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誇孩子聰明是最廉價省力的討好方式

一直以來都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在中國的家長群中。

就是父母對外誇孩子從來都是聰明、好看、可愛等等,但是勤奮、努力卻極少掛在家長的嘴邊。

經常會聽到大人這樣說:

1.你家孩子好聰明啊,這麼小就把唐詩背得這麼溜!好像背唐詩不要花時間似的。

2.你看這孩子說話多機靈,一看就是個聰明孩子!不像我們家的,一見人就臉紅話都說不了幾句!這孩子怕羞,跟智商沒關係啊。

3.更有甚者,孩子大腦袋瓜,一看就聰明!拜託,人類剛剛出生的嬰兒的大腦袋,在動物界是有名的好么,這是進化的事兒。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當然,這種中國式誇孩子,也跟社會文化有關係。中國曆來是人情社會,一家人添丁,七大姑八大姨都要來祝賀,免不了說點吉祥話。誇孩子聰明、長得好,是最不費力的討好方式,家長聽了也開心。畢竟像智力、長相都是跟遺傳有關係的,誇孩子就是間接在夸父母。能不開心嗎?

即使稍微大點的孩子有其他的品質,比如細心、認真、樂觀、勤奮等優點,但是需要長時間接觸才能發現,這對於只是嘴上閑聊的大人來說要求有點高。用現在比較熱門的話來形容,就是這些品質不具備社交價值,無法第一時間讓人共鳴。如果再說得嚴肅點兒,其實這是大人的變相偷懶,用膚淺的方式來應付孩子。

大人以為這是閑聊,但就是這種日常交流,對小孩兒的成長有很大影響。你以為只有在大人教導的時候,孩子才學習嗎?其實孩子出生後,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學習。大人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得 影響孩子的成長。

大人經常誇孩子聰明,那麼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比如,4歲的小明,第一次上美術課,就畫得有模有樣。家長和老師看了,當然要鼓勵孩子,挖掘孩子在繪畫方面的天賦。

老師說:小明家長,你家孩子真聰明,第一次上課就畫出了xxx,我教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遭。

家長說:小明好聰明哦,真是媽媽的好孩子。你看畫得多棒,以後說不定是個畫家呢!

而今年才4歲的小明,對畫畫是什麼都還不理解。在他看來,只是順手拿著畫筆在紙上畫了一堆線條。沒想到,家長和老師反應那麼大,一直笑著誇自己聰明,還給自己買了一堆好吃的好玩的獎賞自己。

4歲的小明懵懵懂懂,那自己應該就是聰明吧!聰明的自己,會得到大人的喜歡和認可。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觀點:過度理由效應。說得就是外在的獎勵,往往會妨礙內部真正的動機。人們為了使自己的行為看起來合理,總是喜歡為發生過的行為尋找原因。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還往往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人們也就不再往更深處追尋了。

比如,4歲的小明畫畫,本來是有天賦喜歡畫畫的。但是礙於老師和家長的過分誇獎,以為這一切都是跟自己聰明有關係。但是繪畫除了天賦外,還需要後天努力。當不努力也沒有進步的時候,得不到外在的誇獎,小明就對畫畫失去了興趣。


1%的靈感也需要99%的汗水來澆灌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說過,"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筆者之前的一個朋友,大學學得是會計,但是對會計根本不感興趣,倒是非常熱愛電影,希望能從事相關的工作。大學畢業後,這個朋友就直奔北京,找了一份簡單工作糊口,為了省錢就只租了一個床位睡覺。但是對電影的興趣依然不減,而且文筆不錯。工作的前兩年,每天下班後就會坐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廳或者書店,在電腦上看一部電影。看完電影后就自己嘗試寫一篇影評分析,從最開始的100字一點點掰,到後來寫影評就是信手拈來。兩年後,這個朋友換工作,就順利得找到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職位。

普通人如此,獲得巨大成就的人更是如此。偉大的NBA球星科比,不也看過那麼多次「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嗎?


你以為誇他聰明,其實在扼殺孩子的勤奮感

再次回到心理學的範圍來,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個體發展階段理論,其中第四階段:6~11歲,兒童期,是發展勤奮感和避免自卑感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學校里需要完成一定的學習目標,通過養成勤奮努力的習慣,不僅能夠收穫自信,還能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即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去達成目標,這對以後的生活具有深遠的意義。 而這個階段沒有獲得勤奮感的孩子,就會形成一種自卑感。

而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正在扼殺孩子的勤奮感。4歲的小明畫畫得好,就被老師誇聰明。而那些畫得不好的孩子,老師也會經常這樣教育「你們沒有小明聰明,還不努力,不勤奮點練習,怎麼行!」

勤奮本來是一項比聰明更難得的品質,而且能通過後天獲得。中國的社會文化里,也一直非常強調勤奮努力!但是在這裡卻被強行匹配給「愚笨」。似乎,只有愚笨的人才需要努力。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都早早拿來教育孩子要努力學習。還有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明明跑得很快,但是由於輕視烏龜就決定先睡一覺,結果被慢吞吞的烏龜趕超,這則寓言也是告訴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認真努力。

可效果卻並不如意,反倒是「愚笨的人才需要更勤奮」的觀念更深入人心。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研究顯示,智商的人口分布是95%人口的智商介乎70至130之標準範圍。有2.5%人口的智商超過130,稱為天才;另有2.5%人口的智商低過70,成為弱智。也就是說在座的絕大多數都屬於95%,智力上的差異,還不足以拉開成就上的差距。真正產生差異的是,你努力的程度。

所以,再誇孩子的時候,得長點心了。不要再用那些廉價而偷懶的方式應付孩子。孩子語文考了100分,不是因為天賦異稟,而是要認真觀察鼓勵孩子,哪裡做得好,哪裡需要再努力!孩子數學得了零分,不是因為天生笨蛋,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哪裡做得不對,哪裡需要加油!

1)誇獎孩子要具體,不要模糊籠統。例如,孩子主動分享玩具給小朋友,你要誇孩子分享的行為很正確,鼓勵他多分享,而不是簡單一句「寶寶 你好棒」敷衍了事。

2)誇獎孩子努力得到的成果,而不是直接誇先天優勢。例如,孩子會自己穿衣服了,你要誇他學會穿衣服了,繼續加油哦。而不是簡單一句「寶寶 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好棒 」敷衍了事。

3)不要拿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就事論事得肯定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內心是愛自己的,而不是有條件的關愛!例如,你要是像姐姐一樣懂事,媽媽會更愛你的!這樣表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懷疑媽媽到底是愛懂事的我,還是真的愛我?

中國式誇孩子:多少有天賦的孩子被誇成普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