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上疏崇禎皇帝陳述陝西災情,人相食,流民無奈成盜賊
很多人認為崇禎皇帝這個亡國之君當得有點冤枉,其實明朝的滅亡,一方面是因為崇禎皇帝並非中興之主,沒有能力力挽狂瀾,另一方面也因為明朝末年面臨著嚴重的天災,而天災導致的流民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從當時一些官員的奏疏可以看出明末災情的嚴重性,史料中有一封陝西安塞縣人馬懋才的奏疏,詳實可靠地記述了當年的慘烈情形。
崇禎皇帝
馬懋才於天啟五年中進士,最初被派遣到遼東代表皇帝犒勞軍隊,後來被派往貴州負責科舉,此外還到湖廣等地頒布詔書,奔波了四年,在帝國疆域內往返數萬餘里。在此期間,他經歷了遼東柳河兵敗等眾多大事,在貴州南部任職時,曾被盜賊圍困,也看到當地一派蕭條慘淡、百姓爭先逃竄的慘狀。但是上述這些情形,比起他在陝西等地所看到的災情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馬懋才的其他同僚也曾上疏陳述災情,有父親拋棄兒子的,有丈夫殺害並吃掉妻子的,還有挖土地里的草根來吃的,有吃石頭沫來填飽肚子的,但是馬懋才認為這些奏疏所述的都還不詳細,所以他專門寫了一封奏疏向崇禎皇帝詳細陳述災情。
馬懋才在奏疏中寫道:陝西延安府從去年開始一直都沒有下雨,當地草木枯萎,被太陽烤焦。等到八九月間,當地的百姓餓的得爭先恐後地跑到山上,採摘能吃的野草充饑。這野草長得像田地里種的糧食,但吃起來味道苦而且難以吞咽,然而這些野草也只能讓他們多活一陣子。到十月份,野草都被吃完了,倖存下來的百姓只好剝樹皮來吃,各種樹中只有榆樹皮的味道稍微好點。同樣的,百姓將榆樹皮和其他樹皮摻在一起來磨碎了吃,卻也只能減緩死亡的步伐。等到年終時,樹皮也被吃完了,所剩很少的百姓為求生存,只能挖山中石塊來吃。這種石塊粉末吃一點就肚子脹,數日後還是腹痛胃爛而死,大概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觀音土」。
旱災
百姓中有不甘心吃石頭而死的人,便去當盜賊。當地有一兩家稍微有點糧食儲蓄的人家,便被當作搶奪對象,往往被一搶而空。當地的官員也沒有辦法阻止,而那些搶劫的盜賊即便被官府抓到,他們也毫無羞愧,反而會心安理得地為自己辯解:「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為盜而死,猶得為飽死鬼也。」
最讓人揪心悲憫的是,在安塞城西一個被稱之為「糞城」的地方,每日必定有一兩個棄嬰,這些棄嬰中號啕大哭,哭喊著父母,餓急了直接吃糞土。到第二天早晨,棄嬰沒有一個能活著的,隨後又有新的棄嬰,如此循環往複,慘不忍睹。
更讓人恐懼的,那些年齡小的或獨行的人,一旦出城,便會失去蹤跡。在城外,人們用人骨做柴火燒火,煮人肉而食之,原來前面所說的那些失蹤的人都是被吃掉了。即便如此,吃人的人也不能倖免,數日後他們便面目猙獰,疾病纏身,全身燥熱發病而死。整個陝西,到處都是死人的屍體,臭氣熏天。
饑民劇照
災情的嚴重,讓本就稅負嚴重的百姓,無路可活,最後只能被迫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崇禎皇帝在這種天災人禍的情況下,卻沒能採取有效的措施安撫流民,導致農民起義越來越嚴重,這也讓原本不堪重負的明王朝進一步滑向深淵,滅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奔波逃命的永曆帝:清軍來襲,皇子被棄於泥沙中,朝廷幾乎散架
※史可法的兩難抉擇:崇禎死後,該繼續勤王還是回南京另立新帝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