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設置「陷阱」?西方這波抹黑炒作,正被事實逐一擊破

中國設置「陷阱」?西方這波抹黑炒作,正被事實逐一擊破

近期,西方媒體有關中國對發展中國家設置「債務陷阱」的言論甚囂塵上。在1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有記者提問,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近日稱,「中方為馬爾地夫設置債務陷阱,並利用債務作為規訓馬方的工具,中方在馬承建的項目未招標、不透明」,發言人耿爽表示,這些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他說,中馬合作符合馬發展需要和發展水平,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更談不上設置什麼債務陷阱。

「債務陷阱」只是炒冷飯

西方媒體這波炒作源自哈佛大學最近的一份報告。報告中稱,中國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無力償還」的貸款,進而演變成西方媒體不斷炒作的「債務陷阱」。除了馬爾地夫,最近的兩件事也成了西方媒體口中所謂「債務陷阱」的「證據」:

其一,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大選勝出後,表示將對前任政府批准的一些大型項目進行重新審核,有媒體認為,這一決定是針對中國在馬來西亞的鐵路項目;其二,緬甸政府最近表示正在重新評估由中國參與投資的皎漂港項目。媒體稱,緬甸有人擔心如果未能償還債務,該港口可能會被中國控制。

資料圖片:2017年5月16日,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擔憂是正常的。這主要源於他們並沒有充分地認識和了解這些項目的整個過程。他們的擔心主要來自三方面:1、項目過程不夠透明;2、項目的資金從何而來?3、項目的效益如何保障以及後期還貸如何進行?

魏建國說,西方國家刻意炒作「債務陷阱」之說,是他們長久以來對華抱有誤解的體現。一部分西方國家依然沿用40年前冷戰的思維來看待中國崛起。其實,「債務陷阱」的概念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被西方提出,當時用在中國援助非洲的合作上。西方那時就把「新殖民主義」的帽子扣在中方的頭上。

中國提三原則為項目「保駕護航」

美國有學者稱,中國「一帶一路」項目中的貸款行為有時偏離了國際標準,對一些國家的借貸超出了債務國的償還能力。歐洲也有學者指出,涉及新絲綢之路的項目,中國並不僅僅考慮經貿,最終也涉及政治影響力。

對於西方的這些擔憂,魏建國說,如今「一帶一路」項目的落地和簽署有三個重要原則,對於項目的收益、投資和借貸都會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

魏建國介紹說——

首先,如今中國非常注重所涉及的項目的選擇。中國堅持與項目合作國,以保證雙贏、側重長遠利益為前提,結合合作國市場的綜合能力,來最終判定項目的可行性。

其次,中國與項目合作國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從政府層面對投資項目的貸款提供保障,避免由於行政支出過高,導致項目虧損。

第三,中國致力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尋求共同投資的機會。利用國際金融投資的做法,不僅可以緩解自身資金短缺的問題,還能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6月6日,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海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正在迅速取得成果。

魏建國說,以上三點,都體現了中國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謀求與世界合作發展時的擔當和責任。中方一直強調在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的基礎上,推進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合作,與項目合作國實現共贏。

越來越多國家想和中國真誠合作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許多國家創造了實際財富,連最早提出「債務陷阱」的一些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中。同時,隨著中日關係回暖,一直對「一帶一路」倡議存有疑慮的日本也開始評估其中的機遇,並且有意加入。

一些接受中國貸款的國家更是現身說法,反駁不實言論。在哈佛學者的報告中被點名可能陷入中國「債務危機」的菲律賓,該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安東尼奧·蘭比諾持相反意見。他對媒體說,「只要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好,確信投資對民眾的好處大於項目本身的花費,再加上合理的技術工作,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魏建國介紹說,如今有越來越多想和中國真誠合作的國家。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強烈,市場巨大。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到2025年亞洲基礎設施需要8萬億投資。中國的投資不僅能幫助這些國家經濟起飛,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魏建國最後強調,「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在未來依然要追求創新,尋找新的模式來適應當前國際形勢變化的需求,以解決西方提及的中方項目不透明和效益無法保障等問題。這也將是中國在未來五至十年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保時捷突然冒煙起火 正巧有輛洒水車路過及時撲滅
證書拿到手軟卻不愛工作 「嗜考族」考試成癮怎麼治?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