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關於王陽明
讀書筆記,僅為記錄~~~
明朝一哥王陽明
「
呂崢著。作者寫作的風格類似於當年明月的幽默,讓人讀起來輕鬆歡樂,時不時笑出聲來,又時常淚目。陳述王陽明對心學的執著的傳播忘我的執行時不止一次淚目。作者底子厚,博覽群書,至少對明朝歷史研究深刻,經典典故名家思想信手拈來,拿捏有度,對哲學的認識與精湛的表述讓我仰望不及。
對王陽明的認識還是通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這套書讓我這樣淺淺粗俗的歷史小白興趣十足,在地鐵里看完的。整套書看完對王陽明印象太深,敬仰他的學識,羨慕他的智慧,敬佩他的軍事謀略,但是最讓我嘆服的是他的生活態度---知行合一,正如他生前最後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每每看到這,數次哽咽,這一生做到此還有什麼遺憾!他的一生在歷史上重重的划了痕迹,傳授的弟子遍布全國各地亦如他的影響餘音陣陣回蕩,久久迴響,久久迴響,久久迴響…
王陽明這一生仕途並不順利,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的時代造就了他的成就,磨練了他的意志,才能在龍場任職期間得出這樣終身目標「心即理」。也正是因為朝廷的不重用,他才有閑時或是經歷放在講學傳授開課上,這也正和一個經久不衰的道理一樣,無論做什麼,只要用心認真必會有所收穫,不必抱怨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只是給自己浮躁的心找了一條可以鑽入的地縫而已。
最為神奇的是,王陽明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心學創始人和傳播者,看似與軍事毫不搭邊卻百戰百勝,使寇匪節節潰敗,使叛賊整窩鎮壓,戰術奇特,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是奇術,迷幻戰術、假寐戰術、圍堵夾擊、適當示弱、聲東擊西等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實在太燒腦,認真你就輸了,放鬆一下又被偷襲了,唯有雙手舉起繳槍才是上上之策!探索聖人百戰百勝秘籍,求而得之「用兵何術?此心不動即為術」就這些?我倒!簡明扼要的背後是多深的道術你能參透多少?是不是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我只認那抹紅的意思呢?
信息大爆炸的現今社會,我們的眼睛裡各種色彩各種片段隨意碰撞;耳朵里各種音樂雜訊爭先恐後地湧入,大腦里公眾號、頭條新聞、名家推送的碎片信息雜亂無章的堆放,無暇顧及我自己真正的需求,社會喜歡名流,我追逐名流;社會趨擁權貴,我追夢權貴;社會金錢至上,我努力掙錢…對於宇宙,我都算不上塵埃;對於社會,我是個小小的個體;對於我自己,我是整個世界,可是我卻從來沒有問我自己的感受,眼睛向外看世界,別人的眼睛卻無法感知我的世界…多看看自己,讓玫瑰住進心裡,看見的一切也自帶香氣。照顧好自己。找到自己的良知,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是應該修的課題。
真水無香,越是老生常談,淺顯易懂的話越是至理名言。當初見「難得糊塗」四字就唱小糊塗仙,如今體味其中涵義,感嘆蘊含著多大的人生智慧。
王陽明生命最後一刻還在剿滅叛黨,在身體撐不起責任的時候,一心想回餘姚家鄉,每經過之處,都有學生沿江相送,絡繹不絕,爭相探望獻力,陽明見了學生第一句話就是最近進學如何?此刻仍不忘切磋學問,讓人折服。遍布大江南北的學生沿襲他的心學教導,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心學之術遍地開花發揚光大,但我覺得這僅僅是王陽明這一生收穫的一個副產品,他最大的收穫是收穫了他自己,活明白了這輩子,這種生活態度讓他此生再無遺憾!
借用書中一句話表達我對聖人的伏地之拜「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久久迴響,久久迴響,久久迴響…」
」
王陽明大傳~~~
王陽明大傳
「
《王陽明大傳》(上冊)日本岡田武彥著。這套書是樊登推薦過,分為上、中、下三冊,放在書架上好久沒有勇氣看,怕自己讀不懂,就一直擱置,上周看了呂崢寫的王陽明,索性一氣呵成,都通讀一遍吧。結果如預期還是看不懂。簡單說下感悟。
讀此書一直在想為何日本人對王陽明的心學鑽研這麼透徹,並且好多戰術用在了中日戰爭時期統治我們的百姓,看了上冊的感覺是一字一句皆有出處,嚴謹,求實,據說這套書整理了十年出版,可謂非常嚴謹細緻。
上冊主要介紹了王陽明的祖先到底是誰?是王羲之一脈還是王祥和王覽一脈?其實無論誰是先祖都很厲害,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祥和王覽兄弟被後媽虐待仍然對她孝敬,行孝悌之路,讓人敬佩。但是這和王陽明小時候被後媽虐待處理方式完全不同,他十三歲設計讓後媽害怕,不敢對他不好,實在是古靈精怪,小小年紀有如此計謀實在是以後戰術奇才稱呼有了先天條件。並且介紹了祖父及父親,父親王華乃當朝狀元在朝任職,為他讀書、學識淵博,基礎堅實提供了優厚的條件。
書中介紹了王陽明的心學發展之路源自哪個學說,我認為是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陸九淵也好,朱熹也好都攝取過,而是吸取精華後結合自身的心才找到方向,最後棄掉棄絕人倫的佛教和道教,最終走向以孝為本的儒學,結合自身的人性及逍遙自在的成仙之道,發展成自己的心學。
還提及了考試幾次落榜,他不以為意,寫了兩句話「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可見心境之穩。和之後的講述中問其戰術為何?戰術乃心不動矣!有一顆超脫世俗,洞察世事的慧眼和寧靜的心太難得了。
印象深刻的還有他每讀完一部經典之作必會留下讀書筆記,對這些作者或是著作的理解及辯證,讀書筆記不可少哈!
在龍場誕生了他的心學學說,「未知生,焉知死?」「生生乃是天地神人之大道也」從此悟出專註於生就是為了克服死,此心明亮,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一下子豁然開朗勇往直前了。格物致知是超脫生死之念的唯一之道。
上冊主要對他人的出處、學說的出處、仕途的經過、及學說產生的過程進行整理。此線索清晰,就是條條框框,引述多於闡述,難讀。
」
「
《王陽明大傳—中冊》主要是對他心學的發展過程一個詳細的記錄。說是記錄,文中按照時間順序記錄詳實,他與弟子和友人往來書信均有記載並且非常詳細,這些書信往來記載幾乎全部出自《傳習錄》。所以這套書對王陽明的生平做了客觀的記錄,把他相關的資料全部收集並按照時間或是求學線索整理後出版,加入了少量的主觀評論,簡而言之八卦較少。
其中王陽明弟子徐愛在他死後對他的心學批判,大加抨擊,但是找不到相關原因的記錄,只知道後來與王陽明結為親家,並且他的兒子托由徐愛撫養。徐愛是王陽明最寵愛的弟子之一,為什麼顛覆他們之前的學術觀點,我很好奇,卻是無相關記載。
王陽明在傳授心學的道路上也做到了心無旁騖,一定要立志,確定目標。起初他也在探索真正的心學是什麼?是朱熹的還是陸九淵的更符合自己的思想路線,在不斷思索和不斷否定過程中最終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線,有一次不得不表明立場的時候他表達了自己否定朱熹的思想,確定了自己的致良知的心學。
書中闡述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所在,有很多篇幅也對《大學》中的思想在往來書信中探討,學術思想的碰撞,學術觀點的交流,認知的探討,在一往,一來的書信中誕生了許多流傳千古的思想和道義,不禁讓我感嘆在這轉瞬即逝的飛快的世界裡留下了什麼會讓後人深入研究,津津樂道,意猶未盡。
王陽明道「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尤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易?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確實是這樣,確定自己的目標,只管努力向前就好,在過程中先不要計較結果和得失,心踏實本真簡單就好。
這套書對於我來說讀起來有點費力,想起來馮唐的《活著活著就老了》說知識和寫作水平在中學時已經決定,後天是補不來的,哎,有點泄氣,但靜下心來想想在自己現有的生活之中多些豐富的滋味,這才是我的目的。到達此種目的唯有讀書。所以回到上面的那段話,不問得失,只求立志。
」
「
《王陽明大傳》下冊。此冊主要是敘述王陽明老年的最後兩次平反,還有在老年時候對自己「致良知」的領悟及傳授。
朱宸濠逆反,王陽明時時關注朱宸濠動態,待他逆反之時向朝廷上奏朱宸濠謀反之事,等待朝廷命令立即出兵,過程中,王陽明設計傳遞朝廷援兵立即到位的假信息恰巧被叛軍截獲,朱宸濠不敢輕易妄為,沒有驅兵直搗南京,給王陽明留下了充足時間,又對士兵傳授道義,大部分士兵被王陽明的真誠打動,另一面計謀周全生擒了朱宸濠,暗暗感嘆,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起兵不逢時,遇見王陽明,命中不佔王!
按說王陽明這樣的功績,朝廷上早應給予錦衣玉食,黃金白銀萬兩,加官封爵,可惜遇見奸臣當道,宦官劉瑾讒言佞語,王陽明實屬無奈,終有一番報國之心,卻沒能在更大的平台發揮作用。即使拖著孱弱多病身體帶領思田靖亂也未能獲得朝廷認可,命絕途中,世人在為王陽明扼腕惋惜的時候可能他已經釋然吧,留在世界上最後一句話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心中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不缺!
王陽明的心學流傳千古,在生命末年悟出致良知學說,「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說的是既沒有無本體的工夫,也沒有無工夫的本體,本體總是在功夫中提高,工夫是本體的作用。本體就是良知,工夫就是致良知。他說講學之人應該是符合孔子說的溫良恭儉讓,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我想他就是這樣的人。
王陽明終其一生為國家鞠躬盡瘁,但命運坎坷,一生顛沛流離,沒有遇見明君賢相,但是不影響後人對他高度的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又是明朝首屈一指的軍事家,他聲名遠揚,永垂青史!
三冊書讀完,雖然時間漫長,但是在這快節奏的社會每每拿起來讀,都會有很大收穫,追求本真,時時不忘初心在此時多麼重要!
」
我的感想~~~
「
其實讀書筆記中都是我的想法,但是整合文章還需要個結尾,王陽明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心坦蕩,做事敞亮,還需要後輩的我們說什麼呢?這樣活一生足矣,讓我羨慕還來不及!就因一個致良知,我心中的英雄,非他莫屬!
」
TAG:木棉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