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朝代命名多有重複,為何此國號無人問津,不被後來政權採納
中國的國號,基本上都是那麼幾個來回用。比如秦,秦朝之後有前秦、後秦、西秦,再比如燕,有前燕、南燕、後燕、北燕,除此之外,數量最多的恐怕就是漢了,給大家列舉一下,東漢、西漢、北漢、南漢、蜀漢、玄漢、候漢、郝漢、成漢、赤眉漢、朱漢等等。 然而比較奇怪的是,韓這個歷史上人人熟知的國號,在歷史上出現一次後就再也沒有被哪個政權使用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被高麗棒子拿去建國了(滑稽)!
韓國早在西周時就已經建立,周武王分封諸侯,把自己的兒子封在韓城,由此建立韓國。但是春秋時代伊始,韓國就被晉國吞併。之後發生了大家熟知的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國才重新建立 ,定都在陽翟。韓昭侯即位後任用申不害為宰相,進行變法,富國強兵,韓國出產的弓箭勁弩、吹毛斷髮的寶劍都是各國爭相購買的對象。當時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製作寶劍技術「陸斷牛馬 水截鵠雁」!憑藉這兩樣先進科技,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不幸的是,韓國是戰國七雄里第一個被秦滅掉的國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韓國地處中原一帶,在當時稱為上黨地區,這片地區不以「韓」自居,號稱天下之脊,西控河東,北連晉陽,南俯洛陽,東接河北,是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後漢書》稱其「天下有變 常為兵沖」,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簡單點說,就是若為太平盛世,則中央必定嚴加控制。若在亂世,必然會遭到周邊勢力的虎視眈眈,強取豪奪,也稱四戰之地。所以韓國被秦國、魏國、楚國、齊國四個周邊大國打壓,而位於自己國中的周王室又不能欺負,都沒有可以開疆拓土的地方!別的國家打不過還可以跑,韓國軍隊該往哪跑?太憋屈了。
這就導致韓國雖然身處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存在感卻幾乎為零,打誰都打不過,早已沒有了威名。除此之外,從漢朝之後,戰國韓國所處的這片土地,只有關隘和津渡的守將以及周圍各縣官吏駐守,除了漢初韓王信,很少有權臣貴族獲封過。上黨地區雖然是軍事重地,但地處高原,糧食產量低,而產糧的豫中地區卻又無險可守。綜合來看,幾乎不會出現能割據一方的情況,再加上作為四戰之地,各國你來我往,每個國家佔領後都有自己的命名,比如上黨後來叫潞州,明朝時一位王爺封到此處也叫潞王,不叫韓王。
古代常見的朝代命名方式大體有三種:一是根據發跡地來命名,如宋朝;二是根據君主的爵號來命名,如唐朝;三是根據讖語或者文義定國號,如元朝。而韓國不管看哪一條似乎都沾不上邊。作為戰國七雄之一,戰國沒有作為強國問鼎天下,聲望不高,而上黨地區從漢朝之後就再也沒有用過「韓」作為行政區劃和民間俗稱,韓國周邊強國林立,不管是秦、周、宋,還是趙、魏、晉,名字都比它響亮,那些後來政權的領袖也有較多的選擇。最終,「韓」這個國號也就慢慢淹沒。不過雖然它在古代沒有政權選擇,不過現代不是還有個叫「韓國」的嘛!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涉及政治問題。歡迎大家和不懂君探討交流哦!也請批評指正吶!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