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共空間一旦打開就是不可關閉的

公共空間一旦打開就是不可關閉的

01

數字烏托邦:一部數字時代的尖銳反思史

[美]尼古拉斯?卡爾 / 姜忠偉 / 中信出版集團 / 2018-5

除了蘋果新品發布會那一剎那的高潮,你與互聯網相處的大部分日子是雞毛蒜皮的

《數字烏托邦》其實是一本非常真誠的書。有點驚訝,中信出了這本而不是什麼《技術X點》、《X客:新工業革命》這種恨不得把對新技術的期待和焦慮糊在臉上的書(可能編輯自己也膩煩了吧),就像那些急吼吼要上馬的什麼互聯網+,XX雲之類的項目好讓全世界人民直接邁入互聯網的大同社會一樣,假裝我們都還是沒見過世面的中二少年,碰到新技術的時候都要發出「哇!好厲害!」的噓聲,一定要弄幾個看起來科技含量很高的詞掛在嘴邊才能顯示自己很酷炫,沒有被時代拋棄。

哪有那麼多要感嘆的,互聯網早就不是新技術了,連在中國這種第三世界國家,作為第一批網路原住民的90後差不多要開始面對脫髮的煩惱了,這種調調還不能換一換嗎?互聯網不再是一個來自未來的烏托邦,我們生活在其中很久了,技術雖然不斷的迭代,但比起蘋果發布會那一剎那的高潮,你與互聯網相處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尋常的,不因為你用了手機,連了wifi,就沒有那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了。

這本《數字烏托邦》中,就有著一種對於互聯網的珍貴的日常感,但卻並不因為不掉書袋和平常心而失掉了日常批判的鋒芒。比如總有人認為電腦和機器人將把我們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總有人認為虛擬世界會讓人繞開政府和大公司的控制而獲得更多的自由。但現在我們知道了,網路會收集我們的信息,監控我們的行為,福柯的圓形監獄或者美麗新世界正在成為現實;我們也知道了,互聯網從未真正改變權力的結構,或許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代替了洛克菲勒,但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真的因為互聯網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改善了生計嗎?這個受到各種追捧的數字的烏托邦根本就不存在,科技也不意味著進步,一味地崇拜科技,只會讓我們把自己的命運拱手讓給矽谷的企業家或者BAT的巨頭們來主宰,我們還樂此不疲的幫人家數錢。

作者也絕非一個反對技術進步的老古董,相反他是一個有著深厚人文教養且懂得技術為何物的寫作者(反觀國內文理分科造成的惡果之一就是我們很少有這樣既有關懷又有對技術有深刻理解能力的思考者),除了在大方向上破除這種迷思之外,他也有著非常敏銳的觸角,討論著一些細膩的話題,有一點像文藝青年的技術使用指南,比如谷歌會在呈現濟慈的詩歌時,對其中的典故加上一個解釋的超鏈接,你雖然點擊一下滑鼠很快能弄清楚濟慈引用了什麼典故,但這個超鏈接導向的是字面的意義而不是朦朦朧朧的情感,語言的模糊性消失,詩歌也同時失去了韻味;比如今天互聯網上大多數內容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和編排的,會根據你的興趣進行推薦,不斷讓你產生「意外之喜」,但當你有了一台創造「意外之喜」的機器,還真的存在真正的「意外之喜」嗎?再比如他會對比黑膠唱片與今日蘋果上ITune生產音樂方式的不同,ITunes會出更多的單曲,但黑膠唱片卻讓單曲組合成更有意義的專輯……總之,他提醒我們,數字烏托邦非但不存在,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得到的並不比失去的更多,而數字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逃不開,卻也不要沉溺其中,喪失掉數字以外的可能性。

再說一句,我覺得這種出於對技術深刻理解的日常觀察的反思比掉很多書袋用很多理論還自詡萌萌噠的批判好玩多了呢~科科~

02

清算 : 華爾街的日常生活

[美] 何柔宛 / 翟宇航 等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8-3

當華爾街的高級金融民工們慶祝股東價值實現的同時,世界也在變得更加不平等

他們是華爾街的精英,他們的辦公室用昂貴的古董和名畫裝飾著。他們掌控著數百萬美元的交易,雖然僅僅是收取一些手續費,但足以讓他們成為世界上薪水最高的那一部分人。他們就是華爾街上的投行家們,他們為美國的大型企業動輒融資數十億美元。大多數美國人對他們在做什麼僅有一點模糊的概念,他們的藝術是神秘的。他們為那些有求於他們的人們和企業召來了美元,為這個國家建起工廠。到底什麼是投資銀行?簡單來說就是為他們的客戶召錢的藝術。

本書的作者——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何柔宛——聚焦於這一群體,以人類學的方式在華爾街展開研究。她通過校友會採訪到大量在華爾街工作的名校畢業生,並親身受聘於信孚銀行,真實參與到華爾街投行的日常工作中。她以實證方法展現華爾街的主體性、實踐的獨特性、約束條件和制度文化之間動態的相互作用,這形成了強大的系統性力量,作用於美國的企業、金融市場及其他方面。

本書以投行家們的傳記開篇,逐步深入到強大的意識形態與制度轉變層面,最後以導致的危機作結,為人們揭開了華爾街文化性的勞動圖式。

03

科學的誕生 : 科學革命新史

[美]戴維·伍頓 / 劉國偉 / 中信出版集團 / 2018-4

是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導致了discovery這個概念的出現,從此對世界的解釋不僅源於過去的先賢,更來自未來的探索者,於是導向了科學誕生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學造就的世界。但這個世界不是自古就有的,現代意義的科學探索只是近500年才出現的新事物,它的出現和發展造就了我們現在的世界。這世界是在何時、怎樣產生的呢?本書講述了那場孕育現代科學知識和文化的革命,以及這場革命如何改變我們自身及這個世界。

以往人們通常把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當做近代科學史的開端,而本書把這個關鍵節點鎖定在了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一切重要知識已經出現,不存在進步的概念,對世界的解釋來自過去的先賢,而不是未來的探索者。但地理大發現導致了discovery這個概念的出現,而這個概念最終導向科學誕生。這也是該書的另一個新穎之處:作者運用語言學考察了Discover(發現)、Fact(事實)、Experiment(實驗)、Hypothesis(假設),Theory(理論)等詞的發明和再定義,將其當做一種新的科學史標識,並通過這些標識來重新理解近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本書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現在的世界從何而來,也將因此預見可能的未來。

04

惡,或自由的戲劇

[德] 呂迪格爾·薩弗朗斯基 / 衛茂平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2018-4

惡屬於人類的戲劇,它是自由的代價

這是一部典型的思想家群傳,記錄西方近現代思想的源流和嬗變。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在此把「惡」描寫成人類自由的一種可能。「為了理解惡,世人無須勞煩惡魔。惡屬於人類的戲劇。它是自由的代價。」

自由如同一條深淵,橫貫在善惡之間,也橫貫在創世的無辜與勞作的人間之間。人總有濫用自由作惡的傾向,而問題在於如何理解惡,凝視惡,遏制惡。這本書並不好懂,牽涉的思想和人物太多,從中也難以發現貫穿始終的線索,但每一章卻都散落著真知灼見。

在本書中,作者邀請讀者做一次進入黑暗之心臟的探險之旅:思考的基點是偉大的神話——原罪,該隱和亞伯、約伯、普羅米修斯的原罪。然後是從古代和基督教征服惡的嘗試(柏拉圖和奧古斯丁),到霍布斯、格倫的限制策略,再到啟蒙運動以降改善人類的失敗的規劃、諾斯替派的抉擇,以及薩德、波德萊爾或約瑟夫·康拉德等近代人物筆下的惡,最後梳理了尼採的虛無主義,並以希特勒代表的世紀中現代性的黑暗的瘋狂現實作結。

05

激情社會 : 亞當·弗格森的社會、政治和道德思想

[澳]麗莎·希爾 / 張江偉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8-4

啟蒙運動不僅重視理性,激情同樣是社會的驅動力

本書是澳大利亞政治學教授麗莎·希爾研究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亞當·弗格森思想的學術專著。

亞當·弗格森與大衛·休謨、亞當·斯密處於同一時代,但他的學說有著與同儕的啟蒙樂觀精神不一樣的特質。他認為現代性在社會、道德和情感方面是有代價的,他反對越來越主導社會和商業生活的理性化、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自利,他試圖重新發現社群以及主導它的驅動原則,也就是激情。

在弗格森的社會秩序和變革理論中,情感(即激情、感情、慾望和厭惡)被視為重要自變數,而不是附帶現象。他認為,為風俗、習慣、理性和想像所輔助的情感不是任意或無序的,而是被精心地安排和校準,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階級怨恨、貪婪和嫉妒會導致政治派別鬥爭,這一錯綜複雜的進程最終會使權利和自由得以維繫;父母之愛導致家庭以及隨後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維繫;羞恥是社會控制的有力手段;社會規範形成於或者依賴於主體間的確認,而道德判斷因共同的或互相的情感反應而得以加強。

06

法律的文化研究 : 重構法學

[美]保羅·卡恩 / 康向宇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2018-4

法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改革法律,而問題在於解釋法律

馬克思曾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的名言也可以應用於法學研究中。傳統法學認為,法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法律,而問題在於改革法律。然而,在保羅?卡恩的眼中,法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改革法律,而問題在於解釋法律。

而這就是《法律的文化研究》一書所聚焦的核心問題。在該書中,卡恩指出,法律實務從事者認為,法學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法律改革,但是卡恩卻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法學研究的首要目的是解釋法律,而不是改革法律。

法學研究者並不回答法律應當如何,而只是回答法律的起源是什麼、法律對其他信仰的功能是什麼。由此他提出了他的法律的文化研究方法論。第一種是譜系學,它追問的是法律是從何而來的;第二種是構造學,它探索的是法律跟其他信仰之間的關係。正是因為法學研究並不回答法律應當如何,而是回答法律事實如何,所以卡恩認為,「法律的文化研究是中立的,因為它完全不想改變法律的方向——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它並不討論法律應當如何,而是試圖理解法律想像(legal imagination)如何建構與維持一個有意義的世界(meaningful world)——我們共同的世界。」

07

哥倫布大交換 : 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美] 艾爾弗雷德·W. 克羅斯比 / 鄭明萱 / 中信出版社 / 2017-10

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因為哥倫布而比以前更為貧乏

1492年10月,哥倫布到達美洲,兩個原本隔絕的世界因為人的好奇心和野蠻力而交融在一起,不管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但這就是歷史。作者克羅斯比以略帶悲觀的筆觸,從跨學科的視角,對基於這段歷史而造成的生態和社會影響做了豐富的闡釋。

歷史就像真理,你可以不斷挖掘並貼近,但卻無法完整獲取。比如書中大篇幅提到的梅毒,是不是從美洲傳入舊世界的?還是之前就已經存在而和哥倫布毫不搭界?作者在首版30周年後的新版序言中用了「表現最欠佳、最無法抵擋過去30年風雨」,來形容他當年對新舊世界病毒交換的執迷和臆斷。當然,「哥倫布帶回說」依然是目前比較站得住腳的一種推演。

暴力下的交換是無公平可言的。美洲人奉上的玉米、馬鈴薯、豆類成為「窮人家桌上的肉」,大幅度解決了全球人口快速增長下的飢餓問題。而舊世界帶給美洲的天花、麻疹卻導致毫無免疫力的原住民人數急速縮減;各種馴養動物的進入,又對當地土壤、動植物物種造成毀滅性的損害……這當然不是有意為之,不公平也只是相對的,因為人類的狂妄必然導致不可逆的整體災難,誰都難辭其咎。

作者以生命史學家,而非單以人類本身建制的角度觀望「哥倫布大交換」的歷史,他對基於人類野蠻生長所造成的生態損毀充滿悲憤,「我們本身,以及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因為哥倫布而較前貧乏,而這種貧乏現象只會有增無減。」作者有種超越性的情愫,更多從人與環境的生態角度分析歷史大問題,但對社會的基本良善,對人與人之間綿綿不休的殘暴和殺戮,他也毫不掩飾其好惡。

08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與羅斯福和丘吉爾往來書信

[俄]弗拉基米爾·奧列戈維奇·佩恰特諾夫 / 於淑傑 / 隋濤 / 趙春雷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2017-10

大佬們的聊天記錄,當今政要們可以學習一個如何合作,又如何友盡(保持微笑)

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蘇聯、美國、英國,二戰時期的三巨頭。作為對抗軸心國的中堅力量,這三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如何克服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的差異,從互相猜疑走向協同作戰,最後卻又在贏得戰爭的同時失去了彼此情誼的呢?要了解這其中的錯綜複雜,這本書信集將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文獻。

在這本大佬們的聊天記錄(注釋版)里,佩恰特諾夫和馬加傑耶夫不但搜集、整理、編排了斯大林與英美雙方的往來信函,而且還就每一封信函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甚至信函收發時各人的反應都作了詳細交代。讀畢全書,不但蘇美英三國結盟的始末得以瞭然於胸,斯大林團隊粗魯率直、羅斯福團隊和丘吉爾團隊紳士卻心口不一的文化和個性差異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成為全球公敵的今天,本書又多了一層現實意義。過去的政要如何合作,又如何友盡,這為當下的世界各國也提供了一份可貴的經驗和教訓。

- 請用金錢安慰一下被封號的小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季風書園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季風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