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手必看!拍照必懂的光圈快門iso

新手必看!拍照必懂的光圈快門iso

拍照是一件快樂的事。林阿姨和小微單奧林巴斯度過了將近一年多的時光,華科、聖地亞哥、還有未來的歌。從最開始的小白滾打摸爬,四處看書看視頻,到現在終於知曉了些拍照知識,能夠更熟練的運用相機(還不敢說自己是在攝影)。

前些時間加入了奧林巴斯相機的粉絲群,發現有不少新人都有著相似的入門困難期。正好公選課的作業是做一份科普,於是,林阿姨便萌生了做一份拍照基礎知識講解的小科普推送。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光圈、快門、ISO這三個新手入門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吧~

1

首先,我們來看最容易懂的快門~

快門是攝影器材中用來控制光線照射感光元件時間的裝置——「咔嚓」簡單來說,快門決定著你想要感受多久的光線、要在這一刻停滯多久。

快門越短,曝光的時間越短;快門越長,曝光的時間也越長。停滯的時長有多種,可以是短暫的1/500秒、1/2000秒,也可以是較長的1秒、30秒。相機性能越好,所提供的快門範圍越廣。

若是要在不移動相機的情況下記錄高速移動的物體,我們就要提高快門速度。因為物體移動太快,所以我們的快門也要十分短暫,才能清楚的鎖定對象一瞬間的動作。如果快門速度較慢,那麼從曝光開始到曝光結束的時間內,物體已經移動了一段距離,而物體移動時相機仍舊在曝光,於是反映在照片上,物體就成了模糊。

來看這兩張東九路放學人潮:

①1/13s 快門較慢,人物模糊

② 1/320s 快門較快,清晰捕捉瞬間

高速的快門主要運用在拍攝運動物體上,如子彈射穿木板的瞬間、運動競技時刻的抓拍、一刻不停的韻院貓貓狗狗、還有畢業照丟學士帽……具體需要快門多快、曝光時間多短,則根據被拍對象的移動速度而定。

而在另一些時刻,人們希望用慢的快門記錄下物體的運動軌跡,以達到某種美感。例如經典的光繪和記錄夜間車流光影等——當然了,由於長快門曝光時間長,若是手持拍攝,則容易因自身的手抖而糊片,最好使用三腳架(奧林巴斯愛吹的五軸防抖了解一下)。

快門時長不光決定畫面所「定格」的內容,也決定著照片亮度。在外部光線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高,感測器接收到的總光量越少,照片越暗;反之照片越亮。我們可以從之前東九路的兩張看出,左圖明顯亮於右圖。這時,我們就需要配合光圈還有iso的調節來達到舒服的明亮度了。

2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大家可以將光圈理解為一個圓孔,孔越大,光圈越大,進入機身的光量越大;反之則越小。如果說快門是控制光線進入多久的閥門,那麼光圈則是控制流量大小的管道。光圈越大,管道半徑越大,從而單位時間內有更多光「流」入。

光圈的大小用f來表示。光圈越大,f值越小。大光圈如f1.4、f2.0,中等光圈如f4、f5.6,小光圈如f10、f22等。

大光圈往往存在於需要另外購買的定焦鏡頭,套機搭配的「狗頭」光圈值較為平庸。光圈大一級,技術上所做的可不止一點,鏡頭往往也會變重變大變貴。林阿姨的變焦狗頭最大光圈f4,而另一隻變焦範圍相同但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價格一下就翻了10倍,體積也更大。

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或是夜晚,為了增加照片亮度不至於一片黑啥也沒有,我們不光可以通過增加曝光時長來「等待」更多光進入,還可以選擇較大的光圈使得相同時間裡有更多光「流」進感測器。而在較亮的時刻,則可以調小光圈。

來看這三張東九A棟自習室:

f4.0

f5.6

f8.0

不過,光圈最大的魅力還是在於它對畫面效果的影響。這裡的畫面效果通常稱為虛化或景深。其實焦距、畫幅也是影響畫面的要因素,但這期我們先不多講。不知各位小夥伴是否還記得中學物理的光學知識~我們可以通過一張圖來明白光圈對成像的影響。

我們可以看出,光圈越大,焦點外的物體更容易「虛化」——原本它們該成為一個個點,從而組成清晰的畫面。現在,點卻成了一片片光斑,從而形成了夢幻般的「虛化」,能夠記錄清楚的前後範圍較小,從而「景深」較淺。光圈越小,只有足夠遠的物體才會「虛化」,從而使得焦點前後的清晰範圍更廣,「景深」更深。

來看這一組東九外的欄杆。其實40mm(等效80mm)的焦距在這裡的虛化中中幫了很大的忙,但M43畫幅的奧林巴斯微單又削減了一定的虛化。由於手頭沒有f1.8這樣的大光圈,所以林阿姨增加了焦距來使得教學效果更明顯。為了不至於過暗,林阿姨每張都改變了快門速度。通常情況下不建議光圈調節過小,否則畫質將受影響。

最大光圈,f4.0,此時靠近你的欄杆和遠處的灌木都很虛。

保持對焦點不變,光圈減小至f8。前後開始變清晰(景深增加)。

保持對焦點不變,f13,愈發清晰。

f20,清晰程度更明顯,但畫質已經嚴重不如之前。

而焦外虛化是否「奶油般化開」,光斑是否圓潤純凈沒有雜色邊則十分考驗鏡頭水平。「景深」、「虛化」與否,就全看具體環境與個人選擇。

在人像拍攝,尤其是現在流行的糖水片中,大光圈可謂是必然出現的。結構上,大光圈能虛化掉雜亂的背景並打造朦朧前景,更加突出主題人物並加強畫面前段延伸性;美感上,大光圈所塑造的虛化使得照片更加夢幻美麗。當然,光圈的使用從來沒有絕對一說,靜物風光攝影等也能夠運用大光圈打造美感。

華科冬日銀杏

而對於需要真實記錄下畫面細節的時刻,大光圈「統統虛掉」顯然就不合適了。這時候則會縮小光圈,使得能夠清晰記錄的範圍更廣,捕捉前後物體的細節。想要記錄寬廣縱深的景物,想要記錄新聞發生的現場,想要記錄文物表面細節,較小光圈會是好選擇。

3

最後,我們來到Iso。

其實iso概念也很簡單,相機感光度。如果說快門控制光線「流」多久,光圈控制管道口徑,那麼iso則代表終點接收器對光的「敏感度」。接收器對光不敏感,則需要更多的光才能使之感動;接收器對光敏感,則只用少量的光就能讓其開心了。

那麼,作為感光器件,是不是對光越敏感越好呢?其實不然。對光越不敏感,就需要更多光進來,從而畫面每一處都會富含生機,畫質清晰晴好。對光敏感,雖說一點兒陽光就能燦爛,但少得可憐的陽光沒法普照每一處畫面,從而照片整體的質量也會打折扣——出現煩人的「噪點」。

我們來看一組集貿圖片:

iso100,由於感光度低,照片亮度低,但畫質較好。

控制光圈快門不變,iso調至250,感光度增強,畫面變亮

iso調節至1000,明亮度大大增強,但若放大看,細節處出現噪點。

iso調至6400,感光度相當高,因此畫面也十分明亮。但隨意觀察細節則可發現嚴重噪點。

光圈快門我們可以根據創意亂調一通(不不不,也不完全能亂調),可為了畫質,對待iso就得萬分謹慎。

理想狀況下,照片的iso會設定在200及以下。夜間,由於光線太少,則需要較高的光線敏感度。但Iso越高,照片畫質崩塌、噪點浮現程度急劇上升(聽說傅里葉變化可以去掉,但是要知道這是何種噪音類型)。

大多數相機在到達iso1000時便會開始出現缺點,3200時畫質明顯下降。除非環境過暗,一定要記錄下畫面,否則非常不建議調節過高的iso。專業攝影師給出的說法是:「光線不好,的確不容易拍出想要的東西。可以考慮上燈具。「林阿姨曾手抖全程開著iso10000拍攝,畫質還不如手機....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入門手冊都會將快門,光圈,iso連在一起講解呢?因為這三兄弟在拍照過程中緊密相連,各司其職。唯有使得它們相互聯動調節,才能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

例如,雖說iso100畫質較好,但此時感光程度低,需要調大光圈,降低快門速度,才能保證足夠的亮度。

湖北省博物館,過低的快門速度使得後面的人糊掉也不錯

而拍攝光繪和車流時,快門速度慢至幾秒到幾十秒,曝光時間較長。此時就需要壓低光圈,使得單位時間內進光量減少,從而控制感測器接受的總光。iso也可以相應調至更低,壓低敏感度,多方面控制畫面光線。

記錄車流,iso調至最低,光圈壓至F10,快門4s。強行手持,若能10s效果會更好,但五軸防抖也有極限,而我沒帶三腳架。

想拍下愛動的孩童時,為了捕捉瞬間動作,快門速度不能過低。為了保證光線充足,就可以調大光圈,甚至加一丟丟ISO值。

在夜間,環境光線少,若是光圈快門都已調至極限,畫面還是過暗,那就無奈犧牲畫質調調iso了。這樣使得感測器對微弱的光也十分敏感,從而呈現畫面。

那麼,本期的拍照小科普到這裡就結束啦

希望能幫到各位,也希望大家喜歡~

拿起你的相機,改變這三兄弟參數,試試會發生什麼吧。

因為記錄下你想要的畫面,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除帶水印光圈圖外,文中圖片全拍/畫自林阿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阿姨說夢話 的精彩文章:

TAG:林阿姨說夢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