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五大都城遺址今在何處
中國歷史上的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朝代均以洛陽為都,留下了有跡可尋的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都成周與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等著名的都城遺址。
一、 夏都斟鄩
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國都。其地就在今偃師市境內伊、洛二水匯流處上游的二里頭村一帶。關於夏都斟鄩的規模範圍、建築設施、整體布局等各方面狀況,通過對二里頭遺址的發掘正在逐步廓清。
二里頭遺址位於洛河南側,南距伊河約5公里,東北距偃師市9公里。遺址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50公里,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四角樓、寨後和辛庄5個自然村,總面積約375萬平方米。1957年發現,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建立工作隊,進行發掘和研究工作,先後發掘面積5萬多平方米。調查與發掘的資料表明,遺址是介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之間的一種考古學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層堆積厚達3—4米,自下而上分為四期。第一期文化,雖保留有一部分河南龍山文化的因素,但主體已屬二里頭文化。在這一期的文化層中,發現有小型墓葬、灰坑、小件青銅器和其它文化遺物。第二期文化發現有大面積建築夯土、小型房基、水井、灰坑、中小型墓葬,出土銅刀、銅鈴和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陶器中灰陶增多,細繩紋為主,多為窄折沿或卷沿,沿唇圓鈍,腹部較直。第三期文化發現有大型宮殿建築基址、中小型房屋基址、制陶窯址、水井、道路和灰坑等。遺物中,青銅器和玉器數量大量增加,其他遺物也較前期豐富。第四期文化已發現的遺迹有房基、中小型墓葬、灰坑和陶窯等。
二里頭遺址已發現宮殿建築基址30多座,其中兩座規模最大。1號宮殿基址略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約100米,高0.80米。這座宮殿建於二里頭文化的第三期,毀於第四期。2號宮殿位於1號宮殿東北約150米處,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80米,東西寬58米,形制與1號宮殿相仿。1號、2號宮殿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大型宮殿遺址,二者都是由正殿、庭院、廊廡和門道等單體建築組成,建於夯土台基上,構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開創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先河。
二、商都西亳
位於偃師市西、洛河北岸的屍鄉溝一帶。城址東與偃師市城關鎮毗鄰,西距漢魏洛陽城約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頭遺址(即夏都斟鄩)。1983年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現,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商代早期都城遺址。
整個城址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1700餘米,東西寬北部為1215米、中部為1120米、南部為740米,總面積約190萬平方米。東、南、西、北四面皆有城牆。西牆長1710米,寬約17—24米。城牆保存高度不盡相同,北段3米以上,中段2米,南段1米許。牆體由醬紅色生土摻雜淺黃色生土和褐黃色地層土夯築而成,土質緊密,夯打堅實。東牆全長1640米,寬約20—25米。殘存高度不一,北段一般保存2.50米以上,中段約1.50米,南段城牆時斷時續,僅有0.30—0.50米。北牆全長1240米,寬約16—19米,城牆之上堆土最厚,一般達3—4米以上。南牆長約740米,除東段約40米尚壓在農田下外,其他已全部覆壓在塔庄村村舍及道路之下。
遺址發現城門遺迹7處。其中北牆西部有一城門,距城西北角510米。東、西牆各有三門。城門寬窄不一,北牆城門最寬約9米,窄門僅有2.40—3米。東西城門位置基本對稱,只有「東二門」與「西二門」的門位相錯較遠。在「東二門」道路下深0.40米處,有一條地下排水溝,溝寬約1.24米,深1.30米,全長800多米。「西二門」內側往南約4米處,有一條長30米,寬3—4米的登牆「馬道」。在考古試掘中,發現「西二城門」被封堵,城門封堵後這一帶成為墓地。這批墓葬,有的打破了城牆,有的打破了城門內的路土。墓葬中陶器有的屬於鄭州二里崗文化上層,有的屬於二里崗下層。此外,還有銅斝、銅爵、銅戈、銅刀、銅鏃及玉璜、玉飾等器物。城址內道路縱橫交錯,已探出大道11條。東西向5條,南北向6條,路面寬6米,最寬10米,道路與城門方位基本對應,城外有4.60米寬的環城路。
在城中部偏南地勢較高的台地上,分布著三座小城,宮城居中,另兩個小城位於宮城的東南部和東北部。宮城平面呈方形,每面長200餘米,面積約4.50萬平方米。四周有2—3米厚的夯土圍牆,南面正中設有寬闊的門道。中部有一座長、寬各數十米的大型宮殿遺址,左右各有兩座與之面積相似的宮殿基址。前面是一條直通南門外的大道,兩側各有數座小型夯土建築基址。後面還有幾座中型宮殿建築基址。這些宮殿建築自成一體,左右對峙,形制規整,錯落分布,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在宮城內東部偏北和東南隅,發掘了兩座宮殿基址,即4號宮殿和5號宮殿基址。其中4號宮殿,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1米,南北寬32米,殿門向南,基址全系夯土所築,包括正殿、東廡、西廡、南廡、南門、庭院和側門等建築。5號宮殿,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4米,南北寬14.60米,基址高10—30厘米。正殿東西兩側各發現有一段廊廡台基和柱洞。在庭院內還發現埋有小狗的土坑8個。5號宮殿下面還疊壓著一座方形建築遺址。
另兩座小城,面積較宮城小,均呈方形,四周圍牆厚約3米,圍牆內分布著整齊的排房式建築基址。各基址面積大致相等,排列也有一定次序,形制與宮城不同,為其輔助建築,可能屬於營房和庫房性質。
三、周都成周城與王城
西周時期,洛邑成周與鎬京宗周並列為國都。平王東遷,都王城,洛邑成為全國唯一的政治中心;敬王時,為避王子朝之亂,遂在瀍水以東的翟泉(狄泉)營建新都—成周城。終東周之世,從周平王至周敬王加周赧王共13王,均都王城,凡319年;從周敬王至慎靚王共9王,皆居成周城,凡204年。東周建都於洛邑共22王,為時513年。
西周成周城 西周時期的成周城北依郟山(即邙山),南系洛水,西至澗河,東逾瀍河,其中心區域在洛河北瀍河下游兩岸。營建洛邑,最早是周武王之意,但未及實施;成王即位,周公輔政,在誅武庚、滅管蔡、東征諸夷之後,始大規模進行營建。新建成的洛邑初稱「新大邑」、「新邑」或「東國洛」,又稱「成周」。西周成周城建築規模宏大,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文王廟)、考宮(武王廟)、路寢、明堂等「五宮」。這些宮殿、宗廟的建築結構均為「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復格、藻稅、設移、旅楹、畫旅」等式樣,城內還有「內階、玄階、堤唐、山廧、應門、庫台、玄閫」等不同的通道。西周成周城址,至今還未找到,但大量考古發現的跡象表明,這座城是存在的。1964年,在洛陽市瀍河西岸的北窯村,發現了分布集中的西周貴族墓葬群,先後發掘了370餘座,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玉器和陶瓷器。據青銅器上的銘文,表明這裡的眾多死者都是西周貴族。1974年,又在西周墓地南側發現了規模巨大的王室鑄銅作坊遺址,以鑄造青銅禮器為主,兼鑄兵器、車馬器。此外,在瀍河西岸還發現了西周的祭祀坑、車馬殉葬坑和大批帶有商文化特徵的殷人墓。這些重要發現表明,成周城並非是一般貴族的居住地,而應為西周國都所在。
東周王城 位於西周成周城之西、澗水兩岸。考古工作者自1954年以來,通過考古調查和勘探,發現了東周王城遺址。
東周王城城址略呈正方形,四周有夯土圍牆。北牆保存較好,西起東澗溝村北的土冢(王城西北角),向東經紗廠、春晴路北側,到光華路北端,全長2890米,牆寬8—10米。西牆曲折,北起土冢,南入東澗溝村,在小屯村和王城公園一帶,城牆沿澗河東岸曲行,穿中州路至牡丹大酒店西側,入七里河村,西折向南,至洛陽建專南院,全長3000餘米,牆寬15米左右。南牆西起建專南院,經興隆寨村,東越澗河,過瞿家屯村,殘存900米,寬14米左右。其東段被洛河沖毀,全長估計有3400米。東牆北起光華路北端,經市一商幹校南行。總長約有3500米,牆寬15米左右,南半段亦被洛河沖毀。城牆全系夯土所築,夯層厚約10厘米。每層夯面都有許多夯窩,夯窩直徑大小不一,一般為2.50—4厘米。城牆下面多疊壓有商代和西周的遺址,其上又疊壓有戰國文化層。而夯土城牆內發現有春秋時期的陶片,證明該城牆的下部無疑應興建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城牆外側又經過修補,繼續使用。
東周成周城 位於今瀍河以東17公里處的翟泉、金村附近。本世紀30年代,在這裡發現了8座東周時期的王室大墓。此城系魯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周敬王在晉國幫助下,召集各諸侯國營建的。近年,在漢魏洛陽城北部現存城垣內普遍發現東周城垣遺迹。東周成周城始建於春秋周敬王之時。戰國時,秦封呂不韋「食洛陽十萬戶」,曾對該城進行修葺。其後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均在此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作為都城。
四、漢魏洛陽城
位於洛陽市與偃師市、孟津縣相毗連處,西距洛陽市老城約15公里。北靠邙山,南臨洛河。漢魏洛陽城是在東周成周城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劉秀在鄗(今河北高邑)南稱帝,十月定都洛陽,改「洛」為「雒」,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都洛196年之久。曹操死後,其子曹丕逼漢獻帝「禪位」,是為魏文帝。後復改「雒」為「洛」。曹魏都洛46年。曹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重演「曹丕代漢」故事,建立西晉,亦以洛陽為都,前後計52年。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都城洛陽毀於戰火。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修復並擴建了洛陽城。北魏都洛共42年。計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以此為都,共334年。現存漢魏洛陽城的基本結構和布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另外,在漢魏洛陽城內還發現有永寧寺塔基、太學遺址、辟雍遺址、靈台遺址、明堂遺址等重要遺存。
五、隋唐東都城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都城,由外郭城、皇城、宮城以及東城、含嘉倉城、圓璧城和曜儀城等小城構成,規模宏大,布局有序。該城城址主要分布在今洛陽市西工、老城、瀍河、洛龍區範圍內。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隋唐洛陽城範圍內,進行了數百次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達135000平方米,發現城門、院落、宮殿基址、池湖遺迹、道路遺迹多處,基本搞清了主要遺址的分布和整體布局,為了解這座古城的本來面目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它的發現與發掘對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史和世界都城史都具有重大意義,1988年國務院公布該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隋唐洛陽城的外郭城,現已探明南寬北窄,平面略近方形。南城牆長約7290米、東城牆約7312米、北城牆約6138米、西城牆約6776米,周長約27.5公里;除西城垣沒設城門外,東、南、北三面共開8門。東牆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隋曰建陽門)、上東門,南牆自西向東為厚載門、定鼎門(隋曰建國門)、長夏門,北牆自東向西為安喜門、徽安門。其中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的正南門,遺址位於今洛龍區趙村西,門址寬28米。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有唐代城門兩側的夯土墩台、三個門道、門道間的夯土隔牆、西闕和石砌水道等,定鼎大街是主幹大道。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形成棋盤式的里坊布局。目前在洛河南已找到55坊、洛河北發現9坊,大部分里坊面積一致,約0.5平方公里。1992年10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對位於今洛陽市南郊獅子橋村附近的白居易故居履道坊進行了發掘;2003年秋,又對茹凹村附近的溫柔坊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此舉對研究隋唐時期的里坊制度、里坊網結構和布局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皇城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隅、宮城之南,正南門曰端門。著名的上陽宮位於皇城西南角,在今洛陽市支建街一帶。在該遺址內發現的廊房夯土基址,位於水池南岸中部,自東向西延伸至水池西岸,中間以水榭與北岸廊房相連。
宮城在皇城北部,整個城址近方形。宮城城門目前探明五座,其中包括宮城正門應天門和北門玄武門。應天門,隋稱則天門、紫微宮門,唐稱應天門、神龍門、五鳳樓。該遺址位於今周公廟和洛陽日報社之間,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間穿過。經考古發掘,這是一組由門樓、垛樓、闕樓組成,其間以廊廡相連的大型建築群。
從應天門至玄武門的連線,為宮城的中軸線,在其附近已發現六座大型夯土基址,其中二號台基為武則天時期所建明堂遺址,位於今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考古工作者在此清理出明堂台體和巨型柱坑,台體平面呈8邊形,巨型坑底部有巨型礎石,由四塊長方形巨石拼成。在定鼎北路和唐宮路交界處發現的圓形建築基址,是在圓形夯土台基上建立起來的,台基中間有一石砌圓形坑,直徑為14.18米。還相繼發現了徽猷殿、九州池等重要遺迹。
東城位於皇城、宮城以東,其東牆宣仁門位於今老城西大街,已經發掘,為一門三道。含嘉倉城為隋唐兩代國家大型糧倉,位於隋唐洛陽城東城以北,總面積約四十三萬平方米。在含嘉倉城的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明糧窖二百八十七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西北部為生活管理區,東南部為漕運碼頭。按其排列情況,整個倉城內應有四百餘個倉窖。
隋唐洛陽城的宮城、皇城偏居全城西北隅,使得都城中軸線西移。隋唐時期凡設置宮殿的城市,除長安外,大多沿用洛陽建宮城於西北之制,如太原、揚州、成都古城等。隋唐洛陽城的總體規劃設計還為相鄰的日本等國所效仿。
(文中資料均來源於《洛陽市志》)