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甘井子:曾經的共和國工業重鎮

老甘井子:曾經的共和國工業重鎮

原標題:老甘井子:曾經的共和國工業重鎮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了大規模地掠奪中國東北的資源,深化殖民侵略,先後在大連開建大型企業,將大連建設成侵華戰爭的物資供應基地,以達到其「以戰養戰」的戰略目的。今甘井子街道區域是當年日本統治當局首選的建廠之地。老甘井子的蟹子灣和梭魚灣一帶先後建立起「滿化」、「進和商會」、「滿洲石油株式會社」等企業。一是因為這裡依山臨海,地理環境相對封閉,二是修築鐵路後,與海運相連,可直接將從東北掠奪的原料,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生產的產品運回日本國內或侵華戰場。


(五二三廠區)


日本投降後,這些企業由蘇軍接管,除部分企業被日方破壞外,還有一些重要企業的大型機械設備被蘇軍拆卸運回蘇聯,當時的大連工業破敗不堪,大部分工廠均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1947年建新公司成立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逐步恢復產能,開展軍工生產,同時形成了較好的工業基礎和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解放後,在「滿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連化學工業公司,在「進和商會」和「大華電氣冶金株式會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連鋼廠,在「裕華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五二三廠,在「滿洲石油株式會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石油七廠,在制罐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連橡塑機廠等都成為當時年輕共和國的重要工業力量。其中我們熟識的「大鋼」、「大化」、「五二三」和「石油」都集中在老甘井子地區。數十年來,老甘井子的經濟社會民生和這些大企業息息相關,緊緊地交織在一起。我們稱東北是老工業基地,遼寧是共和國工業長子,那麼老甘井子就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共和國工業重鎮。



(原五二三廠革命烈士陵園)

如今,五二三廠、「大鋼」、「大化」都已搬遷,只有「石油」仍在。曾幾何時,甘井子路、東方路上手拿飯盒歡聲笑語的工人隊伍和川流不息的自行車流已成記憶中的亮麗風景。但在老甘井子人的心中,不能忘懷的,是永遠的「大鋼」、「大化」,永遠的「五二三」。



(吳運鐸銅像)


五二三廠


五二三廠位於甘井子區海北路2號。該廠是國家核工業專用設備研製基地和壓力容器、化工機械製造的大型綜合性企業。


(建新公司為前線生產)


五二三廠的前身為1947年5月12日建立的裕華鐵工廠(炮彈廠),隸屬於大連建新工業公司。1950年6月,裕華鐵工廠與宏昌鐵工廠(引信廠)合併,成立八一工廠,隸屬於東北軍區軍工部軍工局。



(1947年,建新公司所屬裕華工廠炮彈殼衝壓生產場面)


(1948年建新公司生產的武器彈藥正在運往前線)


建廠初期,全廠職工艱苦奮鬥,努力支前。至1958年,工廠生產了大量火箭筒、迫擊炮、衝鋒槍和炸藥包等武器彈藥,僅炮彈就達474萬發,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廠不僅創造了我黨軍工史上的傳奇,還誕生了吳運鐸、吳屏周、安疆、趙桂蘭這樣的英雄人物。


(建新公司供生產炮彈使用的機器)


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劃歸第二工業機械部,命名為五二三廠,工廠進入大發展時期,為我國原子彈、氫彈和第一艘核潛艇生產了關鍵部件。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建新公司第一屆代表大會)


五二三廠歷經多次軍工和民用的轉產,並於九十年代末期進行轉制重組,成立了「大連寶原核設備有限公司」。2004年,寶原核設備公司移交遼寧省國資委管理。現已整體搬遷到大連保稅區。


▎本文由甘井子區委黨研室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甘井子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甘井子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