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水稻讓中東沙漠出現稻田!
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10日發表題為「隨著中國在迪拜郊外創造水稻田,沙漠中正出現一抹綠色」的文章稱,在迪拜郊外的廣袤沙漠中,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正向一塊耐旱稻田望去,他們在沙子和稀釋海水裡種下水稻。科學家意識到一場長達40年的奮鬥終於結出正果。
迪拜的沙漠里能長出水稻,你相信嗎?
近日,袁隆平團隊就完成了一項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試驗——沙漠里種水稻,畝產超500公斤。
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示範田查看超級雜交水稻。
袁隆平為什麼跑到迪拜的沙漠去種水稻?
這來源於一份跨國邀請——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受迪拜酋長私人投資辦公室邀請和委託,在當地熱帶沙漠開展水稻實驗種植。
眾所周知,水稻的生長對於氣候、土壤、水等條件要求比較高,而在迪拜的沙漠里要想使水稻生長更是「難如上青天」——
*晝夜溫差達30多攝氏度,還經常有沙塵暴;
*沙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全是散沙,沒有團粒結構;
*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將海水稻種植研發的成果——「四維改良」技術引入迪拜,這一技術克服了水分、土壤等條件的不足,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今年1月份,他們選取幾十個雜交水稻材料,在迪拜近郊沙漠進行小範圍種植,對其抗旱性、抗鹼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狀進行測試。
經過5個月生長,首批水稻已近成熟。5月26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組織來自印度、埃及、阿聯酋等國的專家進行產量測評,其中一個水稻材料產量超過500公斤/畝,還有兩個水稻材料產量超過400公斤/畝。
水稻通常在淡水和土壤而非沙子和海水中種植。在白天溫度可高達50℃且遍布沙暴的迪拜地區,種植水稻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就在今年1月,中國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科學家在這個沙塵瀰漫的酋長國種下抗鹽鹼水稻,其產量超過每公頃7.5噸。該中心帶頭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測試結果超出了他的預期。
如今,他的團隊正尋求擴大研究,今年下半年將在迪拜啟動100公頃海水稻實驗農場,並提出一項雄心勃勃建議:未來使阿聯酋至少10%的領土被稻田覆蓋。該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表示,他們還正在考慮與包括越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多個亞洲國家簽署海水稻種植協議。
中國媒體報道稱,該中心將在中東和北非各地打造「人工綠洲」,使所有阿拉伯國家從中受益,並幫助當地人擺脫貧困和飢餓。目前,中國研究人員正在青島海灘鹽鹼地種植海水稻,但中國已確定全國15億畝鹽鹼地中約有3億畝有改良成農田的潛力——後者幾乎相當於整個大不列顛國土面積。
國際諮詢企業高級分析師佩伊(音)也將迪拜的實驗稱作「一種至關重要的突破」。但她也表示,大範圍推廣此類新作物仍面臨一些重大障礙,且主要與貧窮地區發展此類種植的監管規定和融資有關。「確保他們能用上這些新品種將是實現(海水稻)全部潛力的關鍵一步」,佩伊說道。
作為全世界頭號水稻種植國,中國已不再擔心糧食短缺並很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保持自給自足。如今,許多在種植雜交海水稻領域接受中國支持的國家也在廣泛參與其「一帶一路」倡議。
為中國科學家點贊!
圖片來自網路
綜合自人民日報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將地理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
覺得不錯,請點贊↓↓↓
TAG:地理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