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發邊疆的愛國者——林則徐

開發邊疆的愛國者——林則徐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主場"阿濤講傳奇故事「。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巴拉巴拉林則徐的那些事。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高舉反帝鬥爭旗幟的第一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封建知識分子家庭,所以對民間的疾苦比較了解。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對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李綱、岳飛等人非常敬慕。他一生中為祖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說到林則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會是虎門銷煙,他對邊疆的開發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林則徐關於開發邊疆的事情。

1842年12月10日,在這一天,林則徐經過了長途跋涉,到達了目的地——伊犁城。因為當時新疆正在辦理屯田,開墾荒地,林則徐自願到遠一點的地方開發邊疆。新的生涯開始了,林則徐在庫車、阿克蘇、烏什、疏勒、莎車、吐魯番、哈密等地,往來奔波,認真辦理屯田。新疆吐魯番一帶,雨量稀少,水源非常缺乏,所以農作物的收成很差。林則徐因為這個問題,到處向農民們打聽,想要找出解決的辦法。

農民們向他講述了坎兒井。坎兒井是一種利用地下水灌溉的工程。它的建造方法是這樣的:先打了很多口井,再在地底下造很多水道,把各口井連貫起來,使每口井都能有水灌溉。因為各口井都是相通的,所以水源比較豐富。據說,坎井這種辦法,早在西漢時候就已經發明了。當時,漢武帝曾派了一萬多人,開一條河,從落洛水一直開到一個叫商顏的地方,他想把洛水的水引去灌溉商顏。不料河開好以後,河岸老是塌下來,阻塞河道。漢武帝無法可想,最後只好在商顏鑿井,在井底下開水道相通行水。這就是坎井的來源。

林則徐了解以後,覺得這種坎兒井很適合新疆地方。於是,他就在吐魯番一帶,大力提倡推廣,興建了不少坎井,解決了一部分水源缺乏問題。對於林則徐的這種做法,新疆人民非常感激。他們把坎井稱為"林公井",表示對他的尊敬和紀念。為了灌溉更多的農田,林則徐還積極疏通水源,開闢水渠,發展新疆的水利事業。新疆的荒地非常多,林則徐帶領當地的駐軍和人民努力開墾荒地,一共開墾了三萬七千多頃。因為當地人民缺少耕種的習慣,的,林則徐就派人教他們耕種。

沒有幾年,新疆的面貌就發生了相當的變化,隨著生產發展,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一些改善。對於祖國新疆地方的開發,林則徐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由於林則徐開發邊疆,發展生產做了大量工作,給道光皇帝增加了不少收入,因此,道光皇帝就在一八四五年秋天,下令把他召回北京,準備再開新的官職給他,就這樣,林則徐結束了新疆的充軍生涯。

好了小編今天的故事就介紹到這,歡迎大家收藏評論。

本文由阿濤講傳奇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小編帶你一起長知識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濤講傳奇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阿濤講傳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