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翡翠的流傳之美
相信大家無論看什麼古裝片的電視劇和電影,無論什麼場景都少不了翡翠玉;玉簪、玉佩、手鏈、項鏈,玉從古至今都一直流傳到至今,當然,在晚清時期也有極其珍貴的一些玉器,
那麼為什麼古人喜愛玉器呢?
中國人對玉的喜愛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人們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用作人神心靈溝通的中介物,崇玉、愛玉、賞玉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玉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篆字體中,「玉」原為「王」。在封建帝制出現後,帝王的「王」與「玉」為同形字,為了區別開來,便在玉的「王」字加點作「玉」,玉與王有著不解的淵源。在古代,玉器是身份的象徵,曾經一度為皇帝、朝廷專用,民間禁用;更被用來比喻人的品德,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早在春秋時期,君子就「比德以玉」,更有管仲、孔子相應提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發展到漢朝最終形成了許慎所說的「玉有五德」。
從古至今,人們都給玉這種最質樸的自然物,賦予堅毅、溫良、清麗、儒雅等品性,並以此比喻文人君子的道德與行為,把玉推崇至品德美的極高程度。
那麼,既然玉被比喻為聖潔、完美之極,佩玉者也就是無比高尚的人,都是翩翩君子,因為他們已獲得了如玉一般的道德品質。
儒家更是將佩玉與道德高尚與否相聯繫,進一步規定「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種社會道德觀的形成千百年來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言行舉止,所以,佩玉風尚一直流行至今。
我國自古就有玉石之國的美名,古人視玉如寶,作為珍飾佩用。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潔白、美好、善良、高雅、華貴的象徵。《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佩玉上刻著: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女人之一:楊玉環;有名的美男子:宋玉。含玉的詞多為褒義詞,如讚美女人的詞有玉女、玉人、玉容、顏如玉等;稱讚住處的有玉府、玉堂、玉房、玉樓等;對月亮的雅稱有玉兔、玉宮、玉蟾等;對衣食的讚詞有:玉衣、玉帛、玉冠、玉食、玉實等;稱人之情操高雅為冰清玉潔;稱人之堅守美德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翠玉雙龍活環耳蓋爐爐翠玉質
圓形,束頸,鼓腹,下承三足。有蓋,蓋圓撇頂,雕太獅少獅為紐。微侈口,厚唇,肩兩側飾對稱龍耳,各套一環,腹下有三獅首吞式足。此爐以上乘而碩大的翠玉料雕琢而成,掏膛規整,精雕細琢,瑩潤通透,為翠玉器中之極品。翡翠在清十七世紀順治年間由緬甸流入中國,當時翡翠多為皇室所有,流散到民間甚少。自乾隆帝開始,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位皇帝及后妃們均對翡翠情有獨鍾,宦官和商賈以翡翠收藏豐儉來衡量財勢,故翡翠又稱之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駕於各種寶石之上。
廣東進貢銀胎鎏金嵌寶翠玉盒
盒為銀胎,四方倭角形,平面式蓋。盒蓋面和四壁嵌翠玉,邊沿嵌米珠及寶石紅料珠。底鏨刻吉祥紋飾。
此盒裝飾簡潔貴重,底部鏨刻花紋細緻,帶西洋情趣,具廣東工藝的特色。
此盒源自美國富豪慈善家阿斯特(Brooke Astor)夫人。阿斯特夫人1902年出身於美國海軍家庭,父親為海軍軍官,曾隨父居住於中國、多米尼加、海地等國家。她經歷過三段婚姻,她的財產來自她第三任丈夫文森阿斯特。文森阿斯特離世後,她用丈夫的名字設立了慈善基金。她於2007 年8 月辭世,享年105 歲。
晚清時期當年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阿斯特四世(John Jacob Astor IV)帶著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十八歲年輕妻子,住進了全鐵達尼號游輪最貴的特等艙里,他是船上唯一的億萬富翁。在船要沉沒之際,他把體弱的太太送上了救生艇,因為當時先要撤退婦孺,他未能同行,也沒有因為自己特殊的身份要求先被救,終與鐵達尼號一起沉沒。而他的遺腹子文森阿斯特(Vincent Astor)就是阿斯特女士的第三任丈夫。
廣東貢品是指清順治至宣統年間廣東主要官員進貢給皇帝的工藝陳設、文玩、西洋玩藝。從傳世的貢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清中期廣州的工藝製造業尤為繁。這極可能是當朝的皇帝痴迷西洋珍寶的緣故。據清史記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他發了一道諭旨:「買辦洋鐘錶、西洋金珠、奇異陳設或新樣器物……,皆可不必惜費。」導致乾隆時期廣東貢品製作數量龐大,質量上乘奢侈。此對盒應為其中之一的精品。廣州因地理環境的優勢,成為清朝主要的對外貿易口岸。當時華洋彙集,除了經營貿易之外,也聚集了華洋能工巧匠,諸如玻璃畫工、制扇匠、牙匠、漆匠、寶石匠等,也製造出深得皇帝喜愛的以歐洲工藝融入民族風格的鐘錶、琺琅、傢具、牙雕等精品。此對盒上鑲嵌的米珠及料石與同期製作鐘錶上裝飾如出一轍。
晚清 翠玉觀音像翠玉質。觀音身穿長袍,髮髻高挽,頭披輕紗,袒露前胸,胸前佩瓔珞及絲帶,左手持楊柳枝,右手拿經卷端立於洞石蕉樹前,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伺候左右。背有鳳凰、牡丹。此尊觀音雕琢精細,線條流暢。觀音法相端莊,神態祥和靜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是觀音菩薩的左、右脅從,是菩薩教化眾生的助手,也是金童玉女的象徵。
清乾隆 翠玉獸面雙耳蓋瓶該器料大質優,已屬難得。器型端莊,紋飾古雅,雕工優異,琢磨精良,更復難求。乃清宮仿古器中精品,亦為翠玉雕刻之早期罕見之物,值得寶藏。
玉的醫療保健功能早就被醫藥家和收藏家發現。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記有玉的藥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記錄了玉的十四種藥效:「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除胃中熱,喘息、煩懣、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
引別錄: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面身瘢痕,可用真玉日日磨之,久之則自滅。」並附方劑: 「小兒驚啼聖惠方、痃癖鬼氣聖惠方,而身瘢痕聖濟方。」古代文獻一直都有記載,盤玉有健身功能,盤玉者每每希望把古玉的溫潤與光澤盤出來,故手指要多運動,有如柔軟體操或甩手操一樣,是輕柔舒適,而非劇烈。
《拾遺記?高辛》也記載有玉器的驅鬼防邪之事。「丹丘之地有夜叉駒跋之鬼,能以赤馬瑙為瓶盂及樂器,皆精妙輕麗,中國人有用者,則魅不能逢之」。
TAG:碧泓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