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公司進入農業找場景,「麥飛科技」的第一步是幫農民節省農藥錢

AI公司進入農業找場景,「麥飛科技」的第一步是幫農民節省農藥錢

[每篇 3 分鐘,鈦媒體帶你讀懂人工智慧]

看似高大上的AI演算法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何聯繫?這是中科院遙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宮華澤、中科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劉龍多年研究的問題。2016年底,他們將傳統衛星遙感、植株3D建模等專業知識從實驗室帶進了農田,成立「麥飛科技」,以幫助中國農民利用AI手段提升莊稼生產效率。

對於農民來說,所謂遙感、演算法都是不接地氣的概念,麥飛也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在面向農民普及服務時,麥飛在產品規劃中有著清晰的目標:AI、遙感只是手段,輔助植保才是核心環節。

在農業領域,「植保」包括施肥、灌溉、噴葯等環節,是培育農作物的重中之重。麥飛也將識別病蟲害、精準施藥當作面向農民推出的第一步服務。

具體來說,麥飛提供的服務可以按照 「監測機」與「植保機」兩款硬體機型劃分。

首先,在初步了解種植作物情況後,由麥飛在各地的「飛手(操作無人機的地面工作人員)啟動監測機對農田進行數據採集,監測機上帶有探針、高光譜相機等設備,通過光譜識別技術,可以利用反射電磁波的光譜曲線判斷作物的健康情況。

「當可見光進入健康葉片,會有一個綠色的反射峰,如果葉片因病蟲害導致色素含量發生變化,反射峰就會呈現差異化的狀態。「麥飛科技CTO劉龍對鈦媒體解釋到。

通過遙感技術,麥飛的監測機可以對農田病蟲害情況進行識別,綠色就代表作物健康,紅色則代表病蟲害嚴重。

而在掌握農田病蟲害的程度及分布後,監測機會傳輸回一個通過GPS定位形成的經緯度數據包,由植保機進行第二步的精準施藥。簡單來說,就是農田的哪些範圍病蟲害較嚴重,需要重點噴洒農藥,反之則可以少噴洒或者不噴洒,以此節約農藥噴洒量,達到節省植保成本的目的。

「傳統是對作物實施整田噴洒,這就好比一個人咳嗽,卻要吃治療全身各個器官的葯。通過遙感技術,就可以用更少的錢幫助農民防治病蟲害。」劉龍說。

麥飛的「飛手」執行無人機操作工作

如何精準識別病蟲害的範圍就成了Al的用武之地。

農田種植面臨的情況有時十分複雜,根據天氣、作物、季節的不同,機器有時會出現「誤判」的情況,比如作物只是缺水缺肥,但並不是有病蟲害,這類情況需要麥飛將更多的數據維度、事件類型列入系統,以提升監測機診斷的精準度。

目前,麥飛已完成2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BV百度風投和高捷資本共同領投,峰瑞資本跟投。獲客方面。2017年麥飛在湖北已服務超過20萬畝農田,老客戶復購率達80%以上,今年將逐步將業務拓展至江蘇、遼寧、安徽等地。(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蘇建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ofo否認挪用百億押金;蘋果禁止用iPhone 挖礦
AI如何技術落地?2018全球機器學習技術大會,一大波乾貨正在路上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