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緬甸琥珀中的四枚蛙類琥珀(手模/法逍;攝影/陳海瀅、章佳傑)

6月14日,中美兩國科研團隊首次在緬甸發現了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鑒定並報道出一個全新的蛙類物種。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本次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共有四件,由科學家們於2015~2016年間陸續在緬甸發現,並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等項目資助下,完成了對這些化石的分析鑒定工作。

據悉,這是人們首次在緬甸地區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歸屬於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成為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蛙類琥珀化石記錄。此前僅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兩地發現過蛙類琥珀化石,且均來自約2000至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琥珀蛙的正型標本(攝影/陳海瀅、章佳傑)

這項研究的領銜科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告訴記者:「這四件蛙類化石標本保存情況完好,其中一隻體長2.2厘米,保存了包括了頭骨、部分脊椎以及大部分四肢在內的骨架。還有一隻體長約7毫米,保存了頭部之外的全部身體部分以及大量軟組織,其它兩個個體保留了肢部。」

顯微CT為這些小型蛙類提供了了詳細的、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的蛙類化石中是難以實現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這批標本中最重要的一件,有些許腐爛,已經暴露出骨骼,這種情況反而對顯微CT等無損設備的成像十分有利,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學者們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琥珀蛙的幼體標本(攝影/陳海瀅、章佳傑)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李墨琥珀蛙復原圖(繪圖/Damir G Martin)

根據化石提供的細節,科學家推斷,這些化石標本與現生的產婆蟾超科(Alytoidea)/盤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蛙類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綜合特徵,又有別於以往發現的該科中的其它蛙類。因此,科學家將其鑒定為新屬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以提示這一新的屬在琥珀之中發現,同時向化石標本提供方、琥珀收藏家李墨女士致敬。

與此同時,科學家根據琥珀蛙發現地(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琥珀產區)其他動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擬出琥珀蛙當年的生境。他們推斷,這些琥珀蛙曾經很可能就在緬甸地區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動,以蚊、甲蟲、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琥珀蛙的生態復原圖(繪圖/Damir G Martin)

主要研究者之一大衛·布萊克本教授指出:「我們發現的蛙類體型嬌小,它們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本次發現的琥珀蛙化石標本,不僅提供了詳盡的中生代蛙類化石形態特徵,同時也揭示了琥珀蛙與溫帶地區的產婆蟾等類群,在白堊紀時期的地球佔據了比以往所知更加廣闊的棲息地。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從好吃到吃好 休閑食品邁向功能化時代
大洪水!秘魯考古發現56名兒童慘被活人獻祭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