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年間,發生了11次「百年一遇」的暴雨,但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笑

6年間,發生了11次「百年一遇」的暴雨,但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笑

每次新聞播報,提到「今天我們省降雨量達到XXX,刷新了歷史新高,是百年一遇的暴雨……」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怎麼那麼耳熟,不是上一年才「百年一遇」嗎?怎麼今年又來了?

「百年」按照常理來講,在我的有生之年,最多應該只能遇到一次吧。但非常幸運的是,在這短短6年間,我就見證了奇蹟,遇到了11次。

這11次,有發生在你的城市嗎?以下是從網上截取的官方新聞報道:

11次「百年一遇」的暴雨

2012.7.21 北京市

2012年7月21日,中國大部分地區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據官方報道,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元,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

其中69人身份已經得到確認,10人身份一直不能確認。死亡者中因公殉職5人,在其他已經確認身份的61名遇難者中(除因公殉職),36人為男性,25人為女性,其中溺水死亡46人,觸電死亡5人,房屋倒塌致死3人,泥石流致死2人,創傷性休克致死2人,高空墜物致死2人,雷擊致死1人。在受災最嚴重的房山區,共死亡38人。

2013.7.24 延安市

2013年 7月1日,延安市發生了自1945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過程最長、強度最大、暴雨日最多且間隔時間最短的持續強降雨,超過百年一遇標準。據官方報道,延安全市因災造成42人死亡,133人受傷,累計經濟損失達66.15億元。

2013.8.15 茂名市

茂名市沙琅鎮觀靑村的觀靑橋被洪水沖斷

2013年8月15日,受強颱風「尤特」帶來強降雨的嚴重影響,廣東茂名局部地區出現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茂名電白縣,洪水突然衝進羅坑鎮大車田村,兩村民被洪水捲走而死亡

2013.10.9 上海市

2013年10月9日,上海市11個標準測站降水量均值達152.9毫米。上海市天氣表示,這是1961年以來上海市平均單日降雨量最高,超過2012年海葵颱風(129.0mm)和2005年麥莎颱風(127.1毫米)。松江千步涇15米防汛牆出現垮塌,附近小區進水。所幸附近居民沒有生命危險。有消息稱,至少1.1萬戶民居進水。公眾質疑氣象局預報不力

同濟用它的排水系統為我們詮釋了校徽的涵義,什麼是同舟共濟

很多市民對氣象局在7時38分才發出紅色暴雨預警提出質疑。因為當時雨勢已經非常大,且上班早高峰已開始。「孩子都出門上學了,淋透了,才聽說發暴雨紅色預警了。這預警就不能早點發么?」網友紛紛吐槽。

質疑還集中在颱風「菲特」、「丹娜絲」雙重影響下,上海市氣象局10月7日中午就取消了颱風藍色預警。但是顯然,取消預警後的雨勢越來越大,人們在放鬆警惕後,卻不得不面對水漫金山的事實。

2014.5.9 廣東省

2014年5月9日,廣東大範圍遭受暴雨、大暴雨襲擊,珠江三角洲多個站點降雨量超百年一遇。據廣東省防辦報告,此次強降雨過程造成江門台山市、新會區等地共31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1萬人,有43個村莊受澇,直接經濟損失6000多萬元。

2015.8.10 浙江省

2015年8月10日,浙江省防指繼續維持Ⅱ級應急響應,颱風造成全省158.4萬人受災,轉移人口18.84萬;倒塌房屋223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3.6千公頃;停產企業867家,公路中斷272條次,供電中斷288條次;損壞堤防422處、68.72千米,損壞護岸966處。全市因災死亡12人,失蹤5人,均為特大降雨導致山洪和泥石流災害造成。

「蘇迪羅」同樣導致麗水市景寧、青田、龍泉等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青田縣萬阜鄉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房屋倒塌,2名老人被埋不幸遇難

2016.7.6 26個省

2015年8月10日,湖北、江西、湖南、江蘇、廣西、貴州等省份近百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另外,鄱陽湖出現今年首次長江江水倒灌現象。

據中國國家防總通報稱,截至7月3日統計,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2016.7.9 河南省

2016年7月9日,河南新鄉降雨量已突破當地歷史極值,城區大多區域內澇嚴重,暴雨導致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並大面積停電,車輛無法通行,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安陽遭百年一遇暴雨,連夜轉移10萬人。7個縣、27個鄉鎮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13.39萬人,轉移群眾10.57萬人。此次強降水,死亡人口共5人(林州4人、安陽縣1人),失蹤1人(林州1人),倒塌房屋0.027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千公頃,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8億元。

2016.7.24 河北省

井陘縣小作鎮南石門村村民在清理住房。從牆上留存的痕迹可以看出,當時衝進屋裡的水大約有兩米多高

2016年7月24日,河北省井陘縣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一天的降雨就超出該縣2015年全年降雨量,一天的降雨就相當於1996年洪災三天的降雨量。」有工作人員介紹說。截至7月23日11時,暴雨洪澇災害已造成井陘縣26人死亡、34人失聯

2017.7.31 陝西省

2017年7月31日,無定河支流大理河綏德,子洲特大暴雨已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對年僅18歲的雙胞胎姐妹。綏德縣將這次暴雨洪災稱為「百年一遇」。

2018.6.8廣東省

2018年6月8日,受颱風「艾雲尼」兩次登陸廣東帶來持續性強降水影響,廣東多地暴雨,廣州市成暴雨的集聚中心,出現水浸街現象。

廣東廣播電視台門口像一個水池。

GIF

珠江的水漫出了濱江。

孩子們是這樣放學的。

室內咖啡店也無可避免地進水了。

GIF

車子在道路上是這樣的,小車被淹沒了一大半。

GIF

淘金的停車場是這樣的。

公交車站等車的路人,在水中等待他們的「水上巴士」。

這次暴雨,根據朋友圈轉發了解,4人不幸意外涉水觸電身亡

在肇慶鼎湖區桂城街道新八區楓苑路,一男子疑因觸電倒在地上,浸泡在雨水中一動不動,有人發現後第一時間報警。根據網友提供視頻顯示,隨後有警察到現場,用棍將該男子拖離疑似漏電的區域,醫護人員在場進行救援。

6月8日晚19時許,群眾報警反映在禪城區汾江中路花園購物廣場正門公交站有人觸電倒地。經核實,兩名傷者為母女關係(廣西人),後兩人均經搶救無效死亡。

廣州白雲區一男子過斑馬線時倒地。8號晚,一段急救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男子躺在濕地上,有醫護人員正在進行急救,一名女子在視頻中稱,事發地在廣州機場路,因水有電,有人觸電倒地。

事發後,廣州公安通報此名男子只是「疑似觸電死亡」,並未承認其是因此次暴雨身亡。

16歲死亡男孩的家屬表示對此很不理解,並拿出了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提出質疑。死亡證明上面清晰寫明「死亡原因是電擊傷」。

沒有一個媒體深入報道

6年間經歷的11次「百年一遇」暴雨,每年都被網友揶揄。今年,廣州朋友的朋友圈還流行著這樣的段子,「我曾經以為在XX有套房有輛車,那生活就很牛逼了。直到今天,這個城市告訴我,還缺條船。」

但我卻覺得一點都不好笑。

因為我發現,一個城市發生這麼大的事情,除了滿朋友圈的段子,卻沒有一個媒體深入報道,分析這整件事發生的事故和影響。

在廣州火車站通往中國大酒店路段,水深超過小汽車車頂的時候,沒有收到任何緊急報道;在發生第一個水裡觸電身亡意外的時候,沒有收到及時的警告和呼籲;在廣州、佛山每個主要區域,積水到成人的膝蓋,小孩的腰上時候,沒有人建議哪個路段不要前行。

這裡,我疑惑了,一直想著2個問題。

第一個是,我們現在流媒體發展這麼快速,網上平台發展那麼雀躍,讓地方的傳統媒體沒法生存,但原本即時新聞和身邊大小事情的及時報道,卻沒有平台在報道。

電視不再是我們日夜停留的地方,但我們的手機里,卻找不到一個像以前「廣州電視台」能及時報道「廣州「各種緊急情況的入口。在這次的暴雨里,我發現,我們的進步沒有包含環境的及時信息。

這讓我想到去日本時候,必須要下載的一個app,裡面包含每個地方的及時災害和天氣信息。大家說中國的互聯網最牛,我們有沒有牛到能用互聯網協助我們的安全?

日本的「防災警報」APP

第二個是,為什麼我們的城市面貌變化那麼大,但我們的城市排水系統卻比我小時候還糟糕了?

我沒有印象,水會泡到腰間,我也沒有印象我家人的腳會被水泡到膝蓋上;我沒有看過小車、公共汽車被集體泡在路上;這甚至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下雨積水不能隨便踩在水裡,因為會漏電有生命危險。我想,鋪道路地磚,是每屆城市建設最喜歡做的事情,因為它容易出「視覺效果」。

當我發了一個關於建設的質疑時候,不少人(可能是專業人士)回復:排水系統整治困難大,而且如果要為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做加強的排水,花的錢太多了。我疑惑,難道我們建房子不用為了可能幾十年發生的一次地震,做好避震;難道車子不用為了,可能車子一輩子都未必遇到的車禍,做好所有的安全措施嗎?城市難道只是為了日常的小風小雨做建設?

我們的快速發展觀,已經快到認為不值得為了小機率事件而投入。6年間11次的「百年一遇」,機率真的算小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拉圖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柏拉圖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