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內向膽怯,多半是父母不成熟,對孩子做了這3件事

孩子內向膽怯,多半是父母不成熟,對孩子做了這3件事

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很緊張,不是因為輩分之差有代溝,而是因為父母不懂處理與孩子的關係。父母總以為小孩子不懂事,總以自己的想法去支配孩子的行為,造成親子關係緊張,這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試想我們自己童年時,當父母逼著我們做一些事情時,我們會很抗拒,發展到最後會變成一生的恐懼,這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很大威脅。

從我身邊來看,我有一個同學,她性格很內向,甚有點害怕生人。這就造成了她從上學起就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錶現自己,所以一直默默無聞。前段時間我才知道,她會這樣其實是有原因的,她的父母愛面子,望女成鳳,在她小的時候老是喜歡逼她學各種才藝或在飯局上讓她發言。然而這都是她不喜歡做的事,久而久之她就封閉自己,成了一個不喜歡與外界交流的人。所以說,如果父母出現這種現象,父母就要注意下面這幾件事了!

1、不要逼迫孩子表現自己

如果父母看出孩子不願意表達自己,就不能再勉強了。孩子不喜歡錶達是因為缺乏自信、羞怯或表達能力較弱,父母不要為了面子而逼迫孩子。在遇到孩子的雷區時,父母要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比如,與孩子聊天,以朋友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意願並給予體諒;認真聽孩子的提問,並耐心回答,孩子只有得到正確的回應才能敞開心扉;或陪孩子閱讀、擴大孩子的交際圈。只有用心交流,孩子的表達能力才能提高。

2、不要逼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孩子雖然還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有選擇自己要做什麼的權利。只要孩子做的事夠合理,父母們都不該過多的管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厭惡。父母們應該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注重孩子個性的發展,不要過於功利化地教育孩子。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孩子就該無憂無慮的,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自我成長的空間。

3、不要經常批評孩子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他們雖然也有知恥心,知道自己錯在哪,但他們消化語言的能力沒有大人強,會以為自己很差勁,便對外界產生恐懼。在孩子犯了錯時,父母首先該做的是平穩孩子的情緒,待孩子平靜後,再與孩子討論事情的對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父母只有平等的與他們交流,他們才能真正的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擁有一個正常且健康的心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糰子麻麻 的精彩文章:

每次來大姨媽量都太少了,醫生說,趕緊吃這幾樣東西
父母捨得對孩子下苦心,孩子長大後才會更省心!

TAG:小糰子麻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