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外銷瓷,大紅大綠第一眼俗,再看更俗!

清代外銷瓷,大紅大綠第一眼俗,再看更俗!

對於中國古代外銷瓷的解讀,總有用力過猛之嫌,似乎有點過分強調文化方面的傳播力了。

外銷瓷解決海外消費者最大的痛點,是裝飾客廳。

有圖為證——

西式客廳中,主要是以五彩和粉彩為主的外銷瓷,裝飾感極強。且有很強的融入性,不突兀,也不喧賓奪主。圖中所陳列的外銷瓷,幾乎均為18-19世紀期間,出口到歐洲的。

清代青花瓷整體製作水平,已達最高峰,主要表現在:

大量優質高嶺土被使用, 拉坯工具工藝提高,青花鈷料研磨淘煉技術進步,青料分水的細化,繪彩工具的改進,窯爐革新提高了窯溫等。

元、明時期的青花瓷工藝,受技術方面的局限,紋飾上往往採用一筆點畫、小筆拓染,或勾線平塗,屬於意象性地描繪,很難準確、細膩描繪物象。

清代工藝技術的提升,使得青花瓷裝飾題材大大擴展,複雜的人物故事、山水樓閣、飛禽走獸、花卉圖案和文字紋章等無所不能;

加之畫工技藝高超,線條精細,分水色階豐富,發色艷麗,畫面生動傳神,空前絕後。

但最能體現清代外銷瓷成就的,還是彩瓷系列。

先說五彩。

清初,人們發現用油或膠水調製的彩料,可以大大增強在瓷器釉面上作畫時的附著力,使畫師得以在彩繪的得心應手。

而明代五彩,用水調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作畫,很難附著在釉面上,因此畫面多是「粗枝大葉」,無法細膩準確地描繪勾畫,難以滿足精細裝飾題材的需要。

在陶瓷裝飾史上,康熙五彩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創了從畫到填,全部在燒成的瓷器釉面上完成的新工藝,代表著景德鎮陶瓷五彩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清代陶瓷劃時代的新成就,是發明了粉彩瓷。

粉彩,顧名思義,它具有粉潤的質感,這是由於粉彩多採用玻璃質的透明顏料和琺琅質(即粉質)的不透明顏料的緣故。

粉彩瓷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是在五彩的基礎上,受西洋琺琅彩及其製作工藝的影響,改進傳統的釉上彩料和畫風而形成的一種釉上彩瓷新品種。

清代粉彩的畫法,受中國畫影響,瓷畫與紙畫的畫風漸趨一致,與名人字畫相輝映。清代粉彩還受到西洋畫琺琅和西洋畫師為代表的西洋繪畫技法的影響,重視明暗、透視,注重寫實。

在粉彩翎毛、花卉、人物、山水畫面紋飾上,出現了有光線明暗變化和陰陽向背的立體感,令表現對象無不栩栩如生。

清代粉彩無論是描摹中國傳統風格的工筆重彩、精美圖案,還是西洋的銅版畫、油畫,都隨心所欲,惟妙惟肖。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紐約蘇富比。

購買古董、參加拍賣、鑒定等服務請掃一掃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藝術古玩 的精彩文章:

宋代五大窯——瓷器輝煌的開始!

TAG:人生藝術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