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乙肝伴肝硬化治驗

乙肝伴肝硬化治驗

乙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發展而成。早期由於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後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並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併發症。

本文作者 | 楊愛國 楊曉明 張松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院張恩樹名中醫工作室

丁某,男,43歲。2018年03月06日初診。訴:患乙肝10餘年,發現肝硬化一個月,效果不佳。後請江蘇省揚州市名老中醫張恩樹主任醫師診治。刻診:面色萎黃、眼睛稍黃。門靜脈曲張明顯,脾腫大,納谷不香,苔薄膩,脈細弦。

診斷:臌脹(濕熱久積、肝鬱血瘀)。

治則: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葯:鱉甲煎丸合柴胡疏肝散加減:炙鱉甲15g(先煎),醋三棱10g,莪術10g,茵陳15g,石打穿15g,虎杖10g,茯苓10g,豬苓10g,澤瀉10g,半枝蓮10g,垂盆草15g,靈芝15g,白朮10g,陳皮10g,白茅根15g,雞內金10g。7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上、下午溫服。

2018年3月14日二診:葯後面色萎黃、目黃漸好轉,上方加牡蠣30g(先煎),軟堅散結,以希接效為佳。7劑。

2018年3月22日三診:右脅下隱痛不適,上方加炒柴胡10g,川鬱金10g。15劑。

2018年4月10日四診:葯後右脅痛減,納谷不馨,上方加焦三仙(各)10g,香谷芽15g。15劑。葯後右脅痛蠲除、納谷尚可,繼用原方15劑。

2018年5月14日五診:葯後諸症好轉,自述無不適。續服原方葯鞏固療效。15劑。

2018年5月29日六診:諸症漸愈,面色萎黃、目黃已消退,複查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精神、食慾俱佳,原方繼續,以鞏固療效。15劑。

正氣虛虧,復感邪毒,內外合因,導致乙肝發生。乙肝遷延不愈,肝失疏泄,肝氣鬱結,肝絡阻塞,因致血瘀肝硬化。而正氣虛損,脾腎虛弱,肝臟抗病能力低下,又是招致血瘀肝硬化的內在因素。乙肝邪毒感染,是致本病外因;濕熱久機,肝失條達,肝氣鬱滯,而致氣滯血瘀,亦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故本病以軟堅散結、健脾利濕、佐以抗毒為治療原則,同時標本兼顧,扶正以祛邪。

初診方中炙鱉甲軟堅消癥、行氣活血、護肝抗癌;醋三棱、莪術二葯相須為用,破血行氣、祛瘀止痛;石打穿活血化瘀、散結消腫;茵陳、虎杖、垂盆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茯苓、豬苓、澤瀉、白茅根、白朮,利水滲濕、滲利小便,以導濕熱下行;半枝蓮活血祛瘀、抗癌解毒;靈芝保肝解毒、扶助正氣;陳皮、雞內金和胃健脾、消食化積。

二診時患者訴葯後恙情好轉,故方中加牡蠣以增強軟堅散結之功。

至三診時患者訴右脅下隱痛不適,故方中加炒柴胡、鬱金以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四診時患者訴納谷不馨,故方中加焦三仙、香谷芽以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五診可見葯後諸症好轉,自述無不適,故原方葯繼續,以鞏固療效。

六診時,葯後諸症漸愈,面色萎黃、目黃已消退,複查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精神、食慾俱佳,葯後效如桴鼓,故續服湯藥以鞏固療效。

張恩樹主任醫師還叮囑患者要調攝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應忌酒、辛辣、甘肥、腌制及生冷之食物;平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並定期隨診、複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肝 的精彩文章:

期待?乙肝新葯新進展,有望降低患者負擔
慢性乙肝真的會得肝癌嗎,乙肝患者離肝癌還有多遠?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