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的一顆「小球」是如何卡住了我們LCD屏的脖子

日本的一顆「小球」是如何卡住了我們LCD屏的脖子

技術壟斷

遭遇

國產原材料不純難題

據江必旺介紹,無論是間隔物微球,還是導電金球,粒徑要非常精確和均勻。

微球的材料是塑料或二氧化硅。製作微球,第一步,在反應液里,塑料或者硅烷變成液球,並且固化。「就好像油快速攪拌在水裡,會分散成小球一樣。

這種方法做出的微球有大有小,需要精密篩分。「用一般的篩子是做不到的,因為微球每隔0.2微米是一個規格。2微米和2.2微米的兩種球,要分開是極其困難的。世界上只有日本的公司可以篩分這種微球,周期長達6個月。

篩分工藝是行業秘密,大概原理是利用大小球的浮力不同,下沉有快有慢,在液體中分離。

生產導電金球,還得多幾道工序:表面處理後,鍍上一層金或者鎳。100納米厚的這層金屬,必須薄厚均勻;球和球互不粘連。普通鍍金工藝是行不通的。

由於技術門檻極高,導電金球生產被日本的積水公司壟斷。

江必旺博士經過十多年研發,繞過「篩分法」,發明「種子法」,打破了日本的技術壟斷,將讓下游產業極大受益。

種子法是讓幾納米大的塑料或者二氧化硅充當種子,在適當的化學環境下慢慢長成微球。長出來的微球個頭一樣大,不需要篩分。生產周期只有6天。

但是嘗試生產微球時,遇到了想像不到的困難。

「在開發液晶間隔物微球材料時,首先就遇到國內基礎原料質量差的問題。」江必旺說,「苯乙烯是通用的化工單體,國內產能位居世界首位。但國產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雜質含量高,尤其是萘含量高,用其生產出來的間隔物微球機械強度低、變形大,不能滿足控制液晶顯示的要求。」最終,納微公司只得選用國外的原料。

OLED

industry

一個有內容的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花順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TAG:同花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