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劉邦聽說他要造反,為何不調查就派人殺掉他

他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劉邦聽說他要造反,為何不調查就派人殺掉他

樊噲是劉邦手下一個警衛員,他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安全撤離危險地帶。他對漢朝的建立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然而,作為劉邦的救命恩人的樊噲最終的下場卻是被劉邦殺死。有人認為劉邦是聽信了別人的讒言,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劉邦擊敗項羽後就沒有了敵人,這時他已經準備著手坐上漢朝皇帝的寶座了。當他坐上皇帝的位置後,他發現自己並不快樂。因為他自己已經到了一定的年歲,還得考慮下一代的儲君問題。他首選的漢二世是劉如意。我們知道劉如意不是皇后呂雉所生,所以呂后非常擔心她的皇后和將來的太后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想讓自己的兒子劉盈當太子。可是劉盈太懦弱,如果把江山交給他,恐怕漢朝存留的時間不會很長。

這是劉邦自己的想法。他想改換太子,可是他的下屬都不同意他這種激進的做法,皇后呂雉在改換太子這件事上非常堅定。她不同意換太子,還在劉邦的面前聲淚俱下,表現得非常悲切。不得已,劉邦只好把他的計劃暫停,但是他的心裡一直有這種想法。後來,劉盈和劉如意都逐漸長大,而且二人都成為了好朋友。隨著他們年歲的增長,劉邦逐漸放棄了改換太子的想法。

太子的位置穩定下來後,就有人開始向劉邦建議清除太子身邊的隱患。這些提建議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樊噲。樊噲的妻子是呂媭。樊噲和劉邦在親緣關係上是連襟。如果劉盈登上皇帝的位置後,樊噲肯定有了依靠實力,因為他是外戚。樊噲在劉邦沒做皇帝之前就大大咧咧,沒有約束。劉邦活著的時候還可以鎮壓一下。一旦劉邦死後,那就沒人能夠說服他了。他作為國舅後就會更加肆無忌憚。所以為了防止大的問題發生,樊噲必須死。

後來,有大臣上奏劉邦說樊噲要造反,劉邦聽到這個消息後,什麼話都不說,直接派兵抓住樊噲處死。樊噲就這樣被劉邦殺害了。其實樊噲沒有造反的意圖,而是劉邦早已經有了殺他的心思。這種心思已經在劉邦的心裡藏了很久了,他就是不把這種心思表露出來。直到有人點燃了這個導火線,他才爆發出來。

劉邦處死樊噲是蓄謀已久的,他為了自己創建的大漢王朝能夠一直延續下去而不被外族人干擾。所以不得不殺樊噲。即使樊噲曾經救過他的性命,還隨著他南征北戰。這樣一個良臣武將,放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讓統治者喜歡的。但是由於樊噲性格原因,他太粗暴了,不適合將來的輔政。或許樊噲的粗暴只是表面現象,他真正的內心是想要篡權。在對待政權的問題上,劉邦絕不會心軟。

劉邦是看到了秦朝的下場才有的這種想法。不光是劉邦自己,呂雉亦是如此,樊噲和韓信這兩個人都是悲慘的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僅活到五十多歲就離奇死亡,到底得了什麼怪病?只聽到名字就讓人後背發涼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犯下唯一的一次致命錯誤,直接導致蜀漢第一個被滅

TAG:品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