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監控技術繼續升級,中國將建立追蹤汽車的電子識別系統

監控技術繼續升級,中國將建立追蹤汽車的電子識別系統

監控技術繼續升級,中國將建立追蹤汽車的電子識別系統

據《華爾街日報》周三報道,中國正在建立一個利用電子識別系統追蹤汽車的全國性項目。這個項目將於 7 月 1 日開始實施,屆時新車在登記時需要在擋風玻璃上安裝一個用於追蹤車輛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晶元。今年內,車主在登記新車時還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安裝這個晶元,但 2019 年 1 月起,新車將強制要求安裝晶元。

RFID 不需要在識別系統和追蹤目標之間建立任何機械或光學的接觸,常被應用在門禁系統、電子收費系統上。據報道,車輛在通過道路上安裝的晶元識別設備時,設備會讀出車牌號和車輛顏色等信息,並把這些數據傳入公安部。它會在汽車通過某些節點的時候記錄位置,但與用於汽車導航的 GPS 不同,RFID 射頻識別技術並不會實時顯示車輛的位置。

此前很多道路已經通過攝像系統和圖像識別自動拍照記錄路過的車輛,但 RFID 成本低得多。

事實上,去年 12 月 29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就批准發布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並表示標準將於 2018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於 2018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規定了 2018 年新出廠機動車應在前擋風玻璃不影響駕駛視野的位置預留微波窗口,以保證汽車電子標識的安裝與讀取。

而早在 2014 年 11 月,《汽車電子標識通用技術條件》等六項國家標準就已經由公安部下屬的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會起草並發布了徵求意見稿。當時,研究所表示,需要新系統來解決日益嚴重的問題,比如交通擁堵和汽車恐怖襲擊。它說,這些「對社會和經濟生活,特別是對公共安全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和威脅」。

2016 年初,汽車電子標識首先在無錫試點,首批發放了 10 萬張存儲有車牌號碼等信息的 RFID 卡片,即機動車電子標識(電子車牌),用於貨運車輛。同年 2 月,深圳啟動電子車牌的試點應用工作,主要涵蓋重型貨車、泥頭車、校車等八類重點車輛,發放 20 萬張。此後,北京、天津等城市都展開了電子車牌試點,主要包括大中型客車、計程車、校車等。

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起草的《汽車電子標識通用技術條件》徵求意見稿的內容規劃,將在全國設置 100 萬個監測點,特別是在全國出現擁堵城市的核心區域,都會使用電子車牌進行監測。

在美國等其他國家,RFID 晶元被廣泛應用,主要用於自動支付收費公路費用以及在碼頭等地區蹤貨運卡車之類車隊的車輛位置和其運輸的貨品。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杜拜,都曾使用 RFID 晶元追蹤交通違規。

不過,作為年銷量近 3000 萬輛的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之一,中國的 RFID 技術項目體量巨大,且由政府單一主導。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截至 2017 年底,中國的汽車保有量達 2.17 億輛,與前年相比漲幅超過 11%。專家認為汽車電子識別系統的應用將極大擴展中國的監控網路範圍。

目前,中國的監控網路包括攝像頭,DNA 資料庫、人臉識別技術等。而人臉識別技術也開始應用於計程車。據《成都商報》報道,成都市交委今年 1 月發布通知,規定五城區出租汽車企業要按照導則要求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車載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工作。導則中明確要求,採用人臉識別技術在上班簽到、下班簽退、運營過程中定時驗證駕駛員身份,並記錄時間、位置等信息實時上傳至平台。計程車司機上車後,抬頭看看後視鏡上的攝像頭,人臉識別成功,證明確為本車駕駛員,才能開始打表計費。

去年年底,四川內江市投入 300 多萬,對城區的 6 家出租汽車公司進行了類似的改造,採用人臉識別技術快速識別駕駛人是否是當班司機,如果不是則不能開啟計程車計價功能。廣州在 2016 年就公布了要求計程車加入人臉識別等新功能的《廣州市客運出租汽車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深圳則在去年 8 月 30 日開始投放新型計程計時車載終端試點計程車,這款計程車的車載終端也具有人臉識別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離車評價乘車信息主動推送等功能,並支持乘客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付費。

此外,重慶主城巡遊計程車也將對駕駛員啟動人臉識別,駕駛員接車打卡後,智能終端系統將每兩三個小時對駕駛員進行一次拍照,捕捉的圖像將與打卡時的人像進行對比,如發現駕車人員不一致,後端將人工審核。

題圖/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冰島通過一項法律,默認所有人死後自願捐獻器官
「肖像畫奧斯卡」在倫敦頒獎,來自中國的朱同堯獲得了第三名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