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不要臉的4個人,第4個投水殉國,結果說:水太冷,不能下

歷史上最不要臉的4個人,第4個投水殉國,結果說:水太冷,不能下

我們平時會對一些人或者事鄙視,因為他們的行為讓我們不恥,用通俗一點的說就是」不要臉。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比如下面這4個人。

第一位是陳叔寶。

陳叔寶這個人我們很熟悉,南北朝陳國末代皇帝陳叔寶。這個人幹了什麼不要臉的事情呢?

陳叔寶窮奢極欲,沉湎聲色,是一個典型的昏君。當時,北方強大的隋時時準備渡長江南下,陳這個江南小王朝已經面臨著滅頂之災,可是這個陳後主,卻整天與寵妾張貴妃、孔貴人飲酒嬉戲,作詩唱和。

雖然陳叔寶跟美人們廝混,但他的髮妻沈婺華皇后從不爭不妒。攤上如此好老婆,陳叔寶有時也來表下「關懷」,每次跑到沈皇后處溜一圈,就是各種挑刺,不是笑話沈皇后穿的土,就是調侃沈皇后長得丑。還寫過一首出名的「補刀詩」: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亦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還有更可氣的是,陳叔寶還在老婆面前秀恩愛,你說這樣的人,我們還能說啥。所以,這是個不要臉的人。

第二個是宋之問。

宋之問,武則天時期著名詩人,詩才與沈佺期齊名,和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好友,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宋之問文學成就很高,但為人卻十分無恥。

有一天,宋之問正在家中吟詩作畫。這個時候,他的外甥劉希夷興沖沖的跑過來登門造訪。幹什麼呢?原來劉希夷寫了一首詩,想跟舅舅探討,而這一首詩,就是後來名滿天下的《代悲白頭翁》。其中有兩句: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一瞧,好傢夥,這詩太贊了,於是想據為己有,聽說劉希夷還沒拿給別人看過,於是強行索取,劉希夷當然不配合,宋之問於是命令家奴殺了劉希夷。

宋之問的親外甥劉希夷被殺時,還不到二十歲,這就是絕不抄襲宋之問的作為了。這就是宋之問,不要臉,為了將詩作據為己有,不惜痛下殺手,害死了自己的外甥。

第三位是歐陽修。

宋仁宗年間,戰功赫赫的大將狄青榮升樞密使。我們知道北宋的樞密院是負責軍政的最高領導機關,樞密使是樞密院的最高長官,跟參知政事(宰相級)平級的。而北宋重文輕武,北宋朝廷防範武將,從來不給予實權。

所以,樞密使這個職位一向是文官擔任的。但狄青現在打破了這一慣例,於是引得文官集團集體憤怒,各種髒水紛紛潑過來。說皇帝賞賜給狄青的官邸里紫光衝天,他們家的狗都長起了龍角。

狄青只能認栽,忍氣吞聲。之後天又降暴雨,暴雨變成了洪災,淹沒了北宋首都開封城無數老百姓的家。

當時還是翰林學士的歐陽修就一口咬定說是狄青任樞密使的結果,說「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意思是軍人都是小人,小人一旦大權在握,都想著要謀反,就算本人不想,他的包藏禍心的手下也會想。

面對文采斐然的歐陽修,狄青只能百口莫辯。皇帝宋仁宗迫於朝廷文官集團的壓力,只好把狄青外調出京。可憐的狄青最後含恨而死。一代大英雄,就這麼被歐陽修「陰」了。

第四個是錢謙益。

其實,錢謙益在後世的評價並不高,因為看他一生事迹,算是一個反覆之人。對於牆頭草、首鼠兩端之人,世人總是要苛刻些的。更何況在堅持氣節這方面,錢謙益這位江南名儒,竟然還不如一位妓女。

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拉著錢謙益,勸他與自己一道投水殉國,保全氣節。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在柳如是的苦苦相勸之下,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

錢謙益並不想投水殉國。柳如是卻是一心想要堅持氣節的,所以儘管錢謙益不願意與她一同投水,但她還是「奮身欲沉池水中」。節操還不如一個風塵女子,這就是明末士大夫。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最不要臉的四個人。當然,還有其他人。不過上面四個最具代表。

朋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