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後李亨為何選擇到靈武即位?只因那裡有支隊伍支持他

安史之亂後李亨為何選擇到靈武即位?只因那裡有支隊伍支持他

原標題:安史之亂後李亨為何選擇到靈武即位?只因那裡有支隊伍支持他



文/馮玄一

李亨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前七位按照即位時間分別是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武則天、玄宗李隆基)。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生於711年2月,母親楊皇后。


和他的前輩們相比,李亨算是生不逢時。為何這麼說呢?主要是三點:第一點,他老爸、玄宗李隆基是高壽的皇帝,活到七十八歲,在位四十五年。這就使得李亨的儲君之路很長而艱辛,即位時已經46歲。第二點,他遇上了令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第三點,他是唐朝歷史上首個被宦官左右的皇帝。


01、漫長的儲君之路


《舊唐書·肅宗本紀》上記載,李亨二歲封陝王,五歲拜安西大都護、河西四鎮諸蕃落大使。當然這些職務都是「遙領」,並不辦理具體事務。開元三年正月,他的兄長李瑛被立為太子。李瑛在儲君位置上呆的時間比較長,一直到開元二十六年,李瑛被武惠妃誣陷,玄宗下令廢掉太子位,並賜死。不久之後,李亨被立為皇太子。

李亨在太子位上過得並不太平。


他的政敵很多,最大的一個便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一直在背地裡要將他置之死地,但李亨非常謹慎,每次都有驚無險地實現「軟著陸」。


李林甫死後,繼任的宰相楊國忠也把李亨當作政敵,雙方明爭暗鬥。他們之間明裡暗裡的鬥爭,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爆發。



02、馬嵬政變的真正主謀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入了首都長安。天寶十五年六月十三日這天,眼看叛軍即將攻入皇城,唐玄宗帶領少數妃嬪、隨臣倉皇逃出長安,李亨也在逃難隊伍中間。隊伍到達馬嵬驛的時候,停了下來。


安祿山起兵的理由是誅殺奸臣楊國忠。而楊國忠是李亨的政敵。李亨巧妙地利用了士兵對楊國忠的憤恨之情,派遣太監李輔國秘密聯繫禁軍首領、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在馬嵬驛發動政變,順利誅殺了楊國忠、楊貴妃等人。


李亨的目的不止要除掉楊國忠,他的目的是要當皇帝。所以,當殺了楊國忠之後,李亨把矛頭指向唐玄宗。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掌握禁軍的陳玄禮不願意背上謀逆的大罪,選擇保護玄宗。


手上沒有武力作為後盾的李亨沒法和禁軍對抗,只好選擇與玄宗分道揚鑣。玄宗繼續入蜀,李亨則選擇北上。他們之所以選擇北上,因為當時朔方留後杜鴻漸給李亨帶來一封信,信上說,他願意迎接太子,並且可以憑藉朔方軍收復失地。


李亨得到杜鴻漸的消息後,大喜,這才決定北上,選擇到朔方軍治所靈武。


03、靈武稱帝


因為李亨手裡並沒有可做抵抗的軍隊,只有幾個心腹和少量衛隊,所以在北上的過程中很狼狽。


在北上的過程中,有一個人一直追隨在李亨身邊,這個人就是李輔國。李亨在玄宗尚未歸西的時候就稱帝,此人起了大作用。

李亨到了靈武之後,李輔國一直勸說李亨儘快稱帝。但是李亨一直在猶豫。畢竟唐玄宗還健在,他不敢貿然稱帝。


當時杜鴻漸也希望李亨稱帝。玄宗老了,天下遲早了李亨的。現在勸進,自己也算是大功臣。他向李亨進言說:「朔方軍乃天下勁旅,靈武又是用武之地。如今回紇請和,吐蕃歸附,各地郡縣都拒不從賊。雖有郡縣被叛軍佔據,也都希望回歸朝廷。殿下在朔方整頓武備,然後揮軍南下,必能剿滅叛軍。」


面對李輔國的甜言蜜語和杜鴻漸的說辭,李亨心動了。756年,在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之後,李亨選擇「順應民意」,於靈武稱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杜鴻漸被封為御史大夫、河西節度使。而李輔國則被李亨視為心腹,軍政大事都委託於他。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肅宗回到長安。李輔國被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封郕國公。肅宗還設立了「察事廳子」,由李輔國執掌,主要任務是偵察官員活動。李輔國權傾朝野,甚至連宰相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唐朝的宦官專權,由此開始。



04、肅宗死後那些事


762年,唐肅宗一病不起。朝政掌握在李輔國手裡。也就在這期間,玄宗去世。當時,張皇后密謀殺掉太子李豫,立她的親信越王李係為帝。李輔國得知這一消息後,在肅宗去世當晚,帶兵逮捕了越王和張皇后,然後擁立李豫登基。唐朝的宦官之禍,由此拉開序幕。


肅宗和他父親玄宗同年去世。肅宗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隋唐英雄中,李勣和單雄信本是好兄弟,為何李世民要殺單雄信?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