據《弘正教育理論》,

興趣是建造動力系統的關鍵要素之一。

興趣,實質上是指做事或學習過程中,

一種快樂的體驗,在心理學上又叫內驅力。

它是人們發自內心想去做一件事的動力,

藉此可以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和意志力,

帶給孩子成就感和幸福感,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要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興趣,

發揮興趣對他們成長的促進作用。

奇幻夢想繪——夢啟航·心飛揚「cosplay秀」

六一特別活動

▲ 2017年,由弘正教育策劃發起

旨在以興趣入手,對孩子進行夢想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老夫子的一句話,

是對興趣最為精妙的闡述。

興趣的目的,不一定就意味著

必須成為未來的事業目標或者人生方向。

重要的是,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發生了興趣,

便會全神貫注地去做。

興趣會使人對事物的

鑽研、探索達到入迷的程度,

可以逐漸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

想像力、注意力和意志力,

可以使他們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險境,

培養出頑強毅力,促其成才。

萬事萬物,大道相通。

有了這樣的體驗和經歷,

可以幫助孩子們做到舉一反三,

大大激發他們的潛能。

所以,父母需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給孩子更多的嘗試機會,培養孩子的興趣,

並且要讓孩子明白,

如果想要把興趣轉換為一技之長,

是需要付諸心血和努力的。

讓孩子學會堅持不懈地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這會給孩子帶來終生受益的影響。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正塾 的精彩文章:

TAG:弘正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